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人也都迅速离去,回到三房,苏氏就问了三老爷这二姑姐,三老爷顿了顿,说道:“二姐当初是我爹做主,嫁了当时的太子太保廖府的老三,之后廖太保得病没了,廖家全部回江南老家,二姐跟着回去就没回京。”
苏氏点点头,这个她嫁过来就知道,她想问的是二姑太太到底是个什么性子的人,怎么不回京也没听说过捎信给娘家。
三老爷听了太太的疑惑,又接着说道:“二姐脾气不好,说话也不好听,锦娘以后躲着她点,她要是说什么也别往心里去。”这是看到太太刚才在姐姐跟前那难堪样了。
苏氏点头心里说可是领教了,这么快言快语不给人留面子的人,在这里是头一回见到。
第二天一大早,在缘草堂全家认亲,认下刚回府的二姑太太,苏氏想自己的儿媳妇都是懂礼和话不多的,也就没事先交代,免得二姑太太再看出什么来,话更过分了。这回苏氏就挑了个够分量的头面准备当见面礼,她瞅见侯夫人身后的一个丫鬟也捧着个礼盒,侯夫人见苏氏望过来,也会心一笑。
二老爷二太太带着二房子女也来了,就是六娘子是在太夫人院里,就站在太夫人身后,见二房人进来,才走过去站在四奶奶身后。
二姑太太给每房小辈都准备了礼,还都是男的一样,小娘子和媳妇们一样,小儿郎小小娘子都是笔墨,跟批发似得。
侯夫人和苏氏就又给了外甥女礼物,就是脸色憔悴的二太太也给了份大礼。然后又是当表嫂们的给了廖娘子见面礼,看着廖娘子的面容,个个都惊了下,又都恢复面色。
认了亲,太夫人这次是快快打发人都回去,没给大家客气寒暄的功夫,估计也会怕这个女儿来口就说不客气的话,把人给吓着了吧。
出去后,侯夫人拽了苏氏一下,苏氏点头,俩人去了佛堂,坐下后,没等苏氏吩咐人准备茶水,侯夫人就开口说道:“真吓死个人,二姑太太比以前还乖张了。”
苏氏不解,问道:“怎么?”
侯夫人拍拍胸口说道:“要说表姑太太是气人,这二姑太太就是吓人,你那时还没嫁进来,二姑太太在府里别说别人,就是老侯爷都忌讳她,也就是她多年不在,表姑太太才敢那么蹦跶,要是二姑太太在,别说直接敢上手,就是斜眼看她,表姑太太就蔫了。”
苏氏苦笑不得,三个姑子,真是奇特,都不是循规蹈矩的古代妇人样。这就是太夫人一心扑在娘家身上,任由儿女成长,长歪的长歪,长成二愣子的是棒槌,倒也是自然天性。
苏氏好奇说道:“平时没见你说起二姐来,我还想没准就二姐是个乖顺的性子哪。”
侯夫人抽抽嘴角,叹气道:“你刚嫁进来,就三弟那样,我也顾不得给你说别的,后来就是忘了,还真把她给忘了,二姑太太也从不给府里来信,就十多年前来了封信,说病了一场,后来好了,这次回来,我看精神还好,肯定休养的不错。”
苏氏接着问道:“没说这次回来是为啥?还带着外甥女回来?是不是要在京里结亲?”
侯夫人道:“谁敢问她?侯爷还问我哪,可我哪知道呀?去问常宁公主没准还知道。”
看着苏氏不解的目光,侯夫人解释道:“二姑太太自小就和常宁公主交好,常宁公主的一个同母的妹子是二姑太太夫家嫡长媳,也就是和二姑太太是妯娌。”
苏氏哦了声点点头,那常宁公主也不像是个好性的,这俩人咋凑一起的?
侯夫人就八卦了些二姑太太还没出嫁时在娘家的壮举,因为和二老爷是同年生辰,就大二老爷两个月,但也是姐,有次还当头给了刚嫁进来没多久的二太太几句难听话,要不刚二太太能出血备了份大礼?就怕二姑太太看不上眼再说几句难听的,那二太太可就在小辈面前丢脸了。
苏氏对这我行我素的二姑姐好奇的很,但也不敢招惹,以后还是当鹌鹑好了,可惜,半下午,这个鹌鹑又被提溜到缘草堂,三老爷不放心,要跟着去,苏氏没让,这内宅妇人们见面,总不能回回让三老爷跟着吧。
到了缘草堂,并没见太夫人,苏氏还有点奇怪的,二姑太太端坐在椅子上,见苏氏进来,还微笑了下,苏氏心被她这么一笑突突的,今儿才听了这二姑姐的颇有怪性的性子,就这么把自己找来,还真有点怕。
二姑太太指了指侧面的座位让她做,这回苏氏也不客道了,赶紧坐下。
苏氏也叫了声二姐后,也不言语,二姑太太也没废话,直接说道:“苏府有个族亲在江南,托我给苏府带了点东西,还真是巧,是你娘家,回头你拿去给你娘家送去,我就不上门了。”
苏氏起身又赶紧坐下,回答是,二姑太太笑了,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还促狭道:“别紧张,我没他们说的可怕,就是我性子直,不喜拐弯抹角,和我说话就有啥说啥,别像其他妇人那般藏着掖着,说一句露半句的,烦。”
苏氏点头,也微微一笑,心道:我和你不熟呀,没法有啥说啥。
见苏氏还腼腆的一笑,那笑容让二姑太太顿了下,她收起笑容,摆摆手,苏氏也就赶紧告辞了,出去还拍拍胸口,咋就觉得这二姑姐有点喜怒无常的。
门口有个婆子见苏氏出来,就带苏氏去了太夫人的仓库,指着三个大箱笼对苏氏说道:“这是江南苏府给苏御史大人府上的,三太太,奴婢找人给你抬到三房。”
苏氏点点头,心里纳闷,娘家是有个旁支在江南,但好多年没联系了,怎么和二姑姐有来往?
等回到燕旻堂,三老爷抱着旻山在门口晃悠哪,看见太太回来舒了口气,又见几个下人抬着三个箱笼,问道:“二姐不是给过咱东西了吗?”
苏氏道:“这是给我娘家的,哦,不是二姐给的,是我娘家一个在江南的旁支给的,托二姐给捎回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