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双双“嗤”的一声笑,“我只听说过兵油子,原来还有官油子呢!”
吴晨想了想,确实挺贴切的。
相对于其他府来说,青州府的情况的确是好了太多。
即便是地震带穿越了青州府,可是何存道的功夫做的也不错,最起码,并没有出现流民匪患,也没有什么卖儿鬻女、易子而食的人间惨象。
但正因为如此,流入青州府的人口也越来越多,而青州府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长此以往,不堪重负,迟早会酿出祸端。
吴双双闭了闭眼,如今他们已经在京畿地界了。
为了隐藏身份,他们早就把路上骑乘的好马换成了骡子,还是瘦骨嶙峋的那种,衣服也都穿的破破烂烂的,和周围的百姓看起来没什么分别,靠近京城的时候干脆换了步行。
这一路上他们接连不断接收到线报,京城的安置情况也只是草草了事,城内的情况还好些,毕竟如果城内乱糟糟一片,也影响官员们的日常生活。
因为有一段时间,就是刚刚受灾之后,有官员去上朝,还被乱民冲撞了轿子。
官员们有志一同:愚民们吃饱了才不会闹事,所以赈灾才得以顺利进行。
不得不提的就是舆论的力量,这一次地震是上天示警的谶语、民谣满天飞,宁皇后就是想不知道也不行,她想到英年早逝的玄承太子,心里难过极了,特意追加了赈灾的钱粮,还是以东宫的名义发放的,派了自己信得过的人去赈灾,这才确保赈灾事宜顺利进行。
民间的舆论却如烈火烹油一般,沸腾不休。
士子们激发了读书人的血性,时常出来静坐抗议,指摘时弊。
这些读书人也并不是那种出身特别高贵的,多半都是寒门士子,他们在寻常百姓间的呼声还是很高的,所以他们制造出来的舆论在百姓间传播速度很快。
同时军队中的各种声音也响个不停。
尤其是那些底层的士兵和低级军官,虽然参与了京城大-屠-杀,但是心底总是惴惴不安的,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流言说是他们的家乡也遭了灾,父母亲人也受到了苛待,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心里能好受得了?
大周的征兵制度本来是当兵的都不在原籍服役,所以他们大多数都是外乡人,只是后来征兵制度也不断受到侵蚀,权贵们连续往军中塞人,才导致原籍兵越来越多。
但大部分普通士兵还都是外乡人,他们没钱走门路,便不得不背井离乡。
惦记着家中的情况,当兵的心不在焉,军心涣散,甚至还有那些孝顺的,串联了几个老乡做了逃兵。
世事就是这样,没有挑头的,大家都不会去挑战规则,一旦有人打破了规则,便会有人跟风。
最初出现少量逃兵的时候,军队里并没有引起重视,毕竟上层的这些军官大多都是托关系进来的,来了就是为了贪军功冒领军饷,寻找机会谋得官职。
这些逃兵离开军营,就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自己应得的那部分粮饷,军官们巴不得自己平白无故发一笔小财呢。
宁皇后对京畿守军特别大方,一个小兵一个月的粮饷都有一两银子,一百个小兵那就是一百两银子,别的不说,肥吃肥喝都够挥霍一阵子的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