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天魔解体悲玉女 武魂复苏退凶徒(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道宗陶弘景求见斩蛇山庄主人,不知刘宗主可否拨冗一叙?”

一道清亮的声音如九天鹤唳盘旋在空中,久久不散。

元凶听得心头一震。

陶弘景?

方才梼杌口中的当代第一剑?

听闻这样的名头,元凶本应是斗志满满,每欲争锋。

可是几十年未出江湖,眼下他竟被一名后生小辈逼到如此田地,不免对自己一身技业在当今江湖的地位开始有些不太自信起来。

况且别人虽然分辨不出陶弘景发声处,可他元凶却还勉强能够办到,

来人应在山脚,声音已传入山庄,单凭这一份养气功夫,自己便远远不及。

元凶此时更不做多想,若再不遁走,怕是连机会都没有了。

一念及此,他忽然将手中断剑掷出,随后流星赶月般追在断刃后方一拳砸出。

元凶见庆云一直将左手紧紧裹住,以为他左手有伤,于是便用飞剑将庆云赶向左侧,再全力攻击他的左翼逼他以左掌向迎。

庆云气息还未完全恢复,一时提不起紫霞真气,只能顺着元凶摆布,闪开断剑,举左手去架对手的拳风。

蓬地一声,拳掌相交,发出金石相撞的声音。

那青魔手本是极精密的机关,但毕竟为精铁所铸,用来击打长剑侧腊自然不会有什么损伤。

但是如此实打实地与元凶的铁拳硬憾,只发出一声闷响,青魔手的外壳便塌缩出一个大坑,气道夹层瞬间阻塞,拳套的机械结构算是彻底报废了。

不过元凶也并没讨到什么好,毕竟这一拳是打在了铁板上,最初的一波震动也传入了元凶身体,将他全身的开放性伤口震得一齐血浆暴涌。

元凶只以为是庆云炁功大成,不敢与他久战,借这一拳反弹的力道倒射而出,一把抄起昏厥在血泊中的王鹦鹉,飞身跃上女墙,头也不回地去了。

陶弘景来得也快,也就是元凶挥拳借势逃遁这片刻里的工夫,这位道宗大能已经自山脚飘入了场中。

若问陶弘景如何来此?

这几日里他修习紫霞神功,发觉这功法的奥妙实不在道家胎息秘术之下。

陶弘景的内息固然早有根基,此时只是依照功法推血运炁,很快就触及了血郁的天花板。

不过陶先生经验丰富,初觉有异,便尝试用道家心法修正面部血行。

功法和功法间虽有差异,道家心法与紫霞神功气血冲入面门的部位和次序也完全不同,无法原样照搬。

但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大同小异,陶弘景经过一日尝试,竟然真的找出一条可行的行气轨迹。

他确认了几次,没有发觉什么异常,便立即去找了苏七间,将自己的心得逐条传授。

随后他又担心起了庆云。

虽然按照他原本的预期,庆云应该还不会触及血郁这个层次,但那终究是个隐患,需要及早根除。

他赶到徐州的时候已经晚了庆云一日,他自刁府获悉庆云今日依约拜山,便马不停蹄赶到南郊。

陶弘景作为一宗之长,自然也不愿强行插入檀剑两宗的纷争。

如果他将态度摆得太明,整个道宗也会被一起拖下水。

依他料想,庆云此去自然会受到不少刁难,但性命终究无虞。

哪料到石佛山上此刻烟尘冲天,似乎已起了大乱。

陶弘景这才开始担心几位小辈的安危,忙发声示警,攀山而至。

道宗宗主一到,丁四,己六两名天奴自然不敢乱动。

折袖将目前的情况简单的讲了一遍。

陶弘景听说庆云连败刘武英,谢娥眉,引发紫霞神功血郁走火却又自行渡劫,最后竟然以一己之力惊走元凶刘劭。

虽然他也大感无法置信,但是当务之急还是救人。

盖坤颈部折断,早已没了气息,

殷色可的状况却也不容乐观。

在肾上腺素的长时间刺激下,殷色可的心脏已经不堪负荷,转而衰竭,

大量的失血更让局面雪上加霜。

庆云此刻脱力,连说话的声音都起了变化,嘶哑难辨,

“华阳前辈,拜托您将殷师妹他们尽快带走。

救人要紧!

我留下来寻瓠师姐。

马上就跟过来。”

“庆宗主不必再等了,瓠姑娘早已不在此处。”

庆云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山庄剑奴径直向他走来。

此时青魔手已毁,庆云的体力也大量透支,仅存的战力恐怕连二十八宿奴都应付不了。

他见来人着了山庄剑奴服饰,心生警惕,握剑的手不住颤抖。

哪知对方相貌服饰一步一变,根本来不及看清他做了什么动作,变化在哪里,但是几步过后,便幻化出了真身——

百变拔拔?

他怎么会在这里?

百变拔拔知道庆云心中疑惑,但此时许多事情难以细说,他只能先挑紧要的提醒道,

“其余的事情,路上详谈。

斩蛇山庄底蕴深厚,

此次探庄,保义虽然策划周详,可是还是小觑了佛足窟的警戒。

一行数十人,除了我和瓠姑娘,余人无一生还。

瓠姑娘被封魔奴生擒,那魔头似乎另有所图,已经挟持瓠姑娘北上了。

听他当时与元凶交谈的口气,瓠姑娘似乎还有大用,性命应是无虞。

只是檀君若是继续再此耽搁,反倒是浪费营救时间。

不如我们先撤回洛都,从长计议。”

庆云听说瓠采亭被擒,心中万分焦急,但这里毕竟不是说话的地方。

此时他再无半分犹豫,抱起盖坤尸体,示意众人撤退。

元凶一退,斩蛇山庄在场已无强手,庆云一行得陶弘景压阵,自然无人留难。

众人退向习氏别院,百变拔拔这才讲起了此次保义行动的前因后果。

自兰若一役,百变拔拔被田护法救出。

他由此大彻大悟,知道自己这般人物一旦被卷入政争,也不过就是砂石瓦砾,没有人会关心他的死活。

于是他便起了改名换姓,潜心修佛的念头。

他被田护法所救,便依前汉丞相田千秋易氏的典故,改姓车氏,易名复殅以记田护法再造之恩。

他自以为藏得隐秘,可是不知保义军从哪里得了消息,他伤势初愈就已有人找上门来。

前来和他接头的,是同列三忍的不雨无歇。

不雨将长孙氏已降的消息告知车复殅,

长孙既降,接受了降爵的圣旨,那么长孙一门仍愿为魏王所用者,皆可免罪。

因此不雨便劝车复殅再次出山为保义效力。

车复殅自然不愿再趟浑水,可是不雨无歇却用田护法的安慰要挟于他。

既然保义军能找到他,那就必然找到了田护法私纵钦犯的证据。

他若就范,则大家相安无事;

他若不从,株连之下,焉有完卵?

车复殅不想将田护法牵连进来,只得同意参与此次行动。

》》》》》敲黑板时间《《《《《

百变拔拔改姓车氏,这是一个还梗。之前曾有介绍,孙悟空的原型车奉朝是北魏拓跋氏后人。车氏僧人为什么会是拓跋氏的后人,这是千古之谜啊,若不是此人有长传《悟空入竺记》记录他的生平以及西行求法事迹,这一条备注还真难另人信服。所以本文就有义务把这个史实圆回来,长孙出拓跋,车氏出长孙,所以拓跋后裔才有车奉朝其人。看,没有本作背书,真历史也难掰扯清楚。

之前曾经说了好久,我们要在文后小品谈一些古代音乐常识。结果三姝斗舞的章节都过去了那么久,这活还没排上。眼看不能再欠下去了,今天咱们就来还债。关于音乐大约要讲两章。

本章我们先说一下萧衍为莫愁配乐的时候使用的乐器,五十弦锦瑟。多弦乐器,有些像现在的扬琴,不过萧衍用得是弹,而今日扬琴主要靠敲。这只是小说情节安排,为了让萧衍辛苦一些,双手见血!其实锦瑟也是靠敲的,下面演出开始:

扬琴,作为我们的民族特有乐器,“主流学者”一直认为它是外来物种,这其中逻辑有些不通啊。我们先不谈扬琴与所谓的原型桑图尔气质上的区别,先从两者外观的文字记载聊起。

古波斯桑图尔,有十二组弦,二十三组弦,二十七组弦之分(来源维基百科英文版,部分出圣经,部分出图画,部分没有溯源,因此也只能暂信其说了),少数也有二十五弦的。请注意,我们这里用的是组,不是根。就像现在的402扬琴,144根弦,其实是分作47组。许多音位是用多根钢弦绞作一组模拟的。古代不用钢弦,只能调整丝竹粗细,因此我们不能参考弦的根数,而应以音位和弦组来作判断。

“专家”称,在明代以前,中国没有关于扬琴的记载,所以扬琴为外来。这说法多新鲜,古代不称多弦琴为扬琴,而称为锦瑟!瑟这个字,是一个常用汉字,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已经不知道它的基础含义了。

《世本》曰:瑟,宓羲作,八尺一寸,四十五弦。

神农作琴,庖羲(宓羲,伏羲,一人也)作瑟,就是这个典故。

瑟这种乐器,本身就是一种多弦琴,最初的时候有四十五到五十弦,后来由素女改良为二十五弦(大概是因为五十弦用来弹奏很困难)。《史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这一个悲字,就说明素女不会弹五十弦瑟,所以改为二十五弦。其后,瑟出现了十二弦,二十三弦,二十七弦的变种。

《礼图》:雅瑟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三弦,其常用者十九弦。颂瑟七尺二寸,广同二十五弦,尽用。

《尔雅·释乐》:大瑟谓之洒。注: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七弦。

《太平御览》:太一,司马滔作。开元中进。十二弦六隔,合散声十二,隔声七十二弦,散声应律吕,以隔声旋相为宫,合八十四调。今入雅乐,宫悬内用之矣。

天哪!回头一看桑图尔琴,到底谁借鉴了谁?礼图,尔雅可都是初汉典籍,比圣经成书年代要早(巴比伦壁画证据我们不谈,古代灵魂画手你说他是几弦都对)。

某百科说,只有古瑟多弦,唐宋便已经没有多弦瑟了,因此瑟和现在的扬琴没有必然的溯源关系。错!被命名为锦瑟的变种就是五十弦,至少到宋朝还存在,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李清照的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什么?你认为不够?那接着来:

辛弃疾有一首同等知名度的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又,李贺: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又,李商隐: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

又,吴融:遥知月落酒醒处,五十弦从波上来。

五十弦锦瑟是否存在,是否在唐宋有遗存,需要辩驳么?

这种锦瑟因为弦太多,音位太多,不便弹奏,就连当年黄帝乐官素女都玩不转,所以需要敲击。这时候又有人跳出来了,你说这话有证据吗?明明古书说瑟都是弹的,就你说是敲的,你以为你谁啊。对!素女对瑟进行降维改造后,二十五弦及以下的琴瑟都是弹的,但古瑟,锦瑟就必须用敲的,证据如下:

首先,中国有自己的敲击的弦乐,这种乐器叫筑。《尔雅·释名》:筑、以竹击之也。御览引乐书云。以竹尺击之。如击琴然。

由此可知古代也有击琴的演奏方法。琴瑟的概念到了唐代之后有些混淆,因此《通典》里就出现了这样的记述:

琴,世本云:神农所造。琴操曰:伏羲作琴。(这里已将琴瑟混,伏羲作的是瑟)……一弦琴十有二柱,柱如琵琶。击琴,柳恽所作。(十二弦瑟,也有用击打的,柳恽所作)……尔雅曰:“大琴谓之离。”二十七弦。今无其器。(实应为瑟的一种)

琴/瑟可以击打,而古瑟都是击打的,典出:

《晋书·四夷传·辰韩》:“(辰韩人)喜舞,善弹瑟,瑟形似筑。”这里明确的说明了古瑟和筑的演奏方式相同。

总结一下:瑟,就是指多弦琴,在弦(或者音位)过多时,只能使用敲击进行演奏。唐宋仍有五十弦锦瑟,但其时文字琴瑟逐渐混谈,单独使用瑟的叫法越来越少,锦瑟便逐渐改名扬琴。瑟瑟,形容水纹的细密反光(半江瑟瑟半江红),就是由多弦琴引申出的文化映射。

中国古代乐器的确有很多来自“西域”,但是西域难道不是中国国土吗?我们重申过无数次,庖羲炎黄西来,匈奴民族演变也是中华历史的一部分。许多以“胡”,“洋”为名的东西不一定就是舶来,比如胡椒既秦椒,当时西域的定居者并没有雅利安化;洋葱出葱岭,它就在华夏文化边界。因为扬琴的名称带一个“扬”字,就判定它是“洋”的谐音,是舶来品,这样的“专家”都是路史缔造者,完全不讲究对比和考证。言尽于此,知者自得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穿成绿茶女配后我出道了至高降临弥天记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收了幼年大佬们做徒弟她的4.3亿年重生后我回苗疆继承家业替身的我跟正主在一起了命之奇书重生后成了大佬心尖宠
相关阅读
我在古代做储君锦鲤熟能生巧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农家肥妻有点田今天三爷给夫人撑腰了吗农门辣妻:王爷来种田宋先生的宠妻日常萌宝良缘:美女做我妈咪吧新婚旧爱:秦少宠妻请节制轮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