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起床,殷琦大伯和她爸便忙着到竹园里砍竹子,扎灯。她大伯先扎了两盏高灯,造型像古代人放在书案上照明的油灯,但是比那又高大许多。这两盏灯是放在墓碑左右的,估计是送给爷爷作门灯的。还有一盏白纸灯,一盏红纸灯。白灯是告诉爷爷,去年一年当中家宅平安;而红灯则是说去年家中了办喜事,尧信娶亲了。
其实河南老家习俗,正月十五晚上送灯,灯数是按成家后,且分门立户的儿子家数来送的。虽然尧信去年结了婚,但并没有分家。按理,大伯只要送一盏红灯就行了。可是,殷琦爸说,家里人丁太少,真要是按老规矩走,爷爷坟前只有两盏灯,没有人丁兴旺的气势,只怕在那边连鬼都会欺负爷爷家里后人少。所以,她们家送的灯数是按人头算,即使尧年、尧满未成家,殷锦、殷琦是姑娘,也都算了进去。那红灯便是尧信的那盏,白灯则是尧年的。当然,殷琦爸送得是三盏白纸灯。三根竹签子往地里一插,再将事先糊好的白纸套套在上面,中间地上插上一根白蜡烛,一盏灯就成了,比较讨巧,没有大伯的灯做得认真精致。殷琦爸说那是因为他是长子,必须的。
往年扎完送上山的灯后,他们便会再为几个小孩子扎花灯,供他们夜间玩耍、祈福。但因为殷琦和小满今年有了灯笼,他们便没有再扎。至于尧年、殷锦那都是归入成人行列,不需要再扎灯祈福。
在他们砍竹子、裁纸、打浆湖、准备纸、烛、炮仗时,殷琦妈和她大妈则在厨房里准备着祭祖的食品、中午的饭菜、晚上的元霄。
等到天色暗下来,殷琦大伯便带着兄弟子侄去祖坟山送灯。她奶奶和她妈、大妈她们仨则守在家里,大开了门,等爷爷的亡灵回家看看。而这晚家里所有的灯也都是亮着的,且要亮到天亮。说是,没有灯光,爷爷可能会找不着回家的路。
那晚,不知何故月亮竟没有出来,天黑漆漆的。他们一出村,便看见野外已亮起一簇一簇的灯火,或明或暗,或一簇或一片,与平常大不一样。他们见了,顿时就兴奋起来,于是脚步也加快了。
大伯和她爸打头走在前,径直往自家祖坟地去。紧随其后的是殷锦,她一手牵着小满,不时提醒他哪儿有沟,要大跨一步才能过去;一手帮他把那只兔子灯提起来,拿过沟去。尧年却是窜前窜后的,一会去路过的坟地瞧瞧,数数灯数;一会又来追他们,向他们报告谁家已来过,谁家还没来。尧信和新嫂子走在最后。
新嫂子是个美人,生得面如满月,眼如水杏,且待人很有礼貌,还未开口先已笑脸相迎,阖家上下都喜欢她。殷琦更是把她当作神仙一样的人物看待,时刻都想亲近她,见她举步维艰的样子,知道她是因为生在城里长在城里,从未走过乡间小道的原故。况且又是夜间,便觉得举灯为她照明义不容辞。所以,殷琦始终跟随他俩身后,亦步亦趋的为新嫂子照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