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夜微凉”的典故。
这都是中秋节的事了,那是以后的事情。
此刻还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素香这次从陈府回来,成为了周围的“名人”。
狗蛋儿的新衣服,莫大娘的银钗子,莫大叔的烟管等等,都成为了周围人话题内容。
那些人看见素香走过来,叽叽喳喳的声音会立马停得干净。
有嘴闲不住地,喊住素香说道:“素香,城里那般好,怎么要回来受这农活的累哩。”
素香没有走露风声,给自己买的衣服还藏在柜子的最底层,被厚重的麻衣压着。不敢去试穿,总害怕弄坏了,这么黑的肤色,染坏了这丝绸制成的衣裙怎么办?
肤色再黑,也不关丝绸的事情。
素香知道,自己还是没有办法去面对黑黝黝的自己套着一件淡白色素雅的丝绸衣裙。
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也无心去想谁说出去的,自己是“衣锦还乡”了。
别人说别人的,素香微微抬起头,走过那群人。
他们有点诧异地看着素香的背影,他们心里早就准备好了迎接素香的气恼。
没有想到,她就这样走了?
没有吵起架,心里面反而不自在起来。
待素香走远,他们放低了声音,嗡嗡地。
交换着各自的话。
“她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呢,要是以前我们提城里,她是恨不得跳起来打架的。”
“上次还扔着石子,把我家的二蛋给打的头破血流。”
另一个人,点头附和道:“难道去了城里,转了性?”
也有个人,没有惊讶状,只是狠狠地往地上唾了一口口水道:“呸!不要脸!”
这人是方竹的娘。
其他几人见状,想说的话又吞回了肚里。
这些话只有方竹的娘敢说。
十里八乡,谁不知道她的泼辣。
不想说,也没有呆下去的理由,掩着话,于是各自找了理由。
有回家要喂猪的,有要回家煮饭的,有要找小孩的。
一哄而散。
素香不知道这些事情,也听不懂。
只是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
守着攒着的银两,踏实地生火做饭,缝补衣物,喂养家畜。
好像生活就会这样,平淡无奇地过下去。
闲时地时候,会教狗蛋儿念几句诗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这些个个都是经典,句句都是名句。
背好一句,就奖励他提出的小要求。
在这些小要求的利诱下,狗蛋儿使出了吃奶的劲儿。
素香发现狗蛋儿虽然数数不行,但是对这文字,自成“小天赋”,自己一说变能背下。
最让素香意外的是,狗蛋儿竟然对自己平时哼的那首王菲的歌“明月几时有”,感上趣了。
正也确定是唐代以后的人写的,素香抹去苏轼的功劳,教着狗蛋儿这首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素香一字一句教到。
狗蛋儿也跟着背得认真。
仅一个下午,狗蛋儿竟然能够完整的背出。
素香觉得自己应该对狗蛋儿刮目相看了。
狗蛋儿托着下巴看着素香道:“阿姐,我背了这么长的诗词,我肚子饿了,可以吃了吗?”
素香点了点头,眼睛一眨道:“你说什么阿姐都答应你,只不过你得答应阿姐一件事情,就是以后若是别人问你这些诗句哪里学得,就说自己想的。”
狗蛋儿点了点头。
素香心想:自己这一行为不是在造一个大才子么?弄不好以后,自己还是状元他姐姐。可惜自己是女儿身,要不就凭借着自己的背下来的才华,才倾盛唐。
只不过素香没有想起一句话,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是后话了。
眼下,要活在当下。
活下去,就要吃,吃了才能饱。再加上一词“美味”,才能真正地称为活在当下。
就比如现在。
灶头里火灶里。
此刻煨着好东西。
阵阵香味四溢而出,蔓延到小院里,勾起狗蛋儿的味觉。激发着他背书的动力。因为阿姐说得,只有等他背完了这诗词,这好东西才能好。才能吃。
素香估算着狗蛋儿的智力,以为几句诗句就会折腾他到此刻,没有想到,竟然只支撑了几个时辰,于是加上了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才能勉强支撑到现在。
狗蛋儿已经迫不急到被香味拉到了灶台前。
狗蛋儿伸手便想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
“小心烫着,我来。”素香喊开狗蛋儿。
小跪在灶口前,往火灶里看。里面黑乎乎的。
烧透的木柴的火星已经没有了,但是还是感觉到里面的热气。
素香拿着湿抹布用来隔热,捏着土陶罐的俩个小耳朵,将它从热木柴灰中提了了出来。
轻放在灶台上。
土陶罐表面已经被熏得很黑。
灌口用一片大菜叶子盖着,它靠着土陶罐边沿的地方,已有了些许的焦。
揭开这片叶子,里面钻出一股热气,浓味香人。
闻着这香味,狗蛋儿已经无法控制自己,踮起脚,说道:“阿姐,给我盛一碗。”
素香用木勺舀起一碗。
碗里,是已经被煨得烂乎乎的肉。
肥肉那部分,用筷子轻轻一碰,便已经断掉。只能混着它的汤,吸入嘴中。瘦得那部分,此刻也没有了平日的劲道,与肥肉糅合在一起。
经过一下午的煨,猪的后腿肉充分溶解于汤中。
加上用得容器是土陶罐,加热的是灶里的烧透的木柴。
把最原汁原味的感觉都保留起来。
素香也尝了一口,比自己用天然气煨出来的好吃许多。
最好的美味,不是用味精等调料品加味,而是保留着它的原汁味道。
轻吸吮一口,香浓滑到了胃里。
普通的“土陶罐煨汤”,让香味萦绕在炊烟四起的乡间。
引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