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虽说身边有好几个想要共度一生的“候选人”。
可,实际上,没有生活在一起过,很多问题是暴露不出来的。
就像曾经的青云飞,在自己心中是那样完美和高不可攀。
楚丽华其实一直都知道,哪怕遇到真爱,自己的内心如果创伤还在的话。
幸福其实不会那么完美。
当下紧急任务,反而是修正自己内心的创伤。
有一种质疑武志红的观点的认为,武志红将读者的心理创伤归咎于儿童时代和家庭关系,导致对父母心生怨恨,但又没有给出消解这种恨意的方法。
之前楚丽华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其实,武志红对于这个问题早有答案,比如他提到过的由于自身童年关系的某些扭曲,导致自己在爱情关系中也会难以避免地重蹈覆辙。
武志红说,想要摆脱这个困境,或许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接受,接受童年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父母的本来形象,放下曾经的所有怨气。
放下么,楚丽华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放下一些了吧?
小时候,我们必须依靠大人长大,自然很容易卷入父母的情感混战,甚至是家族混战之中,而且我们会轻而易举地被这场战争迷惑双眼,因此受到很多不良的影响。
就像,母亲总是给自己灌输这个亲戚怎么不好,那个亲戚又怎么不好。
再加上寄宿的各家亲戚对自己也不算友好,这让楚丽华幼小的心灵里觉得,亲戚就是有些血缘关系的“坏人”。
而有一个人,偏偏曾经是楚丽华极度不想和他有血缘关系的人。
母亲的“敌人”——她哥哥家的孩子。
楚丽华的表哥。
楚丽华在上学以后知道了近亲不能结婚以后,总是着自己不是亲生的。
这样,就可以嫁给那个对自己特别好的表哥,真正过上幸福地日子了。
只是,楚丽华现在才明白,如果没有那层血缘关系,表哥会对自己这么好吗?
比他的亲生同胞妹妹还好?
记得在哪本书上看过一个案例,一名女性来访者小时候一直以为自己的父亲是十恶不赦以及非常无能的人,直到长大了才发现,原来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父亲在辛苦养家,而母亲才是无理取闹的那一个;
但幼年的她因为常常听母亲对她讲父亲的坏话,所以一直相信父亲就是个坏人,还多次做出过伤害父亲感情的事。
这个发现让她非常崩溃,她从恨父亲变成了恨母亲,但是这样做并不能让她从痛苦中解脱。
是吧,有些真相,只不过是被身边亲人的时时念叨而遮盖了真相吧?
不想要一直沉沦于这样的痛苦里,就必须尊重真相,跟着自己的心走。
很显然,例子里的女性,无论是憎恨父亲还是憎恨母亲,都不会让身为人女的来访者感到快乐。
只有接受真实的父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已经拥有的事物之上,并去感谢父母和身边人已经给予我们的一切关爱,我们才能发现已经拥有的东西是多么美好。
是了,他们对自己也不是全然不在意的吧?
关爱?
虽然对于自己来说可能并不是。
但,楚丽华想起自己不得不无奈地跟青云飞解释,“他们那一辈的人就这样,总觉得把家里最好的肉多多的给最在意的人吃,才是表达关爱和满意。”
想想,这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过好几回了吧?
作用呢?只是为了化解在青云飞这里的尴尬。
其实,自己的内心是无奈和……有些形容词说出来似乎不太好。
反正,自己话是常这么说,可并没有说到自己心里去。
事实上,那确实是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而她的强迫和恼羞成怒,也不过是因为自己的太过不识好歹了吧?
修炼自己的真心,一定要把自己的心门打开。
只有把心打开,别人的爱才能流进来,自己对别人的爱才能流出去,深厚的感情才能建立。
只要我们学会认识真实的眼前人,积极修正自己内心的创伤,认真倾听对方的心声,重视对方的心理感受,每个人都能有机会获得真爱。
其实,武志红的观点强调的是要基于对生活的洞察和分析,使得大众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和成因。
这一心理学流派的观点是非常值得我们了解和思考的。但心理学从来不是一家独大,每个流派以及心理学者都必然有他的局限和优势。
作为读者的我们需要在接受不同的观点时,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带着批判的思维去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
还有一点,每本书都强调了。心理咨询是一项非常复杂且专业的工作,每个正规的心理咨询师都是经过严格的系统训练,所以不建议读者盲目地进行自我分析。
可,实际上,出书不就是为了让读者可以自我分析,自我疗愈么?
自己走出内心的深渊。
需要的是强大的精神支柱。
孩子们就是她楚丽华最大的精神支柱。
所以,一定要尽快解决眼下的困境。
孩子们的成长等不起了。
不要让他们生活在父亲这个角色尚且不确定的阴影之下。
三小只的成长,一定不能重蹈自己的覆辙。
楚丽华开始继续找书,符合自己现在心态看的书。
现在视力恢复了一些,看书的速度也就提上来了。
以往,一次就能看三五个字,现在,一次可以看一整排的字了。
速度上可谓快了不止一倍。
因为主要心思又用在了找书和看书上,对于创作的讨论和学习又暂时告一段落了。
这让青云飞和孟宪祥都暂时松了一口气。
——“云飞,你也是真执着。当时那样就同意离婚了。现在却这般舍不得。别和我说什么为了孩子,孩子啊!多好的借口。”
——“祥子,她的疏远,慢慢让我明白一些道理。但是,在我没有完全接受她的思想之前,我想,还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哈哈,好小子。我就说嘛!那我这婚可得在你之后才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