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李烈陛下不配合,久久不把大皇子的行李送来,实在是三娘的要求太高了。首先,宫外不比宫里,多备些银票和现银。这是实话啊!有钱行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好吧好吧!每年一结,一年三千两银子,够了吧!三娘想想,寻常人家也就够了。估计避不了一年的痘,三千两就三千两吧!后来,三娘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悔青了肠子。避痘何止一年啊!
出宫以后难保大皇子不生病吧!虽然三娘我是医生,可也得要有药材啊!寻常的上坡找找,珍贵的呢?好吧!李烈陛下找一找容易携带的珍贵药材和补品。准备一股脑给三娘打包送过去。
可这第三个要求三娘提出来就后悔了。三娘提的要求不离谱,真的不离谱!三娘说了,人家寻常人家可不穿绫罗绸缎的。人家最多穿一穿白棉布衣。好家伙,这话一出口,公孙皇后就说了,为表慈母之心,她要亲自裁衣!关键是,这一裁就裁了四季的。人家还不能大张旗鼓的做。偷偷摸摸做了半个月才做好。
天啊!三娘只能望天长叹。人家李康同学已经在半个月里面学会了三字经了。三娘这才等来了李康同学的行李。
李烈陛下估计也是觉得自己这次做得不怎么地道吧,也派了两个武艺高强的暗卫跟着保护,顺便可以跑跑腿为他们办点小事儿。这两个人还是熟人来着,暗一和十八!!
还好三娘没能把男装的十八认出来,否者,可是冤家路窄啊!
三娘没能把十八认出来,十八倒是认出了三娘。怀着一份愧疚的心情,十八瞒下了三娘怀孕的事情。毕竟,李烈陛下要他们密切关注的是两人的安危,怀孕不威胁两人的安危吧!
买房一事还是十八去操办的。十八并不知道三娘怀孕了,房子就买在了三娘曾经路过的地方--大家还记得那一场全鱼宴么?
天湖边的鱼香,京郊,小县城,水路两个时辰到上京。
那可真是符合条件得紧啊!
只是苦了三娘,怀孕三个月,日日闻着空气里面的鱼味儿,从早吐到晚,就没停过,吃药什么的全然无用,直到入了四个半月,这才好了。
李烈陛下也没寒碜着三娘,这十八所购置的是一所三进的院落,雕梁画栋,轩敞雅静。院内花木扶疏,颇为宜人,收拾得极好。
除了这个地,主要是这个鱼味,三娘倒是挺满意的。
三娘吐得厉害,肚子也渐渐大了起来,暗一和十八不是小孩子,哪有不知道的,就是李康,三娘也没打算瞒着他,实话实说,除了孩子他爹是谁,一五一十都交代了。
可是暗一和十八哪有不知道的,事情还是他们办的呢!
三娘和大皇子李康倒是相处的不错。大皇子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少年聪慧,从半个月就学会三字经可以看出来。大皇子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是父母不要他了,而是为了保护她,而送他离开上京。
临行前,公孙皇后交代了李康,说是让李康要把洛神医当做母亲一般的看待。只是,才一出宫,洛三娘就把李康交给了宗智大师,白天把他关在藏书阁里,让大师给李康启蒙,只是照三餐给李康送饭食,为了照顾洛大郎的口味,还大多数是斋菜。只有晚上陪李康睡觉而已。
那时候,李康甚至觉得洛三娘不会喜欢自己。
可是,离开相国寺后,和洛三娘相处久了之后,李康才看到一个不同于母后的女人。她从来像母后一样,要求自己的礼仪;也不像宗智大师一样,要求自己学习什么。
她会教自己习字,并不要求如何横平竖直,而是能认识、能写出就好;她从不教自己四书五经,而是不停的给自己讲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深刻的意义,然而她也从不给自己讲故事的意义,而是让自己领会。她从来不帮自己拿主意,而是事事询问自己的意思,却并不像宫中的麽麽一样,带着讨好,而是平等的让自己选择。
她的声音并不柔美,说话也并不修饰,可让人听着舒服;她的礼仪并不很好,动作也略显粗鲁,可并不失礼,只是随性罢了!这个洛神医和宫里的那个不太一样,也和宫里人的不太一样。
两个人相互磨合着,渐渐习惯了。三娘给李康安排了课程,早上和暗一、十八习武,下午和三娘习字。三娘把培养李康同学往文武双全的路子上赶,可并不激进,并且在暗一和十八为李康增加训练量的时候暗中劝阻。毕竟,李康习武并不是为了对抗什么,他年纪还小,习武只是为了强身而已。
然而,李康是勤奋的,不管是习武还是练字读书,李康同学都是做双份的量,务必做到最好。只因他知道,他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他要负担整个江山社稷。
你看,李烈陛下的洗脑多成功,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居然也把江山社稷挂在嘴边。
不管其他人怎么看,三娘是真的心疼这个把什么都理所当然化,把重担往自己身上压的孩子。她把李康当做弟弟看待,虽然她即将成为一个母亲。但是,李康的懂事和早熟,让她打心底的疼惜,把他放到一个平等的位置。
三娘经常带着李康四处走走,唤他康儿,并不当他是大皇子,一个国家的继承人,而是一个孩子,一个早熟的孩子。
暗一和十八不止一次的疑惑,并劝阻。
三娘只是微微一笑,道:“这里不是上京,这里没有大皇子。”
暗一和十八在和李康的相处中,也慢慢同情这个早熟的孩子,看出去几次都没有危险,也就随便三娘去了。
还好李康是个懂事的娃,并不吵着闹着要出门,也只有很是照顾三娘这个孕妇。就这样,鱼香周边还是被他们玩儿了个遍。
三娘带着李康看过秋天的枫叶,在冬天堆过雪人,在早春采过荠菜,包过荠菜馅的饺子,直到第二年的夏天,三娘的孩子快要出生了。两人才停止了四处乱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