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青葱少女的时候,周韫根本就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会成为燕梁的皇后。
燕梁皇后,除了太祖的发妻昭仁皇后以外,全都是出身名门。或是国公府邸,或是侯爵之女,没有一个像周韫这样,家中父亲叔伯都没有出仕的。
不过,她们家当然也是名门。她的曾祖父是燕梁开国时的大儒,娶了太祖的妹妹崇宁大长公主,一生夫妻恩爱,琴瑟和鸣。
一首创办的松石书院,到如今,已经是燕梁最好的书院。站在金銮殿上着文官服饰的,至少有一半能和松石书院有关系。
剩下另一半,或是座师曾求学于松石书院,或是有门生在松石书院念书,关系盘根错节,总归都是能联系上的。
她是在崇宁大长公主府里长大的,偶尔有宴饮,也会到熙和园中做客。熙和园什么都好,只有牡丹这一色,开不过崇宁大长公主府。
她第一次遇见景琛,也是在牡丹花开时的崇宁大长公主府。她听闻曾祖父最爱园中的牡丹花,也爱在花下饮酒作诗。
最爱李太白的一首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所以崇宁大长公主府牡丹园中的亭子,也就叫做“沉香亭”。
她的才情不如双胞姐姐十一娘,酒量却不错。可惜她母亲家教太严,一直到及笄之后,才准许她饮酒。
她好不容易得来了一壶好酒,也想学名士风流,倚在沉香亭栏上饮酒赏花,半壶醉春归饮尽,忽而看见了从一旁的小路上路过的两个士子。
一个是沛娘后来的夫婿齐元放,他是叔祖父的学生,常常过来拜访叔祖父,她是认得他的。还有一个就是景琛。
虽然她喝了半壶酒,神智却还是清醒的。拿起团扇遮面,本来以为他们见亭中有人,会很快的走过去,她放下团扇,那两个人已经站在她面前。
她觉得有些奇怪,她和齐元放虽然不相熟,可叔祖父的另一个关门弟子柯明叙她是知道的,最是守礼的谦谦君子。沉香亭里只有她一个人,齐元放应当也不会无故过来寻她的。
她就把那壶酒藏到身后,俨然一派出身大家,礼仪无可挑剔的模样。
那时候她还以为景琛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士子,没想到他会是皇子,也是她将来的丈夫。她虽然已经在四皇子选妃的名单上,可也根本没想过自己会中选。
姐姐不愿意去,她想做的是进士娘子,伴着他一路走到高处。周韫没有什么想望,以为自己也不过是去宫里走一遭罢了。
齐元放和她问了好,寒暄了几句,另一个少年却始终都没有开口,只是瞥了一眼她身后的酒壶。又若有似无的看了她一眼,而后就转身和齐元放一起出园了。
她更是觉得莫名其妙,他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给她。但那时她还以为,这一个名字远没有她剩下的半壶酒,以及开在亭外的牡丹花重要。
几日之后,她就在宫中又一次见到了他。也还是赏牡丹花,徐贵太妃做主,将所有在名单上的名门淑女,都请到了宫中去。
姐姐觉得就这样被人辍落了会伤了面子,她却是无可不可,她也正想看看,宫中的牡丹花,开的有没有崇宁大长公主府里的好。
他们在牡丹花丛中又一次遇见,这一次他穿的,是一件金黄色的蟒袍。能在皇宫中皇子选妃的场合出入的少年,若不是皇子,便只有是太监了。
他生的很俊朗,幸而不是做了太监,她在心里偷偷的想。那一天,他送了她一朵丝绢做的牡丹花。她抬起头来的时候,遥遥望见了徐贵太妃的微笑。
那时候她就在猜测,没想到这个猜测,很快就成了真。
她天性疏朗,母亲总是说,她这样的性子,在哪里都是能过的好的。但母亲大约也没有想过,她有朝一日会成为皇家妇。
四皇子便是再不得今上重视,到底也是天潢贵胄,她们家就是再有清誉人脉,也压不过皇权。何况这世间男子若是有权有势,总免不了三妻四妾,更遑论皇子。
所以姐姐出嫁之前,就很是担心她的将来,还背上了不应该有的愧疚,她一直以为原本该是她去宫中应选的。
姐姐在为她担忧,她从前也在为她担忧。若是将来得了一个不学无术的丈夫,以姐姐的心性与执着,只怕势必要闹的天翻地覆。
如今见她将要嫁得上进夫婿,她只会为姐姐高兴,哪里会想得到要怪她。她的将来也还是未知之数,无论如何,她不会让自己受苦。
出嫁前一日做梦,她就又梦见了那一日沉香亭里的事情。
得到那朵牡丹宫花之后,她回想了许多次,虽然没有告诉她他是谁,可与他道别的时候,她似乎也瞧见了他微微发红的耳朵。
她后来也是问过他的,是她封后的那一日。他已经是皇帝了,三宫六院,却仍和在王府时一样,几乎夜夜都睡在她身旁。
他果然是在那时候,就莫名的对一个白日饮酒的姑娘动了心的。
“既然知道将来要娶的人是你,总是尽力喜欢一些比较好。”
她只看他一眼,就知道这是他故意揶揄她。凤袍被丢在地上,也不见了端庄,伸手去挠他的痒,和他闹做了一团。
就像燕梁大多数的夫妻一样,她和他是在婚后才慢慢熟稔的。
她和他的性子其实一点都不一样,他很沉稳,她却跳脱,居然也很是和谐。做了几年夫妻,从没有跟彼此红过脸。
每日同床共枕,她很快就知道了他在谋划的事情。
这是他的选择,也是她身后的家族和燕梁众多不忍见忠魂蒙冤的家族的选择,她一直都支持着他,看着他一步步走的更高。
他也一直都把她放在他身边最亲近的位置,从王妃,直到成为皇后。一路走过来,他体谅她,包容她,细心的了解她的喜好。
她也一直都理解他的无可奈何,也支持他的抱负和理想。她原本以为他们会就这样相濡以沫下去,直到徐贵太妃忽而把徐浔柔塞到了他们的生活里。
她知道这意味着一个开始,他将来会是帝王,身边不会孤零零的只有她一个人。有了她和她的家族还不够,毕竟人脉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权利。
而徐浔柔身后的定国公府所代表的东西,或许才是这个阶段的其献真正需要的。若是连一直在暗处照顾他,支持了他十数年的徐贵太妃有朝一日都会害怕,那么她呢?
她并非只是在不快他身边会有别人,她只是害怕他们之间的情意,终有一日会敌不过别的东西。
他毕竟是皇子,是政治家。她若是理解他,便该为他让出一条路。
可是她没有想到,是答应了嫁到王府里来的徐浔柔先为他们的情意让出了一条路。她早就已经识得她了,毕竟徐浔柔也是住在熙和园里的小娘子。
还和她一样,有一个双胞姐姐。她小的时候曾经对她们姐妹很好奇,同样是双胞姐妹,她和她姐姐十一娘其实生的很像,可徐家姐妹却不是,性格也是南辕北辙。
一个的眼睛太活,总是想压别人一头,常常想压别人一头;另一个她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她太安静,就像是古井中无波的水。
无论如何,她总是有几分感激徐浔柔的。所以后来拟定封号,她便和他商量,给了她妃嫔中几乎最高的位份。也没有其他的妃子位份会比她更高了。
他做了皇帝,也就意味着他会拥有更多的东西。说更多还不恰当,是实在太多了。
幸而他是懂得她的担忧的,也同样珍视着与她的情谊。
封后大典那一日,他们闹的泪了,并肩躺在榻上。她问他,“陛下想要做什么样的皇帝?”
他没有回答,反而问她,“梓童又想做什么样的皇后?”
她其实都不想做皇后。做皇后有什么好,除了一个封号,一个谥号,史书上寥寥几笔,往往连名字也留不下。
但也有能将名字留下的皇后的。“若是要做,便做文献皇后。”
隋文帝后宫,只有皇后独孤伽罗一人而已。
他笑了笑,“十二娘若是文献皇后,我自然便该做隋文帝了。”
隋文帝也是千古一帝。开创科举制,制定《开皇律》。政治开明廉洁,文化繁荣包容。隋文帝治下的隋朝是光辉灿烂的,未来他们的燕梁果然也如是。
除了王府中原本有的姬妾,他一生都没有再纳别的妃子。后宫里也没有别的女子曾有他的孩子,她不会去问他。
凤藻宫成了他们,还有孩子们新的家,每年春夏,都会开满了牡丹花。入宫应选那一日她没有好好看看宫中的牡丹花,心中只有他送给她的那一朵宫花。
后来她有很长的时间,每一年都与他相伴,在凤藻宫中依栏赏花,共饮醉春归。或许宫中的牡丹在曾祖父眼中不如府中的,但在她心中,是世间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