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第一缕晨曦的微光照射进杨家的小院的时候,杨家人已经开始吃早饭了。
吃过简单的早饭,杨永安就带着孩子们去镇上了。
杨永安、杨世乐、杨世福和杨世康都背了一背篼的山梨。
不同的,杨永安和杨世乐背篼里的山梨装的很满,而杨世福和杨世康背篼里的山梨却只占了大半背篼。
昨天上午的时候,杨世福和杨世康因为背了这么重的山梨走了很久的路,所以双肩都被勒破皮了。
张氏知道后,可把自家男人说了好一顿,才放过他。
今天杨永安本来是不让两个儿子背山梨的,可是两个孩子坚持。
杨永安虽然也心疼他们,但是一想到他们将来可能会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累,不能因为这些小小的困难就阻碍了两个儿子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杨永安最终同意了杨世福和杨世康两个儿子背着山梨去集市。
但是,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今天杨永安就让两个儿子少背一点。
杨世庆和杨雨薇则是各自提了一篮子的山梨跟在了杨永安他们的身后。
为了赶上早上的集市,能在集市上占一个好的位置,今天杨永安带孩子们赶路的时候,片刻也没有休息过。
赶了大半个时辰的路,一行人终于到了城门口。
进城之后,杨世乐赶着去布庄,杨世庆赶着去私塾,所以他们兄弟二人并没有和其他人一起去集市,在城门口就分开了。
兄弟二人走后,就多了一篮子和一背篼的山梨没有人搬。
所以杨永安只能让杨世康在城门口等着,看着剩下的山梨,自己则带着杨世福和杨雨薇两个儿女先去集市占位置。
今天是小集,所以集市上已经有不少的人已经把摊摆好了。
杨永安去的不早也不迟,还能占到一个不错的位置。
把山梨放下之后,杨永安就把杨世福和杨雨薇两个儿女留在集市上,并让杨世福这个做哥哥的照顾妹妹。
杨世福郑重的答应了。
之后,杨永安就赶紧去城门口拿剩下的山梨了,顺便也把杨世康带过来。
因为在集市上摆摊是需要交两个铜板的,所以临走的时候,杨永安把钱交给了杨世福,并告诉他衙役来收钱的时候给怎么说,怎么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红牌子拿好。
因为衙役给的红牌子是交钱的凭证,虽然干不了什么,但是这个凭证可以避免衙役再收一次钱。
杨永安说的仔细,杨世福也听的认真,并且把自家爹爹刚才讲的全部都就记在了脑海里。
杨雨薇也在一边仔细的听着,加上昨天他们已经经历过一次了,杨雨薇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快速的交代完后,杨永安就赶紧去城门口了。
杨世康觉得自己已经在城门口等了好久好久了,也不见自家爹爹过来。
杨永安快到的时候,就看见自家儿子伸长脖子在城门口向着集市的方向干巴巴的望着呢!
那样子看起来还有点可怜巴巴的。
不过,等看见杨永安的时候,杨世康就变了一个样子,激动的都快要跳起来了。
不过他没有真的跳起来。
虽然他现在只有十一岁,但是已经过了跳赞的年纪了。
其实说实在话,杨家的孩子都很早熟。
当然这样的早熟不包括杨雨薇这个假小孩。
这跟杨家本身的教育方式有关。
在杨家将就男孩子穷养,女孩子富养的方式。
杨家对男孩子的培养就是让他们到说亲的年纪的时候就可以承担起一个家的责任。
因为杨家相对其他的家庭来说,将就树大分枝,而且分的很早。
这就造成了,杨家的男孩子比同村家庭的孩子所承担的压力要大的多。
因为分家就意味着自己当家作主了,自己要承担起养活一家人的重任。
家里几张口吃饭,可不是添几双筷子就能解决的事情。
一家人的口粮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
所以,在杨家人分家之前,做爹娘就必须先让自己的儿子有能力承担这样的重担。
而这样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
所以杨家的男人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
小的时候,做爹娘的就会给儿子灌输你是男孩,要承担家里的责任,要保护家里的女人。
这样的思想渗透了杨家人的生活。
不管是实实在在说出来话,还是从生活的小细节来看,做爹娘的都会让杨家的男孩先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杨家从来对男孩子从来没有因为你小,所以你可以不做的说法。
只要你有能力做事,你就必须为这个家做事。
虽然做爹娘的没有说,但是做事的时候,他们就会先让家里的男孩子先承担。
当然,做饭这样的事情还是家里的女人在做。
可烧火这件事情,在其他家庭看来,这些事情都不是男人该做的事情,都是女人的事情。
可是在杨家就不一样。
虽然受大环境的影响,杨家的男人知道做饭不是男人该做的事情。
可除了做饭,像烧火,摆放桌椅碗筷,端饭菜,这些事情都是该做的。
就算你真的叫杨家的男人做一顿饭,他们还是能做的出来的,只是味道不怎么样而已,但是还是能吃进肚子。
杨家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会跟着爹娘一起去田里做事情。
只要是孩子们能做的,杨家的男孩子都会去。
大的孩子是爹娘带着做的,小的就是大的孩子带着做的。
这样,慢慢的流传下来的。
所以,杨家的男孩子比其他家庭的男孩子要懂事的多。
因为他们从小就比其他家庭的男孩子承担的多。
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里的男孩子们慢慢长大。
他们也会比同龄的男孩子先到田里做事。
不是像农忙的时候,只是做几天,忙几天,而是十岁左右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跟着自家的爹爹一起学种地。
等当爹的交了一两年的时候,男孩子们就可以自己单独凭借自己的经验种地收获粮食了。
这些能力是一般的家庭的男孩子不具备的。
而且,杨家很重视读书。
家里只要吃的上饭,就一定会送一个孩子去学堂识字。
要是负担不起,杨家当爹的就会抽空教孩子学习。
正因为如此,杨家的男孩子出去的时候,比同龄人有更多的机会,也更受人尊重。
别人也不会因为年纪和资历的原因而小看了你。
这是杨家的男人出门安身立命的基础。
到杨永安他们这一代的时候,杨家没落了,已经没有能力送家里的孩子去学堂了。
所以杨永平、杨永安和杨春花的字都是杨康荣教的。
因为在这个时代,很少有种地的能认识那么多的字的。
能把自己的名字认全,写的上,都是不错的了,更何况是识字呢!
到杨康荣这一代的时候,杨康荣就要求杨家的男孩子必须会种田。
不论他将来怎么做,但是前提是他必须要会种田。
因为这样至少不会饿死。
所以,杨永安在教育家的孩子们的时候,都是提早就让他们学会种地了。
杨世乐都是学会种地之后才去镇上布庄当的活计。
而且杨家的孩子都认字。
虽然能上私塾的只有杨世庆一个人,但是他必须负责把家的孩子教会。
至于杨家的女孩子。
虽然他们很受家人的疼爱,但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能差到哪里去。
小的时候,看见家里的男孩子都在干活,家里的女孩子当然不会装矜持不做了。
跟着男孩子们一起做了。
当然,家里的女孩子一般都是在农忙的时候才会下地的。
因为在农闲的时候,有男人的家庭若果让女人下地的话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会被人说闲话,更甚者,会被人说是吃软饭的。
杨家的女孩子虽然不需要承担家里的重担,但是她们会学其他的东西。
小的时候,家里的当娘的就会叫女孩子们做针线活。
这针线活虽然不要求她们能做的有多好,但是必须会。
家里男人穿的衣服和鞋子都必须是自己做的。
大一点,为娘的就会让女儿帮自己烧火,让她们开始学做饭。
大一点的时候,为娘的就会让女孩子开始自己做饭,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指导她们。
所以,杨家的女孩子比一般的女孩子都要优秀。
她们会持家,也识字。
虽然女子将就无才便是德,但是实际上,识字的女子比不识字的女子更受人尊重。
在这样的教导之下,杨家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懂事早熟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他们不这样,当爹娘的反而会觉的孩子是出什么事呢!
不过不管怎么,杨永安接到杨世康时候,父子二人就去集市上了。
他们赶到的时候,衙役马上就要收他们家了。
杨世福虽然早熟,但是还是第一次一个人面对这样的事情,所以难免紧张,有点战战兢兢的。
不过,杨永安的带来解救了杨世福。
杨永安刚放下背上的背篼,衙役就过来了。
交钱的过程很快,也没有出什么意外。
这个时代,虽然不允许为官者贪污,但是受贿这些事情确实落实到实处的。
而且还是规矩,虽然这些规矩没有写到法律上,但是却摆到了明面上。
但是这也是有讲究的,上下打点的时候,这钱一定要塞的合适,少了多了都不好。
但是这个度比较好把握,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这样一来,为官者可以得到实惠,百姓也不会因为因此倾家荡产。
因为打点的数额比较固定,百姓对此也有一定的期许。
等衙役们走后,杨家人就正式开始卖山梨了。
刚才因为杨永安没有来,所以杨世福和杨雨薇都没有吆喝,所以即使集市上的人比较多,也不见有人过来问问价格的。
等杨永安和杨世康过来,杨雨薇就开始到街上去吆喝了。
所以,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听见小姑娘脆生生的叫卖声,“山梨、又大又甜的山梨,一文钱三个,随便挑,随便选啰!山梨、又大又甜的山梨,一文钱三个,随便挑,随便选啰!”
就这一句话,杨雨薇不断的重复。
要是有人向前问在哪里,杨雨薇就会指路。
刚开始的时候,杨家的摊位上围的人还不是很多,所以杨世福和杨世康也会一起吆喝。
不过他们没有和杨雨薇在一个方向。
慢慢的,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大多数是抱着捡便宜的心态过来的。
可真的围过来的时候,看见有那么多的人都在选,都在挑,就觉得自己也必须抢点回家,不然就亏大了。
一看到有人已经卖了,挑的人的动作就更快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杨家摊位上的山梨就一点点消失不见了。
到最后的时候,就剩下几个被磕破的山梨了。
看见卖的差不多了,杨永安就让孩子们收拾东西回家了。
卖了半天的山梨,虽然收获相当可观,但是杨永安和孩子们都累的够呛。
当家的时候,除了杨永安这个当爹还一副正形的样子,三个孩子都瘫坐在了家里的小凳子上了。
家里就只要张氏和杨雨欣在家。
早上杨永安他们出去之后,张氏也带着二女儿去河边洗衣服了。
家里没人,张氏就把院门锁了。
等她们洗完了衣服,母女二人才开的门。
不久,村里的孩子就来交青草了。
母女二人开始收草。
忙活了一段时间,才把所有的草都搬进了兔子房里。
等杨永安他们四个人回家的时候,张氏已经和二女儿在厨房做饭了。
回到家不久,杨家人就开始吃午饭了。
午后,孩子们休息过后就去山。
不过,杨永安明天是不可能带他们去镇上卖山梨了。
明天他先要去景福楼交兔子,然后再去杂货铺谈契约的事情,所以有点分身乏术。
因此,他明天可能连小女儿都不会带。
他这样做,恐怕景福楼的某些人就要失望而归了。
傍晚的时候,镇上的两个孩子按时回家了。
一家人吃过晚饭,孩子们就去学习了。
夜深人静,杨家人也进去了甜美的梦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