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成文昊说到这个问题时,老臣们就剩面面相觑,不敢开口了。要举荐人的话,关系还是挺复杂的。容易被人误解是收了好处,而且若没有能力解决边关的话,自己又会被牵扯进去,两边都不讨好。
所以才没人开口的。
成文昊沉着气,他今天不发火,静静等待老臣们的推举。
思来想去,这群老臣们还是一致决定成稷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说了等于没说,等于白说,成文昊听了耐着性子,再次大声斥道:“朕何尝不知成稷是最佳人选,但他现在远在南方,分身乏术!”
这好像不是太大的问题,有又一老臣道:“皇上,老臣有一计。”
“你赶紧说。”
只听老臣道:“皇上不妨让几个年轻的将军去,人多好商量,他们年轻没见识,不如让他们磨磨彼此的锐气也好。”
有人反驳道:“这可不行,打仗的事岂是儿戏?”
现在不是成文昊和老臣们演戏的时间,故而这群老臣开始抒发自己的不满,有人想锻炼自己手下的新人,有人则是保守派,选择万无一失的办法。
成文昊被他们吵得头痛,最后迫不得已让他们滚出去,自己想个折中的法子,直接让成稷去接手边关的事,也不用回京领命了,直接去边关就行。
这道圣旨还没拟好,太后就来了,又被匆匆打断,成文昊上次已经和太后闹过不满,故而没什么好气。但对太后的礼数,该有的还是要有的。
太后依旧要插手这件事,推举了娘家几个年轻儿郎给成文昊,再让两个老将带着,不会出太大问题,一来还能锻炼新人,但这个说法还是被成文昊反驳了,说边关的事情不是儿戏,也不是攀比较量的地方。
太后脸上的冷笑越来越浓,对皇帝越是冷眼相待,“哀家岂能不知?这么做自然是有道理的。”
有理是有理,但成文昊不听。
“若是摄政王去了,指不定又会在边关壮大势力,收买人心,你多番打压他,岂不是功亏一篑?”太后冷眼看着成文昊,“还是说皇帝一点都不在乎?那既然这样,哀家以后再也不关心这事了。”
深深叹了口气,太后说的不无道理,按着成稷那么久,让他去边关等于给他复苏的苗头。
“听太后了。”
像是妥协了,成文昊重新拟旨,让太后举荐的几个年轻将官和几位有经验的老将动身前往,此事就算盖棺定论了,队伍将于明日动身,浩浩荡荡过城门。街上的幡旗被风吹得大力摇摆,仿佛在相送这条队伍。
成文昊站在城墙上,周围有无数精兵在保护着他,这一刻,成文昊却突然觉得孤独无比,好像万人之中,自己被隔绝在外了,而这种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了。
“皇上,回宫吧。”李公公在十步之后,不敢靠近成文昊。
“朕想在这看会。”
“皇上,您还有折子要批。”
成文昊叹了口气:“那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