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宪若有所思地翻看着前科集注, 里面有一篇文章正是他参加科考那一年的文章, 论火耗之利弊,他记得今上也正风华正茂,琼林宴时坐在他旁边的正是去世的曹御史, 当年状元曹诚。
本来两人的文章不分伯仲,可是古来探花皆取相貌出众者, 曹诚长相端正大气但不出众,今上就点了他为探花, 曹诚为状元。
后来两人都娶了妻, 他很早就有了儿子,曹诚却是子嗣艰难,在吴承平出生时……
一起起吴承平, 吴宪不由得闭了闭眼, 虎毒不食子,可这人却是比虎还要毒三分。
他也曾经几次当面劝诫吴承平, 可是吴承平表面上答应得痛快, 转过身却我行我素,吴宪知道,自己的二儿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跟自己离心离德,走进很远了,所以当他对刘氏说, 想想老二小时候多好,孩子要永远不长大就好了的时候,他已经知道刘氏不会放过吴承平了。
他不是傻子, 内宅发生的事他一清二楚,只不过内宅是属于刘氏的,刘氏从一开始就没有做过危害吴家的事情,她做的事都是从大局考虑,为了整个吴家,如果换作是他,他也会那么做。
他正在想得入神时,一个丫环端着一个茶盅进来了,他本来不甚在意,可是那香味却有些熟悉,他一抬头,来人是珍珠。
“老爷,太太知道您午饭没有吃好,让奴婢给您送碗参汤。”
“放下吧。”他跟刘氏,夫妻这些年,养儿育女,新婚时的甜蜜恩爱早变成了手足一般的亲情,刘氏这一碗参汤,是在告诉他,她知道他很难受,愿意给他空间,让他处理自己的感情。
“老爷,太太说明白三爷、四爷就要出场了,问老爷有什么吩咐。”
“全凭太太安排。”吴宪说道。
珍珠走后,吴宪掀开那一碗参汤,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给自己送参汤的少女……汤碗掀开,又合上了。
当天晚上吴宪回了刘氏的正房歇着,夫妻俩像是短暂的冷战从来没有发生过似的,像过往一样的说话,谈天,歇息,到了半夜,刘氏闭着眼睛说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太祖立国以来本朝还没有人被诛过九族,老爷为何如此忌惮曹淳?”
“曹诚是个好人。”吴宪说道,“曹淳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却让我看不懂,少年早慧总非吉兆。”
刘氏坐了起来,她跟曹淳的接触总是没有吴宪多,而且吴怡像吴宪,父女俩总有某种对于人品敏锐的直觉。
“我知道你总觉得你欠了宁氏的,当年若不是岳父找了太后作媒,如今的吴夫人就是姓宁的了。”
“宁姐姐啊,始终没过过什么安稳日子。”刘氏说道,“曹淳是个有才的,他若是做了咱们的女婿,利总是大于弊的。”
“咱们还有三个儿子要顾,你觉得曹淳是个甘居于人下的吗?更何况三个儿子中承宗是个有心计的,承祖却太敦厚,承业莽撞,他们现时都不如曹淳。”
“可是……”
“我知道夫人的心思,夫人怕恪亲王害了曹淳,总之这事我会解决,老七的婚事还是另行安排吧,她心思太过歹毒,你就不怕反而害了宁氏?”
刘氏握了吴宪的手,“当年的事,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你啊,总是想得太多了。”吴宪反握住刘氏的手。
吴怡在自己的屋子里等着哥哥们出来,却是越等越心焦,她现在终于理解了自己进考场时父母的心情,在外面等的人,要比自己下场的人还要焦急,等待最折磨人的部分就是未知。
她索性换了衣服到刘氏的屋子里,刘氏却没有在佛堂,而是教吴玫下五子棋。
“五姐!”吴玫给了吴怡一个大大的笑脸。
“给太太请安。”吴怡给刘氏请了安,这才坐到了吴玫的旁边,看着她玩。
“九妹怎么今天不带着八妹了?”
“她要学绣花。”吴玫说道,“我不耐烦学。”总是形影不离的两个女孩,终于慢慢的开始因为个性的不同而拉开了一丝丝的距离。
“她啊,本来我叫绣娘教她们两个女红,她趁着绣娘不注意就偷偷跑我这里来了。”
“老八真笨,手都扎出血了都不跑。”吴玫吐吐舌头。
吴玫这个嫡女能跑,吴馨这个庶女怎么跑?吴怡暗暗摇了摇头,“那是因为八妹比你乖,学女红是正经事,手扎出血怕什么?”
“可不,你来之前我还跟她说呢,姐姐嫂嫂们都被扎出过血,也没有一个像她这样跑的。”刘氏点点吴玫的鼻尖。
“最多下次我不跑了。”吴玫靠在刘氏怀里笑道。
“你啊。”刘氏亲了亲吴玫的脸颊。
被吴玫童言童语的一闹,无论是刘氏还是吴怡,都暂时放下了焦虑的心思。
到了傍晚时,一辆马车终于接回了吴承宗和吴承业,吴承宗累得不想说话回了自己的院子倒头就睡了,吴承业却是一副很有精神的样子,在刘氏房里配着红烧肉、糖醋鱼整整吃了三大碗饭,他是个肉食动物,餐桌上要不见一丝绿色才开心。
吴承业吃了饭喝着茶讲着自己考试时发生的事:“我隔壁的那人快四十了,看着比老爷还老,半夜睡觉还在算题,卷子自己腾了一遍又一遍的,还嫌我睡得香吵着了他,听说我们考场光晕倒的就有四、五个,真的是文弱书生。”
“你啊,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刘氏笑道,本来这次吴承业就是去感受气氛了,谁也没觉得他今科应该考取,重点是吴承宗。
“太太,来年我一定替您考个状元回来。”吴承业说道,“不过这次大家都在说,曹淳能连中三元,龙虎榜上赌他是状元的都快要一赔一了,不过也有人说状元是沈思齐……”他对着吴怡挤挤眼。
“你们啊,就是闲的。”刘氏说道,“吃了饭你也回去睡吧,还是一副没长大的样子。”
两个月以后放了榜,京城一片哗然,会员是谁也没听过的四十多岁的安徽举子周梦龙,次席是曹淳,第三名又是谁也没听过的董孟常,之前的状元热门沈思齐只考了个二甲第三十一。
龙虎榜的庄家倒是大赚了一笔,京城的眼镜行发了一笔横财。
吴家的大姑爷公孙良是二甲第十六,三子吴承宗二甲第七,四子吴承业不出意料的落榜了。
家里的庆祝活动结束之后,五个人在酒楼里喝酒,原本所有人都以为情绪会不高的沈思齐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出了考场就知道这次不会太好,文章写过了……能上榜已经是侥幸,会员什么的一开始我就没想过。”
曹淳摇了摇头,“你那文章我看了,若不是考试时写的,倒是篇极好的文章。”科考到考到最后,不犯错才是最重要的。
“曹兄说是篇好文章,我比得了状元还高兴。”沈思齐笑嘻嘻地说道,“做文章最难得的是自己喜欢,功名于我如浮云。”
吴承业乐得直拍桌子,“为思齐的这句功名于我如浮云,当浮一大白!”
公孙良和吴承宗相对苦笑,沈思齐和吴承业倒是颇能聊得来,这两人都有点淡薄名利的意思,不过这世上跟沈思齐合不来的人倒是不多。
忽然一阵像是几十个铃铛同时响起的声音从窗外传来,吴承业一下子跳了起来,推开了窗,“快看,凤仙君又开始鲜衣怒马闹市行了。”
只见窗外跑着一辆通体白色,只有车窗车辕这些位置是金色的马车,拉马车的白马是上等的蒙古马,车上十几个金铃铛随着车身的跑动响彻街巷,驾车的人是身穿红衣的美少年。
这人不是王亲贵胄家的子弟,而是京城最红的旦角凤仙,行事招摇,最爱显摆自己的美色跟富贵,京里人人戏称他为凤仙君,他到对此颇为得意的样子。
隔壁的人显然也是应考的举子,大声叹了句:“真的是市风日下,戏子竟然也招摇过市起来。”
“嘘,当心被人听见,凤仙君是恪亲王的爱宠,得罪了他可不是好玩的。”
吴承宗缓缓摇头,“杨锦屏才是真正的色艺双绝,京里的旦角他才是头一号,如今的人倒是捧凤仙君这样的怪物。”
“杨老板如今有了自己的戏班子,安安静静的唱自己的戏,京里真想听戏的,宁可买站票也听他唱。”吴承业说道,“恪亲王啊,真是个有眼不识金镶玉的。”
曹淳自从他们提起恪亲王就沉默不语,沈思齐拍了拍他的肩,“过去的事就过去吧。”他甚至不能劝曹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曹淳挥开了他的手,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看那个戏子干什么,来!喝酒!”
这回的主考是冯皇后的兄长,自称冯五的冯坤武,因为身份特殊,能跟他攀上交情的普通考生少,世家名门因为他是庶支,要顾及嫡支的看法,虽然敬佩他的才学,跟他交情好的也不多,几个同科的好友中吴宪跟他最是投契,却因为吴家今年连儿子带姑爷、准姑爷有四个考生,要避嫌疑,将近两个月两人见面也只是打个招呼而已。
之前吴宪在山东时两人还经常互相写信讨论朝局诗文,吴宪回京了,他也被任命为主考了,瓜田李下,反倒不敢传递信件了。
如今终于放了榜,他和吴宪找了个不显眼却极干净酒馆,点了几样小菜,喝起了酒。
“你可是真给自己找了个好姑爷,那沈思齐的文章,若是早二十年写的,你、我、曹诚恐怕都要敬陪末座了,如今圣上年纪大了,更喜欢四平八稳的文章,我爱惜沈思齐的才华,这才让他上了二榜。”
“能上榜就行,连中三元又能如何。”吴宪说道,“以后的前程还得靠孩子们自己走。”眼里却有掩饰不了的得意。
“你啊,两个姑爷找得都好,文如其人,公孙良是难得的品格端方之人,沈思齐又才华横溢,我就没有那么好的福气了。”冯坤武有两个儿子,女儿却只有一个,偏偏住在冯家大宅里,在老太太眼皮子底下过活,儿子们还好,女儿却是常常受气,他们夫妻心疼宠爱女儿也只能在人后宠着,因此在她的婚事上,冯坤武格外的重视。
“今科你是主考,我不信上百名的考生,就没有一个能入你的眼的。”
“这上百名考生,大半都是过了三十有妻有子的,青年才俊多数都被订下了,我看曹淳倒是不错,可是连他你也不放过。”
“谁说我不放过曹淳的?”吴宪惊讶地说道,“他是曹诚兄之子,宁氏又是我妻的故交,我这才一直照应他,要是说招他为婿之心,我是没有的。”
“哦?”冯坤武笑了,“你可别后悔,我可是打听过了,那曹淳除了家资略差些,无论相貌、谈吐、文章、行事、人品,都是一等一的,我还以为你要留了做姑爷这才没有下手,你要是说没有招他为婿之心,这个女婿我可要定了。”
“我绝不后悔,只要是冯兄到时候别忘了请我喝一杯侄女的喜酒就行。”吴宪笑道,冯家才是最适合曹淳的,冯家势力远在吴家之上,可在政事上除了冯侯爷之外竟没有“明白人”,寿字辈里真正能做事的更少,姑爷里面能用的也不多,冯坤武不得老太太的喜欢,冯家真正做主的冯侯爷和宫里的冯皇后却极重视冯坤武,他在圣上面前也是极得脸的,两个儿子虽有出息,却跟冯坤武一样,做文章远强于做官,冯坤武日后还需要提携仰仗曹淳这个女婿,曹淳这把刀太锋利,于吴家可能是日后的祸端,对于空有势力却无杀人刀的冯家来讲却是一大助力。
至于连累不连累,冯家早已经没了退路,太子顺利登基,有冯家在,曹淳就算是谋反也连累不到冯家,他的犀利聪明反而是优点,太子若是……一切也就结束了。
重头戏在十年后,太子长成,圣上年老,冯家有了磨练成熟的曹淳,后族才稳,后族稳了,支持太子的重臣勋贵才真正安心。
至于曹淳本人——只有傻瓜才会不选后族的嫡出女,而去选吴家的庶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