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可以不必鼓起勇气去告白,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抱着“如果脸红恐惧症好了,我也可以拥有爱情”之类的想法,一直活在幻想中。
自己其实何尝不是自欺欺人呢?
凡事不顺了,就会把一切怪之于童年这这这,眼睛那那那。
但实际上,既然心理学这么繁荣昌盛;可见其实其实和自己拥有同样经历,甚至比自己更糟的大有人在。难道人家就都受困于某个境界,止步不前?
而视力,难道自己这就是最差的吗?
当然了,刚才那个脸红恐惧症不是她想象出来的,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依然是女孩自己的选择。
通过刚刚的例子和反思,楚丽华又回顾一下阿德勒的这个核心思想。
阿德勒说,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楚丽华心惊,她一直在“努力”改变,可不就是让频率一直保持在不变上嘛!
就像“我不会迟到”和“我一定会准时到达”,虽然意思是一样的。
但是,一个是肯定了结果,一个是在“改变”
这样看来,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自卑感。显然也就有些可笑了。
自己依然只是记住了秘密,并没有消化它。
下意识地,自己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那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一直围绕着自己。
据说,第一个这样解释“自卑感”的人,就是阿德勒。
阿德勒用的是德语,德语里的这个词也表示“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也就是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感觉自己微不足道。
在阿德勒看来,其实人人都有自卑感。但是,自卑感并不是什么坏事。
为什么呢?阿德勒说,我们人类,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的状态,于是人人都会追求优越,人人都渴望进步。
蹒跚学步的孩子学会站立,是在追求优越性;他们学会语言,与其他人沟通,是追求优越性;人类历史上科学不断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
可以说,“自卑感”是人不断追求卓越的一个动力源。自卑感让人时刻感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努力进步。
但,楚丽华想到的却是,生活中我们遇见过很多人,他们因为自卑变得特别消极。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想让他们改变比什么都难。
这又是怎么回事?阿德勒说,这种情况,就不应该叫“自卑感”了,应该叫“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指的是,有些人会把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来使用。就像是“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找不到对象”,或者“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这样的想法。
这种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结论,就已经超过了自卑感的范畴,是一种自卑情结。而且,阿德勒特别强调,这种自卑情结,还是你自己的选择。
楚丽华紧闭的双眼睫毛颤了一下,为什么有的人会“选择”自卑情结,来做自己的保护伞呢?
很明显这种人说的就是自己这一类人啊!
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只是为了“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在阿德勒看来,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和不良情绪的源头。
为什么呢?
试想一下,一旦想要实现“不在一段关系中受伤”这个目的,大多数人会怎么做。也很简单,只需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尽量不介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尽可能少地和别人发生关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或者伤害,还可以用这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可以说,只要选择把自己的不幸当做武器来用,那人就会一直需要这种不幸。
楚丽华冷汗都出来了,一直以为自己在努力改变曾经发生的一切,却不知,其实,是自己根本就离不开那些不幸。
这样的自己……
那青云飞呢?明明是正好和自己相反的人啊!
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除了自卑情结以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心理,叫做“优越情结”。
就是到处跟人比,充分地炫耀自己的优越性。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别人的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
他们事事总想压别人一头。你说这样的人快乐吗?当然不。只要他觉得有人超过了自己,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甚至会不择手段地夺回优越感。
看,任何人,只要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之中,就都会感到烦恼。所以阿德勒说:“人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要想消除烦恼,恐怕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那种令楚丽华万分讨厌的“优越情结”……青云飞他又该怎么办呢?
就像阿德勒说的,其实,青云飞这样的人,也不能说是幸福的。
不对,青云飞是觉得自己那样是幸福的。
那……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决定我们目前状况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你的一切现状,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看,阿德勒的心理学,也是一种关于“勇气”的心理学。如果你是一个正在努力克服挑战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在奋力攀登人生的另一座高峰的人,你需要这种主动赋予过去经历意义的勇气,你需要主动选择改变的勇气,你也需要在各种关系中被讨厌的勇气。
对了,青云飞有的就是这种勇气!
总体而言,他其实是特别不怎么在意他人眼光的。
这明明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只可惜,让自己给误判为缺点了。
最大的优点“误判”了,当然就没有可取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