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啊!"一声轻唤。
"奴才在!"承恩打了一个激灵,自己还在当差呢,可开不得小差!
"让风云察察,这小子家世渊源!"丢过试卷,皇上依旧满面春风!
"是!"承恩接过看了名字,随后,下去传令了。
承恩走后,御书房再无内侍伺侯。
闭目良久!
轩儿,还是曾经的轩儿吧!
林家,希望不要辜负了朕的厚望!
此次殿试,几张白纸黑字的试卷,能看得到题上的策论,却不明白题后的答案!谁是谁的人?坐得高,却看不远,看到的很多时候是假像!
"皇上!"出乎意料的,承恩很快回转,而且出声打断了他的沉思。
"说!"叫自己,肯定是有事,九五之尊,也禁得住事,无论好坏,在他,都要显得风平浪静,等待一个现实。
"禀告皇上,奴才适才与风云说了,他一听,略略沉思一刻,尔后同奴才一起调看了密档,发现,这叫杨子森的人,不是别家人,而是河包县人士,大皇子,不,是安王,之前,就由他家养育!"说得好听,叫养育,打死也不敢说是为奴为仆!承恩在心里为杨家捏了一把汗!
这杨家救养了大皇子,说是运气好吧!可是,却是卖身的奴仆!而且,皇家骨肉,伦为奴仆,皇上要知道了,灭九族的事都是可能的。
唉,你这样的小户农家,就在山沟田地里刨食即可了,偏偏还来考什么试,这下好了,人怕出名猪怕壮,皇上要知道了这档子事儿,不追根究底才怪!
自己这些奴才下人,给一百个胆儿却也不敢将此事隐瞒了!
"噢!"皇上略为惊讶,"将杨家的事一一禀来!"
"是!"承恩有尺想要为杨家开脱,尽拣了好听的一一说给皇上听。
"这样说来,在天干年头,杨家救济了乡邻?对安王也好?一年四季里,和杨家孩子一样吃穿?"一个农家,毫无根基的农家,居然能出这样的少年,皇上再次从御案上拿起那张试卷,看了又看!
"是!听闻,杨家人口碑皆好,这杨子森能如此出彩,也因着当年收了一个与东家提前解约无处可去的夫子,夫子感恩,尽心培养,这才有了如今的出息!"承恩小心的看着皇上的脸色,斟酌着说。
"这样说来,轩儿这些年,也没有荒废了?"皇上抬头看向承恩。
"皇上明鉴,奴才不敢说!"承恩惶惶跪地请罪。
"说,朕恕你无罪!"一眼犀利的眼睛,盯着跪地的承恩。
"谢皇上!按说,奴才不该非议主子。但,据奴才看来,安王回宫后无论礼仪、言辞还是气度各方面丝毫不逊于任何人!"说就说,承恩知道这位心里想的是什么,索性直言!
"是啊!十多年了,朕以为,永远失去了轩儿!却不想,他还好好的活着,而且,长大成人的他依旧谦逊聪明,朕心甚慰!"挥挥手,示意承恩下去。
这样说来,杨家的事儿,就轻轻的揭过了!承恩心里稍感安慰,据风云说,他曾经起过念头,却被安王阻止了,而且,还将林家的人留下护那个女子周全。
这些事儿,还是不要让皇上知道的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王的事,就让安王自己去解决吧!自己这些做奴才的,这样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力了!
"好,众爱卿平身!"满朝文武,高呼万岁!却不见,哪位君王真能万岁,不过,今天,殿堂之上新添了人,天子还真的是龙颜大喜!
三张陌生的面孔,承恩着重看了那个叫杨子森的孩子!
这就是皇上御笔亲点的状元!
西宋开朝以来最年轻的状元!
毫无家族建树根基的状元!
相比他身后的探花、榜眼,承恩觉得,这孩子,更大胆!
不卑不亢,更不是唯唯诺诺,静静的站在殿前,气宇轩昂,好个年轻有胆的小子!
"新科取士,朕新得三位爱卿,众卿家如何看?"皇上看着眼前的三人,榜眼探花还熟悉,一个是右相族中子弟,一个是太傅之子,这样的勋贵家族,出了人才是正常之事!但,自己亲点的状元,任人猜破脑袋也想不到,竟然是出自山野农家!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朝臣高呼。
"是啊,江山代有才人出,青出于蓝胜于蓝,看看今科士子,一个比一个年轻有为,朕心甚慰啊!"朝臣欢呼,远没有自己的感受真实。"此后,此三人将与尔等同朝为官,大家更应相互扶持。"
"臣等定不负圣望!"朝臣应答。
"有本上奏,无本退朝!"看皇上闭眼装寐,承恩上前高声朗道。
"启禀父皇,儿臣有本上奏!"宁王大步踏出,双手奉上奏章!
不知道是好还是坏,承恩只得上前双手接过,捧到了皇上面前。
"好,不愧是朕的儿子!"看完奏章,忍不住赞道。
皇上历来是不喜形于色的人,这是什么情况?
各派人士悄悄的打量着皇上和站在朝殿之中的宁王,揣测着奏章内容。
只有左相一派,心里暗暗高兴!
集一派之力,铸一件事,岂有不成的道理!
"传朕旨意,速将宁王备下的粮草悉数运往边塞,由安王亲自接收!"看完奏章,皇帝金口大开!
原来,是宁王将边塞所需粮草备齐了!
果然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啊!
兵部最头痛的事就是粮草,这次安王出征,皇上却将这等棘手之事交给了宁王,几个大臣私下里差点就干杯庆贺了。
三年天旱,再加上连年边塞战事不断,国库早已空虚,都不知道,宁王凭了什么本事,居然凑齐了,不怪乎皇上大喜!
看来,在皇上心中,又添了砝码!
皇后之子,外戚左相,无论有多么大的势力,自身是个软弱的,想扶也扶不上马!一件事,足以让他的斤两大增!
一些观看风向的人,心里悄然有了一点改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