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四年(公元6年)十二月癸巳,陈群逝世,谥曰靖侯。其子陈泰嗣任。曹睿追思陈群之功德,于是分给陈群户邑,并封一子列侯。
《魏书》载:陈群前后数次,密陈朝廷得失,每次上奏都封隐其事,辄毁草拟文件,时人及其子弟均不能知其所奏。有人讥议陈群居位拱默,正始中诏撰群臣上书,以为名臣奏议,朝士乃见陈群谏事,皆甚叹息。《袁子》曰:有人说”故少府杨阜不是忠臣吗?看到人主之不当,便勃然大怒而触其所非,与人说话也未尝稍违道德,这不正是所谓”王臣謇謇,匪躬之故”之人吗!”答道:”但这只可谓是直士,其忠与否,吾不得而知。所谓仁者爱人。施于君上的称之为忠,施于双亲的称之为孝。忠孝者,是其本一。所以真正的仁爱之最的人,倘若君亲有过,谏言不能入,应求之反复,情不得已而言,而不忍向外宣播。今为人臣,见人主失道,直诋其非而播扬其恶,可谓直士,而未为忠臣。故司空陈群则不然,他谈论终日,未尝言人主之非;书数十上而外人不知。君子谓群于是乎长者矣。”
陈群的政治策略:强国、富民是根本。
陈群的功绩:
1.曹操任用王模、周逵,陈群力阻未果。
.陈群为曹操推荐陈矫、戴干,此二人成绩卓著。
.陈群任酇令,使曹魏东南吏民稳定。
4.向曹操陈明恢复肉刑的意义。
5.魏讽谋反被平定,陈群进言保全刘廙。
6.上表劝曹操称帝,未果。
7.建制九品官人之法,成为历史名制。
8.阻止曹丕追封太后父母。
9.推举鲍勋为官。
10.致书蜀相诸葛亮,劝其举国称藩,未果。
11.鲍勋因屡次面谏触怒曹丕定为死罪,陈群等求请赦免,未果。
1.曹睿初临政,上表陈述严明朝纲、体恤百姓。
1.曹睿时期,推荐荀顗、、傅嘏、管宁。
14.魏明帝时期,两次阻止曹真伐蜀。
15.曹睿爱女逝世,曹睿兴师动众,陈群力荐,未果。
16.曹睿大造宫殿,陈群力荐,曹睿有所收敛。
我们可以从陈群身上学习到:
1.头脑清楚,饱有学识。
.有识人的能力,推荐了多名优秀人才。
.清正严明,竭忠尽职,敢于进谏。
4.交友广泛,众人称颂。
陈群之父陈纪六兄弟,因此陈群有几十个兄弟,其中伯父陈谌之子陈忠,字孝先,青州刺史。娶卜氏、葛氏、袁氏。生三子:陈佐、陈和、陈坦。
这陈群、陈忠乃是大唐御赐义门陈氏八十七世祖——
陈群与陈忠,八十七世祖。
生逢乱世兮,幸得依明主。
却说陈群之子陈泰,生于公元175年,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官至尚书左仆射、镇军将军。因是名臣陈群之子,自幼便受过良好的教育。陈群生前,陈泰已于青龙中期出任散骑侍郎。青龙四年(6年)陈群去世,陈泰继嗣,被封列侯。陈群死后,陈泰便离开朝廷至西部边疆。
正始初年(40-41年),陈泰迁任游击将军;正始五年(44年),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持节(即有代表朝廷处理若干大事的权力),护匈奴中郎将,主管并州的军、政、法等事务。陈泰辖区及周围地区民族众多,他很注意对当地各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威信很高。
时京城权贵托他在边地购买奴婢,并附送宝货。陈泰将所送之礼皆挂在墙上,从不打开。正始九年(48年),陈泰被调回京城任尚书,并将权贵所送之礼全部退还。
嘉平元年(49年),朝廷中司马氏与曹氏的斗争白热化,形成曹爽和司马懿二派对立。陈泰虽自幼与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为友,仍尽量避免介入这场政治斗争。但身处朝廷之中,有许多事是没法躲避的。
同年正月,一直韬光养晦的司马懿趁曹爽等奉齐王曹芳去洛阳南郊谒陵之际,发动政变,率军切断归路。当时,陈泰作为尚书,也去参加这次谒陵。当司马懿派人送书给曹爽要其交权时,曹爽等仍犹豫不决。正如当初陈群参与逼献帝让位于曹丕一样,陈泰即以父亲的识时务为榜样,与侍中许允一道上前劝说曹爽,使其接受了交权条件。曹爽即派许允与陈泰为代表去与司马懿协商。故司马氏一直视陈泰为有功之臣。此后,司马氏控制朝廷。为了避开朝廷中的斗争,陈泰又主动要求外出任职。他被调任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刺史,代替原刺史郭淮,并加奋武将军,处于对蜀作战的前线。
同年秋,蜀卫将军姜维督军进攻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依傍曲山(今甘肃岷县东百里)筑两城。姜维熟悉陇西风俗民情,欲诱羌胡归蜀,以控制该地区。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并联合羌胡人进攻附近各郡。征西将军郭淮与陈泰统兵抵御。二人商量对策时,陈泰说:“曲城(今甘肃岷县东漳南)虽固,去蜀险远,当须运粮。羌夷患维劳役,必未肯附。今围而取之,可不血刃而拔其城。虽其有救,山道阻险,非行兵之地也”(《三国志?魏书?陈泰传》)。郭淮从其计,遂采取围城打援策略,命陈泰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进围曲城,切断交通及水源,蜀军出城挑战,陈泰又命坚守阵地不战。曲城蜀军困窘不堪,甚至把干粮分给兵士,靠吃雪水过日子。姜维领兵救援,进至牛头山(甘肃岷县东南,洮河南岸),与陈泰相遇。陈泰说:“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今绝牛头,维无反道,则我之擒也”(《三国志?魏书?陈泰传》)。遂令各部坚垒自守,不与蜀军交战。陈泰即调军南渡白水,顺河东行;郭淮率军进逼洮水,企图切断姜维退路。姜维及时发现了魏军的动向,姜维迅速撤回。而句安、李歆等人孤立无援,只好献城投降。
嘉平四年(5年),蜀人策动西部部分民族造反,攻打郡县,陈泰即上书请求将雍州、并州兵力合在一起前往镇压。并州军队在调动过程中,因不愿远征而出现兵变,结果陈泰只好单独率军前往,亦大获成功。
嘉平五年(5年)二月,吴太傅诸葛恪取得东兴之战胜利后,恃功轻敌,不顾群臣劝阻,再次兴师攻魏。五月,姜维与吴呼应,率军数万自武都(今甘肃西和西南)出石营经董亭(均在今甘肃武山南),进围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大将军司马师遣车骑将军郭淮与陈泰率关中军解南安之围。陈泰率部进至洛门(即洛门聚,今甘肃甘谷西)时,姜维因久攻南安不克,军粮已尽,被迫撤围退走。七月,吴军主力围攻新城受挫,士卒疲惫不堪,患疾者过半,死伤惨重,也被迫撤退。
正元二年(55年)正月,郭淮去世,朝廷即任命陈泰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二州的军事,即为当时曹魏西部的最高军事长官。
同年七月,大将军司马师病亡,司马昭控制魏国朝政。蜀将姜维乘司马师病亡之机,督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数万人攻魏。时新上任的雍州刺史王经对陈泰报告,蜀姜维、夏侯霸率军分三路向祁山、石营、金城攻来,要求分兵迎击。陈泰认为蜀军不会分数路而来,要其坚守狄道(今甘肃临洮),待他率主力自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到达后,再钳击蜀军。八月,姜维到达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遂向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王经不俟陈泰军至即擅击蜀军。陈泰闻后,便料到会有变故,即遣大军前往支援。果然,王经先后败于故关(今甘肃临洮北)、洮西,大部伤亡或逃亡,仅残部万人还保狄道。姜维乘胜围狄道城。
陈泰星夜驰报朝廷,同时收编王经的残部,作好进攻准备。不久,大将军司马昭命长水校尉邓艾出任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抗击蜀军,并遣太尉司马孚为后援。邓艾等人认为“王经精卒破衄于西,贼众大盛,乘胜之兵既不可当,而将军以乌合之卒,继败军之后,将士失气,陇右倾荡。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孙子》曰:‘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宁。’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今陇右之害,过于腹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姜维之兵,是所辟之锋。不如割险自保,观衅待弊,然后进救,此计之得者也”(《三国志?魏书?陈泰传》)。陈泰则认为:“姜维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争锋原野,求一战之利。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今乃与战,使贼得计,走破王经,封之狄道。若维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我之所恶也。而维以乘胜之兵,挫峻城之下,锐气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势殊,客主不同。兵书云:‘修橹,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后已’。诚非轻军远人,继之诡谋仓率所办,县军远侨,粮谷不继,是我速进破贼之时也,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势也。洮水带其表,维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走。寇不可纵,围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此”。于是分三路进至陇西,避开蜀军,出其不意地绕过高城岭(今甘肃渭源西北),进至狄道东南山上,燃火击鼓与城内联络,守军见援军至,士气大振。姜维也感震惊,只好分兵攻陈泰。姜维督军沿山进攻,陈泰据险而守,击退蜀军。陈泰扬言截断蜀军退路,蜀军震恐,遂于九月二十五日撤军退走钟堤(今甘肃临洮南),狄道之围遂解。王经慨叹道:“粮不至旬,向不应机,举城屠裂,覆丧一州矣”。陈泰慰劳将士,加强城防工事,增添防守兵力后,率兵还屯上邽(今甘肃天水)。
当初,陈泰闻王经被围,认为州军将士索皆一心,姜维定不能克,让援军速到还。众人认为“经奔北,城不足自固,维若断凉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宜须大兵四集,乃致攻讨。”司马昭说:“昔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谋远,非维所任也。且城非仓卒所拔,而粮少为急,征西速救,得上策矣”。
陈泰常“以一方有事,辄以虚声扰动天下”。所以希简为此上告司马昭,司马昭对荀觊(荀彧之子)说:“玄伯沉勇能断,荷方伯之重,救将陷之城,而不求益兵,又希简上事,必能办贼故也。都督大将,不当尔邪”
甘露元年(56年),司马昭将陈泰调回朝廷,任尚书右仆射,负责选举任命官员。不久,吴将孙峻率军出淮、泗,摆出欲攻魏的姿态。司马昭即调陈泰为镇军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并诏命徐州监军以下皆受陈泰节制。孙峻退兵后,朝廷又召回陈泰,改任左仆射。
甘露二年(57年),亲曹氏的征东将军诸葛诞采取连结东吴,以逸待劳,拒守扬州(治寿春,今安徽寿县)的方略,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亲率六军征讨,驻军丘头,由陈泰总管行台(即总指挥部)。陈泰自幼与司马师、司马昭为友,与沛国武陔的关系也很好,司马昭问武陔:“玄伯何如其父司空也?”武陔说:“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统简至,立功立事,过之”(《三国志?魏书?陈泰传》)。回京后陈泰升任司空,为三公之一,食邑二千六百户。并赐子弟一人为亭侯,二人为关内侯。
未知陈泰何年逝世,源于何事,且看下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