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皇后东想西想,李烈陛下也不好过。
人家李烈陛下觉着,老婆还是自己的好。小妾什么的,尝尝鲜是可以的,可要是是一群不定时炸弹,那就让人受不了了。皇后多好啊!心胸宽大(能让自己睡小老婆,自己说啥就是啥),温柔娴淑(对自己对儿子都没说过狠话),没那些勾心斗角(坐在最高的位置了,斗啥!何况你那狐狸性子,有意思么?)。
不得不说,皇帝这份职业,多劳多酬。坐拥美女,吃穿不愁,要啥有啥的代价也是很高的。
李烈陛下是明君,所以即使他再想着公孙皇后的温柔体贴,软玉温香,也只能忍着。一切的一切都不足以让他放下政事。所以当他处理完政事,起身前往坤宁宫时,戌时已经过了。
李烈陛下还没有吃晚饭呢?
所以皇帝也不好当,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特别是治世明君,那辛苦可是一般皇帝的好几倍。你我这等精力不济之辈还是算了吧!
公孙皇后倒是习惯了,李烈陛下既然说了晚上要来,到了饭点没看到李烈陛下,公孙皇后也不等,和儿子草草吃了饭,把儿子哄去睡觉去了,自己等着李烈陛下。
公孙皇后不愧是贤妻良母,把李烈陛下的习惯那是了解的清清楚楚的。也不知道李烈陛下吃饭了没有,过了饭点了都。叹了口气,给李烈陛下熬了一锅稠稠的八宝粥,等着李烈陛下的到来。
沐浴更衣焚香,并不上妆,和李烈陛下做了这么久的夫妻,也知道这人不喜欢涂脂抹粉,尤其是在肌肤相亲的时候。
任哪个男人正在激动之时,突然尝到胭脂味儿都会败些兴致。更何况这些铅粉虽说会把肌肤映衬得更加白皙,但是顶着铅粉过夜实在是女人容貌的大敌。
公孙皇后的肌肤非常好,保养得的确不错,一点也看不出来已经是一个两岁半孩子的妈。若说白天的公孙娉婷是个戴着面具的女强人,那晚上卸了妆的公孙皇后,不但不显老,而且添了几分温柔婉约,柔情似水。在烛火下,一双柳叶眉陡添两份婉约,更能引起男性的怜惜之意。
所谓人是木桩,三分美发三分衣裳四分容妆,这要穿的衣服太艳则魅,太漏则俗,让皇帝一眼看着就觉得你迫不及待想爬上床的衣着也不是皇后的范儿不是?
所以一身半旧的月色束腰广袖襦裙的公孙皇后,在夜色中,便显得有几分出尘味道。一头柔顺的青丝,用一支玉簪松松的挽着,竟说不出的合适。并没有刻意的装扮,没有曲意奉承,公孙皇后有他独特的姿态。
以李烈陛下的心态来看,越是这样的感觉,他越有一种征服的欲、望,但凡心怀霸业的男人多少有些这种毛病。
一屋子的宫女太监忙里忙外,望着已经开始暗下的天际,七上八下的等着黑夜来临。
嫔妃的选定让坤宁宫的下人有了两份担心,陛下对皇后虽然不错,然而喜新厌旧是男人的劣根性。新人进宫,年轻美貌,如花似玉,那个新封的容嫔还没入宫就和陛下打得火热,皇后娘娘也不打扮打扮,年老色驰的皇后可怎么办呢!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御驾行过,带起多少女人的希望,又有多少女人在这一夜又一夜中红颜未老恩先断?可是即使这般,又有几个女人真的不在意宫中的繁华,每一个都希望自己是笑到最后的那样,却不知自己命运正如水中浮萍,扎不到根。
太监抬着御撵走在青石路上,几乎没有发出半点声音,当李烈陛下闻到八宝粥的味道时,便知离坤宁宫已经极近了。只有皇后才会在深夜时分为他留一碗粥,担心他可有吃饱,可有穿暖。
掀开面前的帘子,只瞧着坤宁宫门前的灯笼高挂着。夜色中,身着月色束腰襦裙的女子提着六角琉璃宫灯安静站在门前,发间的碧玉钗在烛光下映衬出莹莹光彩。让人一眼望去,竟忧心夜风是不是会让她受凉,忍不得把其护在怀中。
李烈陛下眉梢微动,御撵停下,李烈陛下走出撵伸手执起那双柔荑,“家去吧。”然后一伸手,把人裹进自己披风中。
公孙皇后笑道:“我身子骨好多了!”
李烈陛下笑道:“那晚上我多努力,再为我生一个孩子吧!”
公孙皇后笑了笑,并不回答,起身为李烈陛下盛粥去了。
李烈陛下喝粥,公孙皇后静静地托腮看着面前的男人。两人相处了这么多年,她还是没能看透这个男人,他是她的良人?不,他的心中最重的还是江山社稷。他不是她的良人?也许,他的心中最爱的女人除了窦太后,就是她了吧!
李烈喝完粥,擦了擦嘴,正色道:“我今日与你说的是实话。若是再得一子,你的后位更加稳固,我也更加放心。你一贯纯良,不擅长勾心斗角,你若是有了身孕,母后代为掌管后宫,待一切平静了,孩子也出生了,你们母子也安全了。”
公孙皇后惊讶的看着李烈陛下,这个男人难得跟她解释一番。他的意思原来是这样。
“好吧!再生一子。”为了这个男人,也为了儿子的安危。她不管后、宫纷争,不为后位稳固,不为固宠,只为这个男人,再生一子。
帝后达成共识,嫔妃入宫半月,无一人侍寝,帝后专心造人呢!天启三年十月,后有孕,陛下封锁了消息,对外宣称皇后抱恙,宫中事务交由窦太后代为管理。
朝中议论纷纷,最主流的传言就是:选秀过去一月,皇后拒不盖凤印,陛下没能宠幸任何人。昨日陛下强行宠幸了丽妃,被皇后得知,陛下与皇后大吵一架。陛下夺了皇后的凤印,交由窦太后保管。
一时之间,废后的传言让群臣大动,后、宫嫔妃更是乱成一团。无辜的丽妃裴如玉做了挡箭牌,只能有苦自吞,尽量配合李烈陛下的行动。
这时,裴如玉才感慨,三娘真是个聪明人--和李烈陛下共谋的时候能从李烈陛下手上捞到好处。自己把命都赌上了,还是一场白忙活。什么也没能捞到。
就算李烈陛下履行承诺,事后封自己为贵妃,那还不是一个名号么?自己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封了贵妃,不还是皇后底下讨生活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