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多多——《梁甫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馋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这首乐府很有意思,里面故事多多,很有趣味性!

首先是作者是谁问题,因为是无名氏,因为《三国志》、《三国演义》、《蜀志诸葛传》等著作,写到诸葛亮时,均有一句话叫“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所以,于是,有相当一段时间,很多人都以为这首诗是诸葛亮写的,不过这首诗后来终究还是被人验明正身,说不是诸葛亮写的,但落实到是谁的作品,却依然没着没落!

为什么会有这类事发生,在时间的流沙中还有多少故事会失落无考,让人感叹。

在汉魏时期,在诗的领域,曹氏家族的风头过胜,而蜀地几乎是毫无动静,刘备诸葛亮那边似乎略输文采风流。这首诗如果真是诸葛亮写的,那该多好!

《梁甫吟》是一首咏史的小诗,其中写的是关于齐相晏子的故事。

这首诗把晏子的形象彻底颠覆。

晏子是个什么人,我们在初中时就读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就很了解,他是个很正直很有爱国情操的人,故事是这样的:说晏子出使楚国,楚国见晏子身材矮小,就开了个狗洞,让晏子钻进来。晏子就说了,如果我出使的是狗国,就从狗门入,我出使是楚国,应该从楚门出入。于是楚国人无奈只好让晏子从大门进。后来又讥笑晏子其貌不扬,身材矮小,于是就笑话说齐国无人了,派你来出使!晏子又说了,我们国家人才很多,不过是什么人,就出使什么国家,优秀的国家,就派优秀的人出使,像我这样最次的人,就出使最次的国家,这番话说的楚国是自讨没趣。

最后楚王又安排一次羞辱晏子的事件,把一个称为是齐国人的盗贼,在宴会进行中,押了上来审问,并故意问晏子说,难道齐国人都是这样爱偷东西的吗?晏子回答的也很机智巧妙,他说,我听说有一种橘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窃吗?”

最后故事以楚王说的一句话:“圣人是不能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这段文字就落下了帷幕。

这个故事把晏子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可是在梁甫吟里,却说“一朝被馋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说晏子是进谗言的小人,对其提名乎姓,加以不恭,把晏子刻画成了个卑鄙小人,是个心胸狭窄的人。

诗中提到的“二桃杀三士”,这里又有一个故事。

应该有点类似将相失和的意思,也是晏子受非议的原因!

故事中说,晏子和三士的“梁子”是这样结下的,有一次晏子“过而趋之,三子者不起”,这句话是说晏子从三人身边过时,是低头敛眉,快步而过,表示自己对三位将军的敬意时,而三位大将军却当做没看见,视而不见,估计连点头这样最起码的礼节都没有,这让晏子很是生气。于是就把这个事情提练到了一个高度来说,说这三位将军,如此目中无人,一定会功高盖主,会造反的,提议让齐景公杀了这三人……

其实我觉得这个事情的谁是谁非,一时很难说清楚,这晏子自然是言过其实,可这三位将军也不对的,同是在朝为官,人家对你谦恭有加,你为何对人家倨傲不理,让晏子的心理落差太大,给了一种不期待的伤害,人家也是贵为国相之人啊!

晏子有才这是肯定的,而且应该是个很谦虚很谨慎的人,而这梁甫吟中的三勇士据说有“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也是个有文韬武略的全才将军,却可能是个有点狂傲的人。

有人在这件事上把晏子和令相如相提并论,认为晏子没有令相如的气度,可是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令相如,令相如对待廉颇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有个心理底线的,他事先就想好了,预知到了廉颇对他的行为,对廉颇有最能承受的心理底线,不管廉颇对令相如如何,令相如只要保持风度,不理不见,甚至还故意退避三舍,这样就好,这样引出旁人的问话,于是自己再把答案说出来,所以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这个典故,令相如无疑是很有手段的,也是很聪明的,他一方面保持了自己的气度,另一方面也提醒了廉颇,不能意气用事,毕竟二人的政治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国家好嘛!这一点令相如看的开,而晏子是根本没有预料的,和令相如的心理承受不同,他没想到三人会对自己如此无礼,他以为他低首而过,流露出敬意时,三位大将军一定会大感动,不要求会和他把手言谈,至少点个头,像一般普通认识的人相待也行,可心理落差太大,三位将军压根没把他放在眼里,照说“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文武双全的三士,不应该是如此,如果是这样,还真是有点刻意的,故意让人难堪了,这不由让人想到,这样狂傲的人,会是个衷心做一人之下的人,是个不会造反的人,如诸葛亮就说魏延会反,这个事件晏子自然很难堪,心里这个坎没法过,这对心理也是一种煎熬,自然要发泄,这也不能怪晏子,古代因功劳大而篡位的故事也不少啊!所以最终酿成了二桃杀三士的悲剧。

我们再说这个三士,在晏子说他们不好的时候是不对的,因为他们没有任何不忠的表现,但他们性格很鲁莽是肯定的,从吃桃这件事可以看出,既然已经知道是晏子抱复,如何还让自己上当呢?故事中说是因为他们有不怕死的精神,士可杀不可辱,是英雄主义,其实不聪明的英雄、不成功的英雄和狗熊有什么区别,正真聪明的人,是能化干戈为玉帛的,三人如果对晏子的误会去澄清,相信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解铃还需系铃人,三士就不会酿成自己这个悲剧了。

有一个历史上的故事——《触龙说太后》,触龙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对待一些敏感问题上,触龙处理的很是成功,不但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让事情得到了圆满!这就是智者的作为。我从不提倡“文死谏,武死战”,何况将士不能马革裹尸,战死疆场,而是自杀,这样死,死的就更没意义!

人常说“牙齿和舌头都有磕磕碰碰的时候”,这句话应该是用在晏子和三士双方,这出将相失和事件上,没有误会是解不开的,晏子不是坏人,三士何苦凭意气酿成苦果呢!一些人单方面要求晏子心胸多宽阔,是不对的,两好才能换一好啊!有一种情况,像岳飞和秦桧,那是正邪之间的立场不同,酿成的祸事,据说岳飞也是个狂傲自大的人,这才让秦桧钻了空子,这又说到“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句话上了,是不是喜欢动武的人,都形成惯性了,就是有脑子也不爱开动,总爱是简单又简单的处理问题,其实这又是何苦呢!岳飞和秦桧他们的矛盾固然是无法调节的,但岳飞如果平时谦虚谨慎一点,事情应该也不会这样的悲惨,而晏子和三士,在政治方向上是一致的,更是很好解释误会的,立场都是一样的,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放在桌面上说清楚呢!

这件事真是可悲可叹!也许拿张爱玲的一句话来不准确的表达,晏子和三士是在不合适的时候遇上了不合适的人,这就是悲剧的原因吧!这一切都是性格的悲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的使然。(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重生之为妇不仁命之奇书我收了幼年大佬们做徒弟替身的我跟正主在一起了女配她天生好命农家娘子美又娇她的4.3亿年穿成绿茶女配后我出道了嫡女娇妃重生后我回苗疆继承家业
相关阅读
总裁,你真坏冷少的赎心情人无赖徒儿:宠你上瘾盛宠狂妃对影成四人不做皇后重生之弃女傲世豪门婚变,霸道首席呆萌妻强占,冷少来袭豪门强婚,误惹妖魅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