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千里做官, 朝中必是有人互通往来的。林如海官居高位, 心中自有一番算计。
再加之林如海是正经的科举出身,一步一个脚印考出来的探花郎。且不说他的学问如何,只说同窗, 同年,同科便遍布整个朝堂内外。
消息自有渠道。
早在半年前, 林如海便接到了京中来信。信中只说岳家荣国府与甄妃娘娘及五皇子起了嫌隙。就连他那位方正的二舅兄都因此被革了官职。
要知道二舅兄的官职,可是老岳父临终前上了遗折祈求,当今才给的恩典,这都能被革职,可见五皇子一脉是动了真格的。
只既是这般了, 为何岳家不曾来信与他们详说。好歹他们与甄家都在南边,总要有个防备。
林如海不曾将此事说与贾敏听, 荣国府那边也有意遮羞。于是好长一段时间贾敏都不知道这些事情。然而贾敏是官太太,总要出府去应酬, 这档子破事到底是在旁人的挤兑中知道了一二。
等回了府, 贾敏才细究此事。等得到了结果后, 贾敏又从派去京城的下人那里听说了荣国府近些年来发生的大事小情, 当即气得心肝脾肺都疼。
她还以为娘家一切都好,原来竟只是糊弄她呢。
出嫁前, 母亲说让她从正院那边出嫁, 这才没急着让大哥搬院子。
当年她出嫁时,尚没有元姐儿,现在远姐儿都十五岁了。这么多年, 她兄长还住在东边。到是她二哥竟然,竟然。
更让贾敏气愤的是她这边缺儿子缺得眼冒金星,她二嫂那个败家媳妇,竟然还将儿子当成草。
你不稀罕,可以给我呀。
饱汉不知饿汉饥,忒特么让人心酸了。
从下人们的只字片语中,贾敏知道了娘家问题不小。等回头派了心腹悄悄进京城打探娘家的问题,竟是比她想的还要糟糕。
贾敏真真是又气又恼,却毫无办法。
她倒是给亲娘写过一封信,因怕亲娘脸上不好看,倒是说得极隐晦。只是哪怕是这般,她亲娘也是极不高兴。
信中暗示她手伸得太长,不是一个出嫁女应该管的事。
至此后,贾敏倒是真的做好了一个出嫁女应该有的本份,也不时时将娘家如何如何气派,如何如何规矩的事放在嘴边了。
别说以后不会这么跟黛玉说娘家,就是现在贾敏想起来她曾经与旁人炫耀自家娘家如何如何时,都深觉臊的慌。
╮(╯▽╰)╭
这会儿子抛开娘家那些破事,贾敏听林如海说甄家如何如何,头一个反应便是甄家因为和她娘家不睦,这是为难她男人,拿她男人作筏子呢。
林如海见自己一说完,发妻就是一副心疼恼怒的样子,心情便极好。“管他们如何,到是难为不到我去。只煊煊赫赫的甄家,怕是盛极了。”
贾敏自是敏而聪慧之人,一听这话,便明白了林如海的意思。放下心的同时,便用一种极不以为意的口吻说道,“盛极必败,自古便是如此。若是从现在开始用心教养子孙,行中庸之道,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也未可知。”
林如海笑着遥头,对此并未发现言论,只想起日常出去赴宴时,听人偶然间说起了甄家的哥儿,不过才两三岁,便长了一副好色的心肠,着实让人感慨这样的家族是怎么教养子孙的。
少时,晚膳摆了上来。林如海抱着黛玉起身,先将黛玉交给乳母,这才与贾敏同桌用膳。
两人一道坐下,贾敏见桌上的菜品,笑着对屋里的丫头吩咐道,“这道汤,王姨娘极喜欢,她有了身孕,旁的也吃不下,你们让灶上的人,再做一份送过去。”顿了顿,又笑着说道,“给张姨娘那里送一份她日常爱吃的火腿鲜笋汤。”
那丫头听了,连忙退出去吩咐不提。只贾敏却只与林如海夹他爱吃的菜。
食不言寝不语,林家自是也有这样的规矩。等用过饭,各自下桌漱口后,又说了一会儿,俩口子这才进了些花露解渴。
因着晚膳后,没多久就要安寝。林家这边用完晚膳,一般都是不喝茶的。即便是喝,也不过是普洱一类的消化茶。
此时俩口子喝了些花露,又让人抱了黛玉过来,好是逗弄了一番,见黛玉打着小哈欠,这才让人抱下去休息。
笠日,用过早膳,林如海去前面办公,做为亲姑姑,贾敏继续整理要送给两个侄子的新婚贺礼。
想到娘家那些糟心事,贾敏也只能将娘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两个侄子身上了。
便愿这两个人不似他们老子那般糊涂吧。
想到这里,贾敏又长长的叹了口气。
女不言母之过。在贾敏看来,荣国府两房如今这般势同水火,她的好母亲在里面却是功不可没的。
出嫁前贾敏便知道自家母亲偏爱她二哥,只那时候有父亲在上面,倒并未觉得这般明显。
如今这般偏心,等母亲百年后,两位兄长更不可能和睦相处了。
兄弟齐心,其力断金。
手心手背都是肉,若是长辈偏心太过,长久下来必会心生怨怼。兄弟没感情,别说互相帮衬了,老死不相往来都是好的了。
老太太这般,真真是大错特错了。
唉~
想到自已亲娘至少还有两个儿子可折腾,贾敏便又伤及自身起来。
也不知道庶出的能不能养熟,能不能对她的女儿上心。
唉~
就在贾敏愁着娘家那烂摊子的事时,她那好娘家竟然又出了事。
就在她羡慕她二哥曾经有两个儿子的时候,生了三姑娘的赵姨娘脚下一滑,生生摔坐在地,摔死了一个成型的男胎。
喝~,赵姨娘当即晕死过去。就连邢夫人都有些心疼那个未出世的孩子。
王夫人念了几句佛,只道没缘份,没福气。便继续操办儿子的婚事,以及中秋家宴和之后的秋闱了。
忙碌的王夫人,才懒得理那位手下败将呢。
庶女可以有,庶子坚决不许生下来添堵。
秉持着这个理念,王夫人并未觉得她做错了什么。这后宅的事,本就如此。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她可不是大太太那个棒槌,被个妾室拿捏。
没有了衔玉而生的宝玉,也没了亲生闺女贾元春,王夫人可没办法像原著中那么从容的接受贾环的存在。
当然,就是在原著中王夫人在面对贾环的时候也没从容到哪里去。不然也不会拘着贾环抄佛经了。
赵姨娘看起来并没有大房的绿柳有心机手段,可保不齐有了儿子后,不会欺到她头上去。
她现在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在身边,再不能放任赵姨娘儿女双全了。
王夫人做的隐秘,可人也不能会无缘无故的摔倒。哪怕找不出任何证据。王夫人也是第一嫌疑人。
奈何大家心里都有猜测,却到底也没人会为了一个姨娘去伸张正义。
王夫人也是不知道,赵姨娘因着此事却是恨毒了她。于是王夫人做了初一,赵姨娘便做了十五。
等到珠大奶奶云氏嫁进府后,赵姨娘刚好又怀了一胎。而这一胎又极‘洽巧’的与珠大奶奶同一天生产......
......
荣国府一如既往的闹腾着,宁国府那边也是如此。
其实也没旁的事,就是贾敬他媳妇有些不大好。
当然,不大好的原因还是因为贾敬这个老不修的修什么双修之道。让他媳妇有了身孕。
前儿刚生了一女,身体便越发不好了。眼看着进气多,出气少了。于是一家人一合计,便决定提前给贾蓉和秦可卿完婚。
当然,贾敬他媳妇还有个别的想头。那就是通过各种消息,让她知道了元姐儿的性子以及元姐儿在宫里的各种作,思及元姐儿的教养,她是真的不敢将刚刚出生的闺女交给荣国府的老太太教养。
秦可卿这个孙媳妇,她是什么样的出身,大家心里都有数。将小闺女亲手交给她,可比交给一个一把年纪,不知道哪天就被抬回金陵的老太太强。
于是婚事就提前了,哪怕这个时候,贾蓉的年纪还......
秦可卿虽然是以小官家的长女身份嫁入宁国府,可她那嫁妆,以及她那些父族‘亲戚’的添妆,让秦可卿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只就算是如此,也没人敢说一个不字。当今听说秦可卿出嫁,还特意让戴权以他的名义去送了一份厚礼。
谁都不是傻子,一个御前总管大太监,就算是被人称做内相。私下里如何,暂且不论,可到底在明面上拿不出来,也不敢拿出来那么多厚重的物件给人添妆。
所以这份添妆礼实际上是谁添的,不缺心眼的人都明白。
带着可以傲视整个贾家的嫁妆,带着亲爹给她留下的人,再带着父族‘亲戚’随手送的陪房,贾珍看着美艳得不可方物的儿媳妇,馋得心绞痛都犯了。
现在就这般了,长大了还得了?
尤氏还好些,她本就是继室。再加上早就知道这个继子儿媳妇出身不凡,也没想着要摆婆婆的谱。
等秦可卿嫁进来满了百日,尤氏直接交出了管家权,随便秦可卿怎么管,反正出于孝道,谁也亏不了她。
贾敬只成亲那日回来了,呆到秦可卿上了族谱便带着人去了城外继续修他的双修之道。
荣国府见宁国府婚事办得那么急,便知道不好。于是就算是贾母也拿出了不少好参好药送过去。
旁的不求,只求族长之妻熬过明年二月,若是三月初死了那就最好了。
女子皆是为母则强的。
为了妥善安排亲闺女,贾敬他媳妇,直拖着一口气,对这个孙媳妇那是考查再考查。
最后终于确定了秦可卿的心性,将亲闺女越过儿媳妇交给孙媳妇以后,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带小孩什么的并不难,丫头婆子一大堆。平日里多上些心也就是了。只一嫁进来,就当娘,这对于秦可卿来说是个非常新鲜的体验。
她身边不少宫里出来的嬷嬷,拨上两个过去,便再没什么不妥。
作者有话要说: 声明一点,没有为了黑而黑谁。只是想着一个人处在什么位置,她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立场。就说贾敏吧。林黛玉能平静的接受袭人的存在,说明自小她就看得多了。从哪看,不排除自已家了。自己家里有妾室,所以才会接受的那么快。
再一个贾敏是谁,贾母的亲生女儿,林黛玉的亲妈。荣国府,贾母那一代有庶出的孩子吗?
在什么位置,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哪怕她不想,也会有人逼着她去想。
再一个啥样的女人才会真的将别的女人和自已男人生的孩子视如已出,而非眼中钉?
圣人吧?
真心没黑谁,不能误会作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