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昙华府东大街大多数的巷子一样,百顺巷里仅有一座大宅,那便是昭世居。
昭世居的大门,中柱五檩,平面六根,宽敞而亮堂,山墙墀头上,挑出层层盘头,六边形的门簪上,雕刻着平安吉祥的字样。
白迟站在门前,惊叹连连:“大姐,这是广亮大门!敢情祝公子还当过官?”
在华朝,的确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建造广亮大门,不过白迟这副样子,也显得太没见过世面了。白瑶华扶着秀芽的手,从车上走下来,道:“这宅子,不一定就是祝公子的,他也许只是借住。”
“也是,他又不是昙华府人氏,怎么可能在这儿有宅子,就连兰陵王,都住在董知府的别宅里呢。”白迟连连点头。
前来引路的丫鬟却笑道:“这宅子,就是我们大少爷的,他十二岁那年,隐姓埋名,下场科考,不想竟中了状元,皇上誉他为天才,特授他为内阁学士,官居二品。”
祝鹤轩是鲁国府的大公子,本来就身份尊贵,居然还中过状元,当了大官,真是好处都让他一个人占全了,白迟再次惊叹连连。
白瑶华也觉得很惊讶,果然是人不可貌相,瞧祝鹤轩瘦得跟竹竿似的,连饭都没法好好吃,却竟是个这样有本事的人。
丫鬟上前,请他们进去,白瑶华想想白迟上不得台面的模样,保险起见,就让他留在了大门外,让车夫看着他。
她安顿好白迟,带着秀芽,随丫鬟进了门。
昭世居的格局,规规整整,方方正正,果然是京城的风格,不像昙华府的建筑那样随性。
丫鬟领着她,自前院的甬道进了二门,再沿着抄手游廊,过随墙小门,到了第三进院子。
添香正在廊下等候,笑着迎了上来:“白大小姐总算来了,我们大少爷盼您半天了。”她接过白瑶华,带着她朝厅内走:“奴婢照着京城的习惯,准备了炉灶和食材,您是用自己的,还是用我们的?”
白瑶华玲珑心思,想着他们既然已经准备了,肯定是希望用他们的,于是道:“我还没见过京城的炉灶呢,正好让我开开眼界。”
“白大小姐谦虚了,京城的炉灶,还不是和昙华府一样的。”添香说着,领着她迈过门槛,进到厅中。
厅里果然早已布置好了,带滚轮的炉灶和案板一起,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而那口贴满雪白瓷砖的灶台上,竟装有铁皮烟囱,朝上穿过屋顶,直通户外。
有了烟囱,在厅里做菜,和在厨房有什么分别?哪怕大火烧柴,也不会被烟气熏着了。白瑶华仰着头看了一会儿,由衷赞叹:“京城人果然心思巧妙,连简易的灶台上,都安了烟囱。”
添香笑道:“烟囱而已,这有什么难的,难道昙华府没有?”
烟囱的确没有什么难的,难的是铁皮和技术,在华朝,就连箍木桶的手艺都算绝活,何况做烟囱乎。把铁打成薄如蝉翼的铁片,再将其围成中空的圆筒,对于华朝的手工匠人而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白瑶华看着烟囱,摇了摇头:“昙华府的铁匠,只会打锄头,可做不来这样精细的活儿。”
添香像是有些惊讶,不过她马上道:“白大小姐要是喜欢,奴婢去跟大少爷说说,让他送您一个烟囱。”
“你这婢子,居然瞒着我,许人礼物?这我要是不送,岂不显得小气?”祝鹤轩懒洋洋的声音,自东次间门前传来。
他这话一听,就没有责备的意思,添香笑嘻嘻地去提茶壶,给他斟茶。
桂花香气满溢,显然茶壶里的是桂花茶。祝鹤轩走到上首坐下,轻啜一口,露出满意的神色来。
白瑶华上前施礼:“给祝公子请安,多谢公子救我于危难之中。”
祝鹤轩没有理会她的道谢,却是曲指轻敲茶杯,道:“今日白大小姐准备给我做点什么?”
白瑶华一愣:“真的要做菜?”
“不然呢?”祝鹤轩讶然。
白瑶华笑道:“我以为公子只是为了帮我,做做样子呢。”
祝鹤轩单手撑头,吃了一口茶:“我礼都送了,怎么可能是做样子?”
白瑶华不好意思起来:“是我的错,我这就生火,给公子多做几个菜。”
祝鹤轩忙道:“别的都不急,先给我做道桂花酥饼,桂花茶我这里还剩半罐,你拿去使用。”
他居然知道用桂花茶做桂花酥饼?白瑶华从自带的包袱里取出一只小罐,道:“桂花茶多得是,公子的那罐留着吧。”
她捧着罐子,走进炉灶和案板围成的四方小空间,净手,戴攀脖,称脂油,倒桂花茶,和面。
她的动作不徐不疾,不慌不躁,明明是在做点心,却给人一种安静娴雅的感觉。
祝鹤轩端着茶杯,静静地看她动作,直觉得画面美好,赏心悦目。
白瑶华取出模具,开始印花型的时候,丫鬟来报:“大少爷,兰陵王来了。”
既是王爷,自然没人敢让他在外等候,丫鬟话音刚落,就见朱修文一脚迈进了厅中。
祝鹤轩几乎是立时起身,几步越过灶台,把白瑶华连同那些刚成型的桂花酥饼,挡在了身后:“王爷怎么今天来了,不是去官衙了么?”
“本王刚从官衙回来,路过百顺巷,进来瞧瞧你。”朱修文说着,闻见了空气中混着脂油味的桂花香气,疑惑道,“你在做桂花酥饼?”
祝鹤轩轻描淡写,将他朝书房引:“今日恰巧有空,便请人来做了。我前几天刚得了一块田黄石,王爷来帮我瞧瞧品相?”
朱修文却站着没动,越过他的肩头,看向了白瑶华:“是你?”
白瑶华转过身来,屈了屈膝:“民女手不得空,没法施礼,还望王爷恕罪。”
朱修文凝目垂首,缓缓扫过她面前的案板,一双浓如端墨的眉毛,微微地皱了起来:“你用了桂花茶?”
这问题问得奇怪,白瑶华觉得莫名其妙:“是,民女用了桂花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