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政策的讨论持续了一整天,但是最后所有人都无心在这方面,而是关心正在筹办中的几条铁路,以及与外国的关系上头。
孙中山等人与李秉衡信步在后湖(玄武湖)边上散步,还在讨论着刚才的事情。
“光华,这铁路是要修的,要大修,我支持你,只是美国人忽然这么好心,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我是支持引进外资来修路搞建设的,就是这上头要小心为上,政府初建,民心为重。”
李秉衡笑道:“美国鬼子当然没安什么好心,接下来我国必然是个长期发展的局面,沙俄为欧洲事务所纠结,日本目前无力对我国发动战争,北方政府已经衰弱,不堪一击。将来人口增长,工商业发展,耕地更加的紧张,同时钾肥供给不足与耕地普遍缺钾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我国钾肥目前分布零碎,就青海有大规模的储藏。美国想要借着对钾肥的控制,加强对我们的影响力,谋取更加深入的好处。”
“不过,我只是给美国人在青海一些小矿区而已,真正的富矿床当然要我们自己掌控在手中,而且南华方面已经在固体钾盐矿床利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芒硝等我国紧缺的资源也已经在开发与控制,美国人无法形成制约,他们的心思只怕要白费。不过,将来几条铁路修建完成,美国佬之前投入的资金也能够取得收益,皆大欢喜。”
而且罗布泊还有一个世界级的钾盐矿,这可是一大杀器,要好好保密。
廖仲恺虽然不了解他的为人,但是对他在经济上的头脑已经多有了解,在掌握上海基金会的那几年里,他对基金会的种种制度赞不绝口,深为赞叹。
“光华,你刚在民族政策上卖了个关子,是不是也有计较,就跟美国人一样?”
李秉衡笑了笑,对这位在人品与风骨上都让自己颇为敬佩之人说道:“在这些地方发展经济,必然需要稳定的秩序,不过,想要尽快稳定,光凭着恩义与怀柔是不行的,必然要经过大规模的屠杀。”
听着他认真的口气,孙中山等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当年回回之乱,惨死的汉人有数百万,难道光凭着民族矛盾尖锐就能饶恕他们的过错吗?大乱之后才有大治,西藏、新疆以及甘肃等地,不是那么好治理的,有外敌作乱,始终是个祸害。民族政策数年后才能初见成效,十数年后才能有成果。在这之前,对付异己分子与心怀不轨者,杀。”
刚刚从上海赶来的陈其美试探着问道:“光华,这恐怕不妥吧?”
李秉衡似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凡是阻挡在中华崛起道路前的,必然要坚决清除,唯有以鲜血警示后来人,先有国家,后有个人,凡是以国家名义谋取私利,实现个人野心者,不管是其他民族之人,还是汉人,都是国家的罪人。”
他知道陈其美并不甘心,并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即便之前给了他不少的经济利益,但是还是把眼光放在了争权夺利上面,他要不是看在之前陈其美有大功的份上,不会对他这么客气。
但是李秉衡是个信奉铁血之人,一旦翻脸,势必六亲不认。
“上海作为直辖市,现在必须尽快完成军政分离,完成改制,并且整顿地方帮派势力,新政府新气象,革命当然帮派势力是积极分子,但是以为打下了江山便是功臣,可以坐江山,摇身一变,成为人民头上的主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听说沪军许多人不愿整编,甚至与青帮等帮派势力勾结起来祸害地方,公然与政府对抗?”
陈其美只觉得背后冷汗直流,他平日自负豪雄,称王称霸,从不把谁放在眼中,对付意见不一致之人更是不遗余力的打击,现在却在李秉衡面前束手束脚,仿佛没有半点抵抗之力。
“我已经让徐司令派人到上海逮捕公然作乱之人,就地枪决,以震慑地方,若是觉得徐司令良善可欺,那么我倒要亲自看看,谁敢跟我叫板。”
李秉衡这话是故意说给其他人听的,现在对他的反对意见不少,若不是国难当头,满清政府尚未倒台,袁世凯北洋势力还没有打服,有些人不想当出头鸟,有些人不想出来承担责任,也有些人想看李秉衡的笑话,只要到时候抓住李秉衡的把柄,便能让他下台,夺取权柄。
他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乖乖就范,所以他要集权,他要架空所有不信任自己的人,包括想限制内阁在行政权与立法权上面的权力之人,都是他要打击的目标。
汪精卫等人并没有再新政府谋得一官半职,很是不满,李秉衡坚决的将他们剔除在政府权力机关之外,甚至公开宣称不接纳他与胡汉民等之前反对李秉衡的人,这让汪精卫等人的怨恨已经到达了极点。
他们已经联络了一大帮人,准备组织政党,逼迫李秉衡实行政党政治,并且夺取权柄。
在这种情况下,陈其美等人无疑成为了这帮人争取的对象,而陈其美在上海的举动无疑是在对这些人进行回应。
陈其美脸色苍白,双拳紧握,眼中满是怒气,却强行克制住。
李秉衡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说道:“听说你这次到南京来的卫队中有何应钦等人,我已经下令立即逮捕,明日枪决,罪名便是阴谋颠覆政府。”
他对后世对日妥协坚决反共并且杀害抗日名将吉鸿昌的何应钦是深恶痛绝,这次何应钦在上海带着手下的一个营部队公然与徐绍桢的上海驻军对峙,声称不让对方进入上海,实在是胆大包天,既然跳出来让他杀,他当然不会手软。
他的蛮横与强霸激怒了孙中山等人,黄兴更是怒不可遏,说道:“光华,太过了,都是革命同志,何必如此,为何不能包容?”
李秉衡便是想树立说一不二的形象,在铁路修建以及工业规划等事务上处处有人给予掣肘,处处想限制他的权力,他无法容忍。
他的内阁基本都是服从他的命令的,但是底下有一大群的人在阳奉阴违,这时他终于体会到统治中国的不易,宋时王安石虽然祸国殃民吗,但还是有不少新政是好的,只不过都是下面人故意让新政夭折而已,他很怕由于下面执行不力,他的努力全部变为空谈。
在南华,他是个事实意义上的独裁者,但是徐锡麟等人上下都支持他独裁,因为上下同心,目标一致,但是在南京,利益团体太多了,他不得不这么做,他不举起屠刀,便有人将枪对准他。
湖北军政府至今不肯痛快的交出军权,进行政府机关重组,黄兴虽然多次劝诫,但是湖北方面一意孤行,上海等地又蠢蠢欲动,使得各地持观望态度者众,李秉衡必须开始反击。
孙中山长叹一声,说道:“光华,我本意是成立军政府,实行军法统治,慢慢调理,将来实行法治也不迟,如今可是太急了?的确要包容,人都有说话的权力,也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力吧?”
之前汪精卫等人多次在他面前提起李秉衡的强霸,使得他这个总统当得犹如傀儡,认为应该争取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解散内阁,重新任命首脑组阁,并且提出由黄兴来组阁,争取黄兴的加入,但是遭到了黄兴与孙中山的一致拒绝。
孙中山也是倾向于强权政治的,但是出于对李秉衡的信任,将强权政治的希望寄托在了李秉衡身上,他清楚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只是在礼仪等方面有权力,在西方便是如此,但当初他决意让位,正是出于将中国走南华道路的目的,大公无私,汪精卫等人的举动无法是想夺权,所以他是不同意的。
如今他只有进行调解,充当和事佬,别无他法,保持观望,如果李秉衡祸国殃民,那么他绝不会手软。
黄兴也是这个意思,他对南华取得的成绩了然在胸,也考察了南华派到南京的一个整师部队,认为这个师的战力不下于德国陆军,所以他这个陆军总长干的很是有滋有味,并不支持汪精卫等人与湖北方面的勾结。
他也知道李秉衡是想杀鸡儆猴,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李秉衡忽然发难,急不可耐的想要肃清反对势力,这让他感到无法容忍。
黄兴沉声道:“正因为有不同的意见,我们的政府才能不犯错,要不然我们犯了错,没人来指出,只怕后患无穷。所以,光华,还是有些耐心,湖北的事交给我,不要让北方看笑话,袁世凯跟清廷还不照样相安无事,我们自己反而闹开来了,自己都下不来台。”
“正是,光华,江西那边我亲自跑一趟,务必将组建武汉军区一事落实,皆大欢喜。”
蔡锷也是劝着,不想因为内部的意见与矛盾让北方有机可乘,他也是个大公无私的人,跟李秉衡很谈的来,不喜欢那些争权夺利的政治人物,也不想李烈均因为受一些政治人物的影响,而走错了路。
李秉衡提出湖北、湖南以及江西、安徽组建武汉军区,只是由于湖北方面内部争权夺利以及对南京政府的不满而暂时没有实现,加上李烈均在江西没有反应,一时冷了场。
黄兴与蔡锷都看到了眼前的危机,所以提出出面调解,给足了李秉衡面子,也让他好下台。
其实他又何尝是想大动干戈,只是在激将黄兴等人出面而已,现在目的达到,当然乐得做好人。
陈其美见他态度转圜,语气转为温和,不由松了口气,知道他不是个好糊弄的,这就是雄主,他心服口服,只能放弃之前的一些小心思,只是可惜了何应钦那些人以及青帮的一些铁杆支持者。
他虽然豪雄盖世,但是也是个懂得人情世故的,连忙连捧带拍,说了几句软化,气氛不像刚才那样激烈,众人都放下心来。
经此一次,都知道李秉衡是个铁腕冷酷之极的人物,为了大局考虑,只能尽量妥协,只要他能将国家带向富强之路,史书怎么写,自有定论。
虞洽卿借机缓和气氛,笑道:“光华,现在可以说说了吧,你准备在甘肃、青海与新疆修那几条铁路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都有什么好处?”
不少人都竖起了耳朵,尤其是那些有资产的,李秉衡可是个财神,能够点石为金。
“目前这些地方一穷二白,如何发达起来,就要跳跃式发展,何谓跳跃式发展,就是利用修建铁路。铁路可以为这几个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使其优势资源得以更充分发展。同时,无论是国家巨额的投资,还是建设铁路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都将直接拉动青海、甘肃、新疆甚至西藏的经济发展,使得这些地方出现产业结构,而不是单纯的特产往来、商品往来,加快这些地方从荒芜到城镇、农牧到工业的进程。”
“交通方便了,货物往来肯定是方便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运送建设物资进入这些省,兴办实业,开办厂矿。甘肃仅煤炭就包括了无烟煤、一般用煤、焦煤、褐煤等几大类,青海还有铅、锌、铬矿,黄金业不少,更重要的是还有石油与天然气,加上有色金属相当丰富,看看,这些都是财富。更为重要的是,这几个省普遍水力发电与风力发电能源丰富啊,这可是兴办实业的一大天然优势。青海有5亿亩可利用草场,畜牧业发达,将来我国发展畜牧业也是一大重点,这个你们可以问问我们的赤脚财神,羊绒、驼毛绒、羊毛、皮革等,都是纺织行业急需的。”
“我这只是说个大概,你们看看美国人就知道,他们的眼光很准,所以舍得花本钱,现在不赚钱,将来肯定赚。”
让美国人修建的西宁到格尔木段其实就是后世青藏铁路的第一期工程,这条铁路长846公里,东起高原古城西宁,穿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西至昆仑山下的戈壁新城格尔木。
这条铁路的修建意义重大,在李秉衡的规划中,青海钾肥厂、锡铁山铅锌矿、青海铝厂、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茫崖石棉矿和龙羊峡、李家峡两座大型水电站等一大批大中型项目都将在同期开始建设。
而且,这条铁路的修建可以使得后世的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不是那么的迫切,各种物资可以通过格尔木分转到西藏各地。
较为偏南的地区则可以通过四川与西康将物资运送进去,如此一来,可以加大对西藏的控制,使得西藏问题暂时不那么的突出,青藏铁路可以延缓修建,等到将来国家有能力了再行商榷。
虞洽卿听李秉衡散漫的说着一大通,知道这是个庞大的规划,不过他注意到了青海柴达木盆地有钾盐与芒硝等矿产这个消息,凡是国家紧缺的,都是值得投资的。
这也是一个信号,国家开始支持民族资本进入西部,与外国资本展开竞争,国家也需要本国民间资本进入各个领域,制约外资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铁路,所有人都无法搞清楚李秉衡是用什么办法去让美国人心甘情愿的去修一条高原铁路,花费巨资去在贫瘠的西部修建这么一条铁路,而且铁路的利权都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让他们费心思的是陇海线与兰新线这两条铁路的资金从何而来,中国的民间有资本,完全可以修这两条铁路,但是满清政府历年来向国内发行公债都是以失败告终,而且民间修建铁路差点引出了大问题。
南华的资本大规模的集中在西南铁路网、粤汉铁路以及川汉铁路,集中在本国自身的发展上,加上雄心勃勃的扩军与海军造舰计划,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李秉衡能有什么办法变出钱来。
在西南与西藏、藏南等地方,数以百万计的印度人被充作奴隶,强迫他们进行开矿修路等工作,他们采集了大量的资源,用血肉为中国省出了宝贵的资金,这些地方暂时不用考虑铁路的修建,大量简易公路的建造,使得暂时可以满足对地方控制的需求。
东北目前准备修建秦皇岛至奉天、齐齐哈尔至锦州的两条铁路,但是直接被李秉衡否决掉,因为他有着更加庞大的规划。
东三省兴办工业基地,不仅是满清政府也是袁世凯等北方官僚资产阶级的愿望,一直都有东三省振兴计划,也就有了关于这一计划的借款。
四国银行团曾经与满清政府达成了一千万英镑的币制整理与东三省振兴实业计划借款的合同,暂时还没有开始履行,不过眼下也没有履行的必要。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与汇总,初步确定民国政府需要提供900万英镑的资金,进行东三省的工业规划。
李秉衡大笔一挥,在这个数字前加了个1字,也就是1900万英镑,这笔资金也包括了在东三省修建铁路的资金,也就是说,中国不打算依靠对外借款来修东北铁路,而是要靠自己。(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