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子时。
太极殿的寝殿之中。
内侍都被赶出寝殿,就连一向形影不离侯在皇帝身侧的景公公也只能在殿外守候。寝殿中,只剩下皇帝和陶榆两人。
"请皇上在帐后稍等片刻。"寝殿当中隔着一层罗帐,陶榆请皇帝在罗帐里侧落座,自己走到外侧。
诺大的寝殿之中,烛光摇动,透过罗帐变得朦朦胧胧。皇帝正襟危坐,目不转睛地盯着罗帐,渐渐觉得紧张不安。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像此刻一样整颗心高高地悬在半空中。
透过罗帐,隐约只见陶榆修长的身影倒映在上面,过了片刻,低低的念咒之声从对面传来。
随着那清亮而飘渺的声音,大殿中瞬间变得十分宁静。明明声音不断回荡,皇帝却觉得一片寂静,仿佛天地之中唯剩下他自己一个人,没有了任何声响,没有任何光明。有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拂动着衣角,恍恍惚惚间,眼前透出了一道微弱的光,光芒渐渐明亮,变成了柔和的光晕。在那片光晕之中,一道熟悉而陌生的窈窕身影站在光芒之中。
皇帝的双眼蓦地瞪大,不可置信地望着那个人。
"二郎。"那人微微一笑,笑容柔和明澈,清雅如菊。
这是记忆中久久不忘的声音,一如记忆中轻轻地唤他"二郎"。
皇帝激动地站了起来,想要冲上去抓住眼前之人,却害怕只是一抹魂魄,一缕轻烟,一不小心就会烟消云散。
"二郎。"她轻步从光晕中走了出来。
藕荷色的长裙微微拂过柔软的地毯,悄无声息。裙裾处绣着青莲,一切都和当年他未登基之时一模一样。他为她画的唯一一张画像上,她就是穿着这样的一衣裙,头上仅戴着一朵珠钗,不施脂粉,却比任何人都清雅秀丽。
"阿青,是你吗?"皇帝听见自己发出略微沙哑的声音。
"二郎,是我。"
清婉的声音似乎带着几分笑意,如同当年她初嫁之时。他们少年夫妻,相敬如宾。她为他生下了长子,为他在父皇母后面前尽孝,陪他度过人生最难过的一道坎,助他得以登上皇位。她当上皇后,却仍旧温雅宁静,他却只要一想到后宫有她在,心里就觉得安心。
"阿青。"皇帝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想要抓住眼前的人。
先皇后却后退了一步,避开了他的手:"皇上。"
"阿青?你怎么叫朕皇上了?"
"皇上,我们的孩子如璟呢?"
皇上一怔:"阿青,你听朕解释。如璟那孩子委实伤透了朕的心。他是你我唯一的孩子,朕这些年对他悉心教导,给予重望。谁知如璟狼子野心!他结党营私也就算了,三番两次忤逆朕的意思,被朕斥责之后心怀不轨,屡次不改,朕不得已废黜了他储君的身份。可是他非但没有认罪悔过,与朝中大臣相勾结想要谋逆篡位。这样的逆子,朕如何容得下他?"
"如璟怎么可能做下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我不信。"一行泪水从先皇后脸上缓缓流过,"皇上,我我重病之时,如璟那时候才十岁,便寸步不离地伺疾,抄佛经为我祈福,就跟一个小大人似的。虽然什么都不说,可我知道他经常暗地里摸眼泪。到了我面前,却只会说笑话哄我开心。皇上,如璟自小就是这样的性子,无论心里怎么苦,他一句话也不会说。皇上说他违逆篡位,可曾听他亲口说过?"
"朕..."皇帝默然。
这些年来,太子越来越出众,朝中的威望越来越高。若是寻常人家,他应该为自己有一位如此出类拔萃的儿子而高兴。可他是一国之君,太子虽是儿子,也是她的臣子。哪个帝王允许臣子竟敢当众反驳他?怎么能容许太子的威望一天高过一天,势力逐渐扩大,最后几乎可以与君王相抗衡?
所以他忍无可忍,只好废掉了这个太子。他已经如璟会悔过自新,然而再次听见的却是他暗中勾结朝中大臣,打算谋逆篡位的消息。他一怒之下,杀了众多大臣,将太子关进大牢。然后,就传来了如璟畏罪自尽的消息。
然而,从一开始,他至始至终都没有见过那个儿子一面,亲自听他辩解过一句话。
"皇上,我当初冤死却隐忍不说,为的就是如璟能够好好地活着。可是如璟已经不在了,我如何能够死得瞑目?"
冤死?
皇帝听见这两个字,猛的一震:"阿青,你这话是何意?你是冤死的?"
"皇上可知臣妾当年为何一病不起?"先皇后抬袖拭去脸上的泪水,凄然一笑:"当年臣妾的兄长罔顾王法,本该按律问罪。皇上处置臣妾的兄长,乃是大公无私,臣妾并无半点怨言。然而贵妃告诉臣妾,皇上之所以下令处死我的兄长,是因为对我娘家心存猜忌,对我不再信任。她处处撺掇臣妾要尽快安排娘家人在朝中身居要职,却在皇上面前不断地说臣妾娘家人的坏话。为此,皇上曾大怒责备过臣妾。那是臣妾并未识破贵妃的险恶用心,以为皇上真的对臣妾已无感情,心灰意冷,才一病不起。"
"贵妃?"皇帝愣然。
那时候的贵妃是...王氏?现今的皇后?
"等到臣妾惊觉之时,已是为时已晚。宫里面是由贵妃在替臣妾料理后宫,朝堂上,贵妃的家人占据各个要职。臣妾写信求见皇上,信件却被贵妃暗中烧毁,直到临终之时皇上赶到,臣妾才能见你一面。可那个时候我能说什么呢?贵妃就站在旁边盯着我,我要是将实情告诉皇上,待我死后,她一定会立刻对如璟不利。我藏着许多的话,却一个字也不能说出口。唯有将冤屈画下来交给皇上,期盼皇上有天能够看破,替臣妾伸冤。"
皇帝久久都无法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
王氏做过那样歹毒的事?
他只记得当时皇后病重无法料理后宫,而王氏一向侍奉皇后勤谨,又稳重自持,他便许了王氏帮忙料理后宫。而那个时候王氏不见半点骄横跋扈,反而天天在皇后面前侍奉汤药,他为此很是欣慰感动。所以在皇后去世之后,朝中大臣提议晋封王氏未后之时,他便应允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