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喟然长叹,隔了半晌道:"三侄儿媳妇崔氏生产时,那样厉害,如今人瞧着精神头不错,可身子却比以前单薄许多了。"
崔氏怀孕期间,顾廷之不离其左右,亦是日日夜夜陪着,"焉知不是他们年轻夫妻没个避讳,才造成的。"
范妈妈心头一跳,方才的话也已经说得十分明白,眼下也只能道:"到底二奶奶的身子重要,咱们二爷也不是那起子犯浑的人。"
吕氏叹口气,"也罢,咱们也只能提一提,说多了她又要多心。"
范妈妈叹口气,愣愣地站了半晌,见吕氏手边的茶杯空了,忙重新去倒了一杯茶送来。
"老夫人和二婶子都说金豆不适合在南方生长,我那一块地面积也不大。何况,金豆只有咱们家才有,现在种出来来,却没人相信是粮食,更别说吃了。"
顾廷煊见童若瑶眉尖微蹙,十分苦恼似地,他却笑了笑,笃定地道:"想必瑶儿已经有了法子。"
童若瑶扭头看了他一眼,掰着手指道:"我能有什么法子?不过我就是想知道,你怎么想着把种子带回来?"
顾廷煊风轻云淡笑道:"从商者必然以利益为重,这种子只有咱们有,物以稀为贵,必然能买个好价钱。"
童若瑶白了他一眼,"别人买一次就够了,要再种植种子自己留就是。"
"商者不外乎能赚取多少,只要有赚的,就妥当。"
童若瑶干笑两声,"问题是现在根本不会有人来买,还是亏本买卖呢。"
"可瑶儿已经有了法子,现在亏本以后必然翻本赚回来。"
"说得这样容易,你来吧,我等着数钱就好。"
大大小小几场雪,几天后天气放晴,冬阳照在雪地里,有些刺眼。顾廷煊陪童若瑶回娘家,各种礼品装了一车,顺便还有一袋子玉米。
吕氏千叮嘱千叮嘱一番,才放顾廷煊和童若瑶出门,一路上连跟车的婆子也小心翼翼地放慢速度,本着龟速前进的原则,足足差不多一个时辰,才回到娘家。
童若瑶喜出望外,又叹口气,"我还担心晚上才能到呢!"
童若远出来迎接,周氏、童老爹、蒋蓉华在正屋里,知道他们要来,陈妈妈等人一早就开始忙碌着预备午饭的事儿。
顾廷煊随童若瑶一道进来拜见周氏和童老爹,略略坐着吃了一盏茶,说了一会儿闲话。童若远领着顾廷煊去了书房,看得出来,棋逢对手,他们两个也想再切磋一番。
老太太灵柩送回蜀地,但孝期未过,家里忌讳大红大紫,皆以素色为主。熙哥儿的到来却给家里添了不少乐趣,童老爹和周氏明争暗抢要去抱孙子。
"每次回来就带这么多东西,也不怕家里其他人说闲话。"周氏略显责怪地道。
童老爹怕周氏抢走熙哥儿,抱着熙哥儿也去了书房,屋里就剩下童若瑶、周氏、蒋蓉华三人。
"都是惯例,年底亲戚家都要送年礼的,因女儿是头一年,长辈的都说头一年有些俗礼上的东西,是一定要送到的。"
周氏将信将疑,蒋蓉华道:"顾家祖籍天杭,许是天杭那边的习俗也未可知。"
童若瑶点点头,蒋蓉华转移话题,问道:"四妹一路上可好走?没颠着吧?"
"哪里就那么金贵了?大嫂莫非忘记了,大嫂临产前都安分不下来呢!有大嫂做榜样,我定要好好学着。"
蒋蓉华盯着童若瑶看了几眼,点着头笑道:"精神不错,气色也好,腰圆实了些。"
童若瑶却觉蒋蓉华变化较大,上次瞧着她恢复的极好,现在瞧着却明显清瘦了许多,不禁道:"合该请位奶妈照料一二,大嫂也别太操劳才是。"
"我哪里操劳,白天的时候除了了熙哥儿吃奶,都是母亲和父亲帮着带的,晚上你大哥帮着带。"
提到熙哥儿,周氏笑容不由得慈爱无比,似有说不尽的趣事,挨着给童若瑶讲。正说得热闹,只见外面张氏进来,说笑一回道:"今儿侄儿媳妇回来,不如去婶子哪里吃饭吧,婶子还没好好谢谢侄儿媳妇。"
张氏气色是一日比一日好,想来童二叔对她的态度好了许多,虽然不能回到从前,到底不会闹着休离什么的。
而更让童若瑶惊愕的是,老太太留下的产业,那些庄子,童二叔做主分出一个来给了童若远,说是孙子辈的都有。虽然很明显不是平均分配,可这样已经委实叫人惊讶。据说张氏没有一点儿不情愿,和这边也非常亲近。
不管怎么说,有了一个庄子,童老爹丁忧,家里总算能过得去。
"有些日子没见着二妹,只听二婶子说,吃了张大夫的两记药,情况倒是好转了,头个月的信期五六天就干净了。眼下,婶子就指望她肚子能有个动静,否则,日后她的日子也难了。"蒋蓉华说到最后,也禁不住叹口气。
童若瑶也明白,如今成亲的日子还不算久,日子久了,她又没有动静,不替孙博文纳妾也说不过去。可孙博文不喜欢她,她亦对孙博文绝望,再不会去争取什么。虽不至于守活寡,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何况,娘家与婆家悬殊如此远,除了忍气吞声,她还能如何?
"只要她的病能医治好,总算是还有盼头。"
"所以二婶子十分高兴。"蒋蓉华微笑道,"她也经常过来走动,住在一处,这样相处才好。"
童若瑶点头,倒想起童若淳来,"可还在家里住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