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凭风送相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桑婆婆目光凛然,在赵括面上凝注半晌,忽然又微微颔首笑道:“你确然还不错,竟然有些像……他,亦难怪月儿中意了你……”语声之中,竟是颇为中意赵括,似以月夕的眼光自得,又似乎微带惆怅。

赵括目光一抬,只见她眼光之中的肃杀冷削之意,此刻已全然消失,只像是个慈祥的老妇人,在温柔的望着自己。他怔了一怔,低声道:“他,可是魏国的信陵君么?”

“信陵君?老身听太后提过,可从未曾见过。”桑婆婆不屑道。

赵括立刻暗叫了一声糊涂,桑婆婆该是从未见过信陵君,那她口中所说的“他”,又会是谁?突然间,他心头不由自主地,竟觉得桑婆婆话中的他,应该是月夕的师父,宣太后书帛中提到的师兄越御风。

越御风乃是越人。越人居于东南山水之间,身材面貌多偏瘦长清秀;而赵括是赵人,虽然长相俊逸,可总有一股北方人的昂藏之气。若说越御风与赵括相似,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可赵括却仍是觉得,桑婆婆话里的那人,应该就是越御风。

许是她推屋乌之爱,以至于觉得月夕心中之人,总不能逊于越御风。

桑婆婆又道:“我瞧她的脾气,为了你,是定然不会嫁给那个范泽了。可你……你就这样叫她蹉跎了一生么?”

她又在俯首深思,且目光黯淡。赵括只觉得这桑婆婆的脾气果然真的十分古怪,在宣华宫时声势汹汹、目眦尽裂,此刻却又温情脉脉,处处都在为月夕打算着想。

可这将来之事,赵括确实也不知如何回答。他沉吟了半晌,轻声说道:“造次颠沛,两心昭昭。烦请婆婆转告她,我从前答应过她的事情,到如今仍是一样。”

桑婆婆微微一笑,也不追问他到底答应了月夕什么,只是淡淡道:“你要说的话,自己设法同她说去。老身可没兴趣做这个中人。”

她再不向前走了,只是兀自立着,目光低垂,凝注在她自己的红裳的裙摆上,似乎在想着什么心事,而且看来还不知要想多久的样子。

赵括微微踌躇,不知是走是留,只听到桥的那边,王丹叫道:“二弟……”他声音不耐,又有些烦躁,许是因为月夕再一次失约,令他满心焦躁不郁。

桑婆婆从赵括手中抽回了胳膊,淡声道:“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早晚,会相见的……”

她抬头一看,桥边一株柳树柳丝细长,半数落到了桥上。桑婆婆伸出手,折下一枝柳枝,淡笑道:“她既无法来送你,我便代她折柳相送罢。”

赵括黯然点了点头,接过了柳枝。

他在赵国,便听说秦国人称灞桥为伤离之地。若有人离开咸阳,亲友们都会在灞桥送别;他也曾听说渭水河边的人,因为“柳”“留”同音,所以最喜欢折柳寄情相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柳丝绵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送别多了,这柳条可会被一一折尽?早知离别伤怀若此,清风定然也不愿催发这柳条儿发青,也不忍看到人间有这样折柳送别的场面。

这世上有几人,是喜欢离别的。

更别论那尚在深深爱着的一双人儿。

赵括手持柳枝,又朝着桑婆婆长揖为礼。他缓缓地迈过灞桥,忽然听到西北方向数里之外,似有一名女子的歌声响起,随着五月夏风而来,若隐若现,又逐渐朝北而去。

那歌中来来回回只有四句:“花若雪兮晨染霜,忧思君兮不敢忘;晔如华兮温如莹,沐兰泽兮含若芳……”

他听到这熟悉的女子歌声,顿时呆住了。王丹朝他走来,哼声道:“这歌听起来真有些奇怪,好似几里之外传来,可又能听得清楚。不过这唱歌的女子真是毫无自知之明,五音不全,这样的嗓子,竟还敢唱歌。”

他肆意无忌惮地评价取笑,可赵括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垂着头聆听。

风又吹过,灞桥边柳絮在空中飞舞,就象是雪花飘飘扬扬。桑婆婆站在灞桥的另一端,仰起头亦扬声而歌:

“欢情断兮辞而去,迁引身兮不亲附。情私怀兮谁可语,世颠倒兮夕月殇。”

她唱完这四句,又从方才那女子的曲子开始唱:“花若雪兮晨染霜,忧思君兮不敢忘……”这八句如此循环往复,原来竟然是同一首曲子的上下阕。

赵括终于听到了那曲子的下半阙。

在太行山道上时,月夕曾说她的歌还有后面几句,只是她不喜欢因而不唱。如今他听到桑婆婆唱这后面四句,才晓得后四句中的怅惘离情。

世事苍茫,离合难算,欢情断而夕月殇。一想到这样的伤心场景,难怪月夕从来也不爱唱。

因为她从来,也不喜欢别离。

因为这天下最叫人伤心的事情,便是别离;而天下最叫人伤心的歌,便是离歌;天下最叫人伤心的地方,便就是离别之地。

她无法来见他,只能以歌声送别,飘来在这离别之地。便一如当初她在邯郸城外古道上时,他以乌云踏雪的啸声相送。

桑婆婆的嗓子虽已经苍老,可不知比月夕要曼妙多少倍,个中的惆怅之情,亦不下于月夕。这渭水灞桥别离之地,杨柳依依,五月夏日中听着这曲离情之歌,竟叫天地中充盈着一股荡人心魄的缠绵味道。

前路漫漫、浮云遮掩。

可她们两人的歌声一近一远,一高一轻,一明一暗,却相合相成,划过天际。纤长有力,温柔如水,直直地冲进了赵括的心里,几乎割破了胸臆,。

王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朝着四周不断地扫望,终究还是随着赵括翻身上马,无奈催马缓缓东去。

他们越骑越快,河边的柳树“嗖嗖”的向后而去,听得歌声朝北渐行渐远,渐远渐低,渐低渐消,终于寂静,即便有余音末绝,但转瞬间亦被风声吹尽。而月夕巧笑倩兮的样子,却在赵括的眼前越来越清晰。

不见,便只得想念,而越想念,她俏丽的容颜便越是明艳。

赵括与王丹放马飞奔,越来越远,直至身影渐渐消失。灞桥之畔,除了一名红衫老妪痴痴立着,便只有渭水,无尽无休地向东流淌。

※※※※※

邯郸城内,风雨如磐。

长平持续了两年多的战事,已经叫赵国的君民疲惫不堪。

廉颇被如狼似虎的秦军死死咬住。他深沟壁垒以待,秦军固然无法进一步,可赵军却更是进退不得,丝毫没有胜利在望的迹象。

赵王是个年轻人,绝不如老谋深算的秦王沉得住气。前段时间,赵王派了郑朱去秦国议和,秦王与范睢表面上一派和气,可转过身便将两国亲亲热热的议和之举公布六国。其他五国本还有些同仇敌忾之意,见到赵王的举动,又不免按了下来,由着赵国独自面对强秦。

可秦军在长平却没有松口的意思。

赵国的物力、财力和兵力,在旷日持久的战争面前已不堪重负。可廉颇面对僵局似无能为力,邯郸城上下充斥着对他的怨言和不满,甚至指责、发难和愤怒。

这正合了年轻赵王的心思,他亦正被这场旷日持久的战火燎烤得焦头烂额,一心要早些结束这一场战争。

换将的呼声越来越高。

其中叫得最热闹的自然是平原君赵胜。他力主以赵括为将,替换廉颇。赵王亦同有此意,铁了心似的要以赵括为将,满朝上下,唯一反对的,便唯有蔺相如一人。

蔺相如与廉颇不但私交好,且同为庶族官员,与平原君这些王族本就有利益之争。蔺相如眼下又老病缠身,若再保不住廉颇,赵国此后便是王族独大了。因此,他再是独木难支,也要力撑大局。

赵括坐在自己厢房里,脑子里还在想着方才赵王宫里的朝议之争。

今日的殿上,除了如常为了长平换将争吵不停外,平原君竟还当着几个近臣的面,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赵王,几乎叫赵王下不来台,可又不得不向平原君认错。

起因便是赵王私入秦国一事。

谁也没料到赵王会孤身一人跑到赵国去,去充当郑朱的副手。赵括当时刚从长平督粮回来,一从平原君处晓得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都惊呆了。他立刻与平原君商议,亲自赶去咸阳,途中遇上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郑朱,才知道赵王被困在了秦王宫里。

他趁夜潜入秦王的宫殿,却不料躲避搜捕而到了宣华宫,且遇到了吕盈。

赵括突然觉得,竟然有些感激他的这位大哥的鲁莽行事。若非如此,他又怎么再见到月夕?虽然相逢只有片刻,可好歹已经再见到她。

她仍是那么好看,白色的裙子,青色的丝带;他送她的青色香囊,一直挂在她的身上,不曾离身;她总是时哭时笑时怨时嗔,叫自己的心总随着她起落不定。

还有……她洁白的脖子,细嫩幼滑的肩膀与后背……

他实在不能再想,赵括站了起来。

这三年来,他心绪澹澹,心怀渺渺,只敢偶尔浅浅的思念。他只怕相思不够深,若不省着点用,实在不够自己撑过这她不在身旁的日子。

他几乎以为,或许不相见便是一生了。

可直到见了他,闻见她身上的蘼芜香淡了,才晓得自己对她的情,仍是这样浓的不可化解。

这战什么时候能打完,什么时候他才能再去见她一面?

他已经晓得了她住在秦王的宣华宫里,晓得了她的祖奶奶便是宣华太后,可她还有多少事情,是他不知道的。

他一边想,一边迈出了屋子,穿过庭院,不知不觉到了西北的这个小院。小院清静,没有一个人,只有一幢瞧起来又精致又小巧的小阁楼。

几乎是全新的,似乎根本没有人住过。

他缓缓到了院中一角,随意寻了一个地方,默然地坐着,默默地瞧着这小楼上。远远地,隔着紧闭的门,似乎都能瞧见里面红帐飘动,有一名白衣女子悄然地笑着。

院外的一颗大树,从院墙上伸进了枝叶,他一伸手便摘下了一片树叶,合在手心里。

他几次要将树叶放到口边,可又放下手去。忽然听到小楼后面传来“咯噔咯噔”的声音,他眯起了眼睛,将身子往后微微缩起,隐藏在了夕阳的阴影之中。

一名穿着葱绿色裙子的姑娘,怀里好似抱着什么东西,蹑手蹑脚,从小楼后面冒了出来,想轻快的跑过这院子。

她自觉行事周密,面上还有些得意的微笑,却听到有人轻声道:“站住。”(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她的4.3亿年重生后我回苗疆继承家业嫡女娇妃命之奇书重生之为妇不仁恣意风流我收了幼年大佬们做徒弟农家娘子美又娇至高降临弥天记
相关阅读
星海悍将一不小心靠近你去往你的方向天子歌名门老公坏坏爱妾非妾锁连环天造地设世代佳人豪门首席很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