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废两改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废两改元

甚至到了清末有六七千万两之多,不过因为外国赔款优先要这种银币,都被赔款拿走了。

因此到了现代这种钱币少见了不少。

而今虽然没有这么多,但在见多见多识广的姚启圣眼中,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

张轩说道:“我观过前朝钱法,洪武时,禁用白银,在宣德之后,钞法崩坏,白银流动也成为事实,甚至有金花银之税。但是白银却以斤两而论,琐碎复杂之极,不仅仅动剪碎,每收一次税,都要熔铸。动则要征收火耗,害民之极。而且即便是有银锭,分量各有不同。”

“大内银,常平银,各家私铸之银两,各种兑现频率不同。是天下一端大弊。”

“朕有正本清源之想,不知道姚卿以为如何?”

说实话,张轩所想这个办法。虽然对后世的政策有所借鉴,但本质上,也是张轩也是想要解决问题。

甚至他读书之余,也都不大明白。

我国铸钱之法,从先秦都有了。到了明代之后,反而用银子。这分明在制度上是一大倒退。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用了好几百年,明朝是刚刚开始不想用银子,后来是钞法大败,不得不用。而清廷却是根本没有改变的意思,直接继承。实在令人无语之极。

当然了,张轩数日有除弊之心,但是出发点却还是解决财政问题。

财政问题,说起来也就是四个字。开源节流。

但是是仅仅节流,是不可能解决大夏的财政问题的。张轩知道清丈田亩之后,大夏的财政收入定然大增,但是再怎么大增,也要等上一段时间。但是这一段时间,大夏朝廷又不能不用钱。

必须有一笔财源能支撑着让清廷渡过一段过度期。

但是开源也是要有学问的。

收税的办法,也是善恶的,其中善法,是不知不觉之间收税,百姓还不知道。但是恶法,就是收一分税,要下面百姓交上十分税。

这种情况下,百姓负担沉重,而政府财政问题,又没有解决,自然是一个崩溃的下场。

明朝的局面就是明证。

张轩想到后世政府是怎么解决财政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印钞票。

虽然而今对这种动则货币贬值的办法,不知道有多少吐槽。不过比起这个时代加征的办法,也算得上善法了。虽然张轩并非金融专家,但也知道货币加大供应,不超过限制的话,也是有一些好处的。

所以张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办法。

但是大夏行纸钞之法,是决计不行的。

且不说,朱元璋早就将纸钞的名声给败坏殆尽了。就算很多前置的科技点,张轩未必能够打通。

比如如何印刷出,让人不能仿制的钞票。

虽然并非没有办法,但是不经过大量的实验,张轩也不敢乱来。

所以张轩想到一个折中办法,就是废两改元。

首先自古以来铸造货币,已经有不知道有多少,即便是金银币,未必没有。在宫廷之中,就有御赐的金银钱。

不过这些金银钱。并非当做流通货币,而是赏赐而已。

在铸造之上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张轩也不会老老实实的制成十成银币,为了美观也好坚固也好,自然要掺杂一些别的东西。

毕竟银子质地软,总不能铸造出来的银币一口一个牙印吧。

而铸造出来的银币,张轩定然十成的银子来用。其中的差价,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做钱息。

至于钱息有多少,张轩还没有定下来,毕竟这里面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比如与什么金属合铸,又是用什么比例金属性能最好。

这都要考虑。

但是张轩心中却有底线,一成。最少一成钱息。

听起来一成钱息不多,但是一百万两,就多出十万两。不,十万元。

整个世面上流动的银子到底有多少两?张轩并不是太清楚的,甚至也无法测算。

但是张轩相信,决计在亿两之上,甚至是几亿两。

如果将这些银子全部换成银元的话,少说有数千万两的进项,甚至更多。

说不定,这笔钱在北伐之中也能起大作用。

不过,想要将这些银子全部铸成银元,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终究不可能一口气将银元全部铸成。想来一年能有数百万两钱息进项,就算不错了。

对这个时候来说,有数百两进项,就是张轩的救命钱。

姚启圣也是极其聪明的人,有些话不需要张轩说明白,只需一听,就对张轩的目的了解了几分。

立即说道:“陛下英明。”

这一句话,有几分奉承之意。但也有几分真情实意。作为户部尚书,要为大夏财政负责。

他也想过种种办法开源,但是想来并没有张轩的办法这么好。虽然也是敛财,但是如果真正做成这样的事情,让大夏,大额用银币,小额用铜钱。对朝廷,对百姓都是有好处的。

最少火耗这一项杂税,就没

有了。

“只是,不知道陛下当想如何铸币。不如在京师制铸币厂,令一人提举如何?”

张轩微微一笑,说道:“姚卿想的明白。如此大事放在京师之外,我还不放心。”

这铸币厂流动的都是银钱,张轩可不敢让他放在外边。

姚启圣说道:“不知道陛下想让谁提举铸币厂?”

张轩思忖片刻,说道:“冼子靖如何?”

在张轩思量之中,负责这铸币厂的人。首先必须可靠,非亲信不可。二来,也要精通铸造。三来,不会贪污。

张轩想来想去,冼子靖最为合适了。

首先,冼子靖虽然在广东才跟随张轩,而今也算是旧臣了,办事也相当得力,广东制造局为张轩打赢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今可以说是,广东铁天下坚了。

不知道为前线供应了不知道多少兵器铁料。说起来也是有功之臣,只有在研究炼钢之法上,并没有什么进展。到时候他在研究炼钢之法的时候,革新了不少办法,都用在炼铁之上,提高了不少效率。也提高了铁的品质。

但是依旧无法直接炼出钢来。

张轩用他,一来是旧臣,二来是懂技术,虽然铸造银币,与铸铁有多差别。但想来也不是差别太大。南京,江南,铸造金银的高手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这种大规模的工程,却很少能比得上冼子靖。

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冼子靖家资富豪,家产即便没有百万两,但也有十几万两之多。

他坐官更多是为了改换门庭,毕竟即便再有钱,没有官位,在这个时候环境之下,也不过是任人宰割。

所以,冼子靖决计不会为了钱而犯错的。

他提拔冼子靖,一来是赏功。二来也是张轩想重建南京制造局。

虽然广东制造局做的极好,但是这种国之重器,放在广东,却让张轩有些担心。

立国南方,首都决计不可能放在广东的。只能在南京,确定张轩的统治核心将长江一带。

所以将武器制造完全放在广东,不符合内外制衡之法。抽调冼子靖等广东制造局骨干北上,仅仅是一个开始。而有一个说不的理由,冼家在广东制造局的影响力不免有些大了。张轩不想伤君臣之情,但是该削的山头,还是要削一削的。

不过而今事情多,开销少。

这一件事情,却要放一放,等财政危机渡过之后,再做不迟。

但是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张轩自然要先准备起来,等合适的机会,在南京附近,再建一座钢铁之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农家娘子美又娇重生后成了大佬心尖宠命之奇书弥天记她的4.3亿年替身的我跟正主在一起了女配她天生好命穿成绿茶女配后我出道了恣意风流至高降临
相关阅读
开挂的召唤生物和校草恋爱的日子清风不见至尊剑皇宠巫纪元凤女嫁临退出娱乐圈后我成了大明星我爹是王羲之我家影后超甜的许君世世共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