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打仗的技术含量很低,拼的就是钱和人。钱多,武器准备就精良些,有钱置下更多的军马和盾、弓箭、驽。而没钱的国家,连发军饷都成问题。
将士的肚子都填不饱,那还打什么仗?有几个饿着肚子的士兵还愿意冲锋陷阵?哪怕是去送死,也不能做个饿死鬼。
峰云皇帝为钱的事愁得头发都白了。皇后知道皇上为军饷钱粮发愁,便也十分应景地缩减了宫里的吃穿用度,不要说后宫嫔妃,就连颇受宠爱的明月公主,如今也不是想要什么就什么了,穿得没有那么奢华了。
可后宫的用度再减,也减不出几十万将士的军饷来。
没钱了怎么办?
大臣们生怕皇上又要再出那什么捐款的主意,又有人献了计策,增加税赋。收税的种类名称要增加,什么青苗税,种子税,种树税,等等。
皇帝一看这些大臣们出的主意,气得差点就把奏折给撕了。
眼下的税赋已经不轻了,再增加税赋,国库有是钱了,可老百姓们活不下去了,以后那些地谁来种?谁来服兵役徭役?光有钱,没有人,这国家还能算是国家吗?
礼部尚书又生一计,提议不如停止修建皇陵。峰云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哪个皇帝上台,都要先修建自己的墓陵,代代如此。如今的皇帝算是励精图治的,不想劳民伤财,登基十年后才开始修建的,这才刚动了工两三年,工程连一半都没有完成。
峰云皇帝见了礼部尚书的奏折,这回倒是没有把奏折给扔了,只是拿在手里看了半天,这才拂袖去了德贵妃的长春宫。
看见德贵妃,皇上一脸沮丧地问,“朕自问也是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可没想一到到头来却连自己的墓陵都修不起。朕是不是太没用了?”
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对德贵妃说话的语气却比寻常夫妻还要亲近。男人是那样一种生物,轻易不会在女人面前示弱的。德贵妃习以为常,她自小看自己的父母便是这样相处的,也没有想过皇上用这样的语气和她说话有什么不妥,只柔声安慰了他几句,便让宫里的嬷嬷将三皇子给抱过来。
三皇子刚满月,胖嘟嘟的小手小脚,闭着眼睛睡得十分香。皇上见了,心里的烦闷去了一大半,便暂时将外头的烦恼抛到了一边,安心享起天伦之乐来。
后宫不得干政,德贵妃虽然知道皇上是为什么而心里烦忧,她却不能发表什么意见,只能当做是什么都不知道一样,借着将话题转移到孩子身上去,温言宽解皇上。
她十分明白,皇上并不是要来寻找答案的,皇上要是只是一个理解和肯定罢了。
又过了两日,边关连连请求朝廷拨粮以及补充军备、军士。尤其是军粮、马匹、铁器等。峰云皇帝十分头疼。这日甚至有一位大臣递了奏折,提出议和。
“这仗再打下去,不用等峰云国的大军打过来,我们的兵士就先自己饿死了!大顺国国力强盛,尤其是其江南富有鱼米之乡的盛名,百姓富足,仓廪充实,非我峰云可以相比。不如我朝议和,每年上贡山货奇珍,使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士兵得以休养生息,方为百年强盛大计。”主张议和的是户部尚书,刘思明,就是他夫人将张小虎的母亲摆了一道。
户部尚书管着全国的钱粮,钱粮的状况他最清楚,已经没有能力再支持这场战争了。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半年多,峰云之前又是一直小战乱不断,这才休战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并没有什么深厚的底蕴。
户部尚书的嫡长女嫁给了二皇子为妃。虽然已经立了太子,可户部尚书并没有放弃二皇子有可能爬上那个位置的想法。这世上的事情,谁知道呢,只要太子一日没有成为国君,二皇子就还有可能取而代之。他眼里觉得这个国家将是二皇子的,又哪里愿意这场仗这么一直打下去,打得满目苍夷民不聊生,那以后二皇子接手的岂不是一个烂摊子?还不如议和算了。
皇上已经被刘尚书这番奇葩言论刺激得不知道应该做何表情了,“依刘爱卿之见,若是议和,当如何议,派何人去议和,如何表现我峰云议和的诚意?”
刘尚书没看出皇上已经憋了一股气,还以为皇上心里也是同意的,这场仗打到现在,议和已经是势在必行了,皇上只不过是需要有人提出这个建议,以便有个台阶下而已。毕竟皇上身为一国之尊,前方将士在浴血奋战,皇上总不好主动示弱,提出议和,将前方的将士给卖了。
刘尚书暗自为揣摸到了皇上的心思而高兴,当即主动请缨去做这个议和的使者。
除了刘尚书之外,也有几个善于见风使舵、刘尚书一系的大臣附议了刘尚书的提议,甚至还有人提出不如割地求和。反正大顺国打来打去,不就是为了云城?云城那么贫瘠,地广人稀,历年税收上缴得也少,不如就割让给大顺国算了,何必为了那么了块穷得没有一滴油的土地,赔上整个峰云?
少了一座城池,却让峰云老百姓安居乐业,岂不是好事一桩?
皇上气得鼻子都歪了,自己不过是问了那么一下,刘尚书还有那么多话讲,更没想到除了他之外,支持议和的人也不少。看来这些人真是靠不住。他扫视了这些主张求和的大臣一眼,心里已经将他们都划上了黑名单。
祖宗打下来的基业,岂可这样拱手送人!打不过就割地求和,割了一座云城出去,以后别的城池,又怎么可能效忠于峰云?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今天还是峰云国的人,明天说不定就成了大顺国的老百姓了!
再说了,云城的意义,对峰云国有多大,这些个主张议和的大臣,竟然都不知道吗?云城的确是穷了点,税收基本等于没有,可它是峰云与大顺之间的天然屏障啊!若没有云城,国小力微的峰云国,凭什么与大顺国叫板,凭什么在大顺国这样一只雄师猛虎旁边安然了这么多年?还不就是靠着云城的那一条云河?
如今竟然有人不知死活地说把云城给割让出去,那不是将自己的脖子伸出去让人割吗?有了云城,只要能解决有钱有粮有装备,就可以守得住云城,将大顺的几十万铁蹄拦在峰云之外;没有云城,大顺军队要长驱直入,直取上京,便如同囊中取物民,真是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皇上心中震动,想起花灯花**那日,全仗着云峥拼力相护,这才安然脱险,不然,只怕他脖子上的脑袋已经没有了。那日若是这几个主张议和的蠢蛋当羽林军统领,说不定早就把他给卖了。
皇上不动声色,问道,“刘爱卿主张议和,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眼光却一直在尹运与忠勇昌远侯两人身上来回扫视。
尹运皱着眉头思索,他自然是不主张议和的,便说道,“臣愿领军前往云城协助慕容将军,击败大顺。”
忠勇侯道,“皇上请三思!议和之事,万万不可再提!”
不管怎么样,这场仗都要打出个输赢再说。之前他可是大方捐出了百万两白银的,又发动了群臣捐款。如今这仗都打到这份上了,还议和,那他之前的事岂不是一个笑话吗?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心想忠勇侯毕竟流着一半皇甫家的血,是个可靠之人。虽然业绩平庸,至少立场坚定,平时看着毫不出众,一到关键时刻,还是这些人可靠啊。
“忠勇侯所言,甚得朕心。”皇上正准备夸他两句,顺便再打打秋风,让他再带头捐一点家当出来,便听得太监说是大顺派人送来了国书。
皇上打开国书一看,脸上神色十分奇怪,他几乎以为自己看花眼了,揉揉眼睛又再看了几眼,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之后,这才一脸不可思议地让太监将国书传给了众大臣看。
那确实是大顺的国书,盖着的玉玺是不会错的,上面只有两个字,十分简洁明了:议和。
皇上几乎以为刘尚书几个里通外国了。他这边才刚提出议和,大顺那边就送来了议和的国书,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
就连峰云这样的小国家,宁愿死扛到底也不愿意议和,大顺国力强盛,怎么会甘愿低头议和?这就好比一只大老虎向一只小白兔低下了那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头颅,你能相信吗?
就算是病老虎,剁剁脚也能吓退小白兔!峰云国若不是有云水这条天堑,早就向大顺俯首称臣了!如今这只老虎居然对小白兔说,“我不吃你了,我们以后做一起愉快玩耍的小伙伴吧!”
“传大顺使者!”他倒要看看大顺在玩什么花样。
太监出殿宣人,不一会进来的是一个身长面白、容貌颇有几分清秀的青年男子,穿着富贵,气派非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