临走时崇伯娘吴氏要留她吃饭, 说是有好菜食, 昨日老山叔给她家送了半腿羊肉来,又肥又新鲜,林青穗笑着推辞道:“您知道我馋您手艺,一向不客气的, 可惜今儿有些晚了,怕我娘在家里担心,下回再来吃。”
吴氏留不过,只得拉着她回避开他伯几个,躲在自家院前的芭蕉树下, 喜滋滋的将她上下打量一番, 笑道:“穗丫头真是越长越水灵, 眼睁睁瞧着, 就是个大姑娘了。”
林青穗掩嘴回笑, 吴氏又旁敲侧击:“过了这个年头, 穗穗可是满十六了?”
“是呢, ”林青穗听她话里的口风, 打趣道:“您不是也想说,在哪家给我相中了门亲事喃?”“哎哟,”吴氏拍着她的手, 喜笑颜开:“你这丫头大大方方的,正好,伯娘这不是看你年纪也到了,我娘家那后生又不错....”
“伯娘, ”林青穗开口打断她,脸上含着羞意,垂下眼睫,低声道:“本不欲这么早就将消息散开,但你跟崇伯都是自己人,我便悄悄跟您说了,那个...我那边,就快要定下了,这趟回村里来,也是找我大伯他们商量这事。”
“定了?哪里的人家?”吴氏颇为诧异,之前听说林老三家门槛都被媒婆踩烂了,他们家硬是没松口,都还在猜测林三姑娘要嫁哪样高门大户,怎地这就无声无息的定了?林青穗将苏行蕴的情况简单跟吴氏讲了下,只说是幼年就相识的,后才得知他是京城人士,在军营谋了个小小官职。
吴氏啧啧的叹:“那可真不错!”是个京城的官老爷啊,难怪了,这下方圆村里的后生哪里能比得过,吴氏只得打消了心思,叮嘱林青穗道:“到时办好事了,可得要提早告知伯娘听。”
不一会儿,林大伯驾了车来李家接人,吴氏非得包了几斤羊腿肉,让林青穗带回去涮着吃。
回丰杏村后,邻里们见穗丫头回家了,又听说前些日子她生了场大病,纷纷上门来嘘寒问暖。村里人家也没什么好送的,且逢上灾年,最好的东西也不过是鸡子、泥鸭蛋、南瓜糖之类。
实在家穷的,像是拾婆婆这样的老人家,也佝偻着腰背,摸了两把干咸菜上门来,因豁齿漏风,说得又慢又含糊:“这菜还是,趁先前日头足晒的,味口好,给穗穗,尝尝鲜。”林青穗受宠若惊,收了她的菜,打发些肉食软糕让她带回去,又偷偷塞给她几把铜钱。
林青穗心中感慨万千,村里人这样热络的缘故,一方面确实是人心好,懂感恩,另一方面,就像里正偷偷问过她那样:“听说朝廷派来赈灾的大臣到了,县衙那边有没消息,要给咱村里拨一笔灾银?咱们这回受的灾可不轻,好多户屋房都垮了,官府不能坐视不管啊。”
村里人都在盼着,林青穗能像当初火灾那回那般,让官府出银子给他们盖新房。
“叔,”林青穗啼笑皆非:“您才是正儿八经的吃官府俸禄的,这些事儿问我,我哪能理得清门路呀。”
里正吸一口旱烟,额头挤出深深的褶子,愁眉苦脸道:“这不是,上了好几趟县衙,县太爷避而不见的,就想找你问问信儿。万一官府真不管了....”
他扯上扯下的说着,林青穗渐渐听出话外音,还是一个“钱”字。
实际上林青穗如今手头也不宽裕,这几年挣得钱都用来置办产业了,有了点钱就存着买屋盘铺子,商铺账面上的流水银本就周转不来,还在钱庄借了好些债没还清。可村里人都当她挖了宝藏似的,家里有成堆的金山银山花用不完。
“叔,能帮的我自是会帮,要多的真拿不出来,”林青穗无奈道:“我本身就是个做小买卖的,这些年没赚到几个钱,这回城里涨水更厉害,我家铺子也被淹了,七七八八的损失不小,眼看又要纳秋税,我这手头正紧的很,还得咬牙撑过去。”
里正反而听她哭起穷来,不满道:“那你大姐那夫婿呢?那秦家,不是几代的富贵商贾么?”
这还攀到姐夫身上了,林青穗顿时有些不高兴:“我姐夫是我姐夫家,那您女婿家呢,不也是有钱的缙绅地主么?”里正的女儿李芝兰,后头嫁了个富足乡绅,按道理若要捐银给村里人度过灾年,她家应当也能出不小的力。
里正说到这茬就理屈了,女婿是女婿,人是个外村人,怎会给你村里捐粮捐银?
林青穗最后叹气道:“无论怎么说,我娘这次回来,一气儿借了百两多银出去,谁家再如何难,五两银撑到明年的开春也绰绰有余了,我也不急着要他们还,等来年后年收了果子粮食,拿东西来抵债也可以的。”
里正失望而归,次日林青穗怕他再来,赶了个大早,带着大伯母一道动身去了临安。
高氏听说里正要穗穗捐银,有些气不过的说:“谁家的钱也不是发大水淌来的,借是借的理,这还伸手白要起来了,当初咱家穷成那副模样,他们有谁施舍过一文钱没有?”
只有老林头老实巴交,又心肠软,心中不忍道:“村里有几家当真是难的,碰上这样的年头,没得办法,好些个老人都快不行了....”
高氏正要剜他一眼,林青穗撑着脑袋唉声叹气:“要不我再找郁哥哥商量商量,看看怎么办才合适,多少还是得尽点心意,”伯娘赵氏也同意:“是呢,这些事,还是男人们出面合适,穗穗一个姑娘家,别出了钱财,那些人还不知恩。”
“对头!”高氏道:“穗穗你就安安分分在家,好好准备你的嫁妆,跟大伯娘多学着点主持家务的手段。”
****
高氏难得强硬一回,将林青穗拘在临安的宅子里,带着她每日做绣活儿,学规矩,筹备嫁妆礼单等。没过多久,苏靖歇带着林青松抵达了临安。
他这次来,是正正经经的带着聘书和文礼,前来林家议亲。
在这风头浪尖,苏家议亲不便过于声张,苏靖歇低调而来,文礼是随官船水运过来的,足足有十几抬箱子,各装了绸缎、纱帛、珠玉、首饰,珍稀药材等物,全是亮眼又实用的好东西。
连秦之游也满意的点了头,他是识货人,道:“单这一大箱子百年老人参,便是价值不菲,苏家送的东西够诚心,又不讲究花架子,都是能用的上的,如此最好,我还正担心他家礼太过奢华,咱穗穗的嫁妆般配不及。”
之后苏靖歇还跟老林头夫妻解释:“蕴儿正在陈郡赈灾,又加之来的匆忙,文礼都挑的简陋草率了些,您二老莫见怪,等到时候正式下聘礼,必定不会委屈了穗穗。”
老林头夫妻早就喜得脚步打飘了:“这还叫草率,神医您快莫折煞了我们,”老林头回个礼:“够了,当真够了!”他嘴拙,便照着秦之游的话直说:“你家这样的大手笔,哪里还说得上简陋,若再要送些珍奇宝物来,我家闺女的嫁妆可匹配不起。”
高氏在老林头身后拧了他一把,老林头满脸涨红,连忙赔罪:“莫见怪莫见怪,我嘴笨得很,您多担待。”
苏靖歇哈哈笑道:“亲家如此诚恳率直,正是好打交道的人,难怪蕴儿说起你二位,只有夸赞的话。”
这日恰逢良辰吉日,林家宅前一大早喜炮连连,林家这边请了素常往来的亲戚,苏家那边就是舒云大夫等世交前来,双方亲友坐定吃了回热闹酒席,便将这门亲事给定了下来。
定了亲后,高氏将林青穗看得愈紧。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就到了腊月,这些日子苏行蕴时常会传信来给林青穗,说些日常琐事,或者略提起赈灾进程。
三皇子穆寿恪尽职守,勤政为民,领着东南巡抚陈郡知州等一行官员,亲自在运河各段测量施工,栉风沐雨,废寝忘食的挖渠修坝,分流放淤,陈郡洪水渐渐得以治理,三皇子甚至提出要开山凿洞,打通祁梁山,广开南禹河道。
任凭苏行蕴的信里再如何轻描淡写,林青穗却深知治水的千艰万难,她不好跟去陈郡令他分心,只得打发水信风莲她们去服侍,却又叫苏行蕴尽数给赶了回来,说是连三皇子身边都无侍女。林青穗便只得在家里煎熬的等着,回过去的信也是捡着有趣惬意的说,来回叮嘱苏行蕴注意饮食保暖,切勿累垮了身子。
另有一桩事让林青穗心有不安,这都腊月中旬了,苏行蕴信中只说三皇子如何治水开河,反而甚少提如何救济安置百姓。
林青穗委婉的跟苏行蕴提起过,单凭各县富商们行善施粥,远远救不活十万陈郡百姓,再这样下去恐有大危患。
“殿下,”苏行蕴这厢也大惑不解,他费心寻了个时机谏言:“殿下励精图治,雄才伟略,于治水一事上尽职尽责,为何却放任数十万黎民于不顾,外面因饥寒而亡的百姓与日俱增,咱们仍要闭目塞耳下去不成?”
“慎之,”三皇子穆寿修长的手指轻揉着太阳穴,闭上疲惫不堪的双眼,声音充斥的无可奈何:“治水一事十磨九难,便任由我们身先士卒,救民一事功德无量,你当他们会轻易将如此大功拱手相送?”穆寿长叹一句:“父皇承诺的二十万两官银,至今只送来一半,远远不够赈灾所需。”
“且我已收到密旨,二皇子穆壑,不日便会从京城出发,赶来陈郡慰问万民。”
苏行蕴一惊之下抬起眼来,正撞上穆寿缓缓睁开双目,三皇子那双幽黑的眸子,似枯井,又似寒潭,目光阴鸷冰冷,却又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