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坐着歇会儿吧。”
听着秦擎语气里略微粗重的喘气声,楚丽华有些于心不忍了。
——“也好,我是有些累了。”
妍妍说完,直接开始从背包里拿垫子。然后铺在地上,一屁股坐了下去。
接着,秦擎也坐下了。
垫子还有空位置,楚丽华正在犹豫,要不要坐下去。
——“都坐下歇会儿吧。”
妍妍招呼楚丽华和青云飞。
——“这山里的空气真是负氧离子含量高啊!深吸一口气,都能感觉肺部做了个SPA。”
秦擎深吸一口气感叹道。
——“这里可是隐居圣地终南山的一个分支山脉啊!那空气清新程度,铁定是没得说了。”
楚丽华无比向往的深吸一口气,想多清洗一下自己长期被雾霾摧残的可怜肺。
——“我觉得所谓的隐居圣地也不过是因为这山上的寺庙和网络的炒作。因为像这样的景色和空气质量,在我们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都太常见了。”
青云飞不可置否。
——“炒作,看似主要的目的是增加知名度,但本质还是因为商业,地方要拉动经济。而且,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可比生产制造成本要低多了。
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的手段。
文化产业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优化,文化产业本身就是凭借着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而形成的,是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载体。
文化产业既可以通过文化产品的生产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又能够通过文化产品市场的竞争,为文化资源的挖掘、优化提供条件。
以文化旅游业为例,当前,文化旅游消费的重心正在向参与、体验型等方面转移。
因此,相关企业必须针对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传统,不断挖掘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出一些有特色的旅游项目,适应社会需求的转变。
可以说文化产业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行业,其创造性的核心就是提升文化品位、升华文化内涵,而这又促进了文化资源地不断优化。
再说了,现在这个社会,可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我国古代就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说。每个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并逐渐形成独特的、共性的文化特质,而这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
“酒香也怕巷子深”,文化产业的发展无疑为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了资金、技术、政策等支持,为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渠道、更多样的视角和更多的可能。”
但秦擎,所有话题,他都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让楚丽华总是不由自主的为之动容。
——“原来,文化产业就是旅游行业啊!”
听了半天,楚丽华是这么理解的。
——“这么说有些太片面了。文化产业可谓是包罗万象的。
就这么说吧,社会产品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随着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文化已逐渐渗透社会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成为参与社会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
尤其是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文化资源是发展的基础。当然,文化产业是包含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批发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等的庞大产业体系。
涵盖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众多不同类型的行业,在不同文化产业类型中,文化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差异。
其中,文化旅游业、文博业、民俗文化业等文化产业是依托于文化资源而形成的,可以说独特的文化资源如文物资源、民俗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等是在该类产业运作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即在生产投入要素中,文化资源占有较大的比例,并贡献了较大的产出。而对于动漫游戏、新闻出版等行业来讲,除科技、创意之外,文化资源也在内容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Д?≡?д?)!?
楚丽华表示,太深奥了。
——“秦先生可真是学识渊博,博学多才啊!就没有一个方面是你不能侃侃而谈的。”
听不听得懂不重要,彩虹屁先吹起来。
之前的六步还差两步呢。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仅此而已。”
秦擎接过妍妍递给他的水,喝了一口。
看那样子,还想继续下去。
楚丽华赶紧转移话题。
——“秦先生,刚才那个什么石头泡沫的健康界标,最后两步是什么啊?”
——“你说的是诊断病原是吗?”
见楚丽华拼命点头,秦擎整理了一下思路就继续之前的话题了。
——“诊断自己的第四步就是每周都花时间标记一下那些石头,看看哪块石头是你花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又有哪些石头是你每天都跳过的?它们很可能就是你产生疾病的根源。
而第五步,是为自己开具处方。当你生病时,医生可能会给你一个详细的治疗方案,但如果你疾病的根源是孤独、抑郁或工作压力,那么再详细的治疗措施都只能暂时缓解病情。
所以为了让你避免周而复始的生病状态,你必须解决你生病的根源,同时聆听内心指示灯,让它帮助你选择适合你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医学所能提供的一切便利。
而且,为自己开具处方的首要条件是,你要记住,你才是身体的主人,你应该成为康复过程中的全职搭档。
医生只是被你授予了治愈你的权利,所以他会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检查和药物,但是要由你来决定是否需要接受这些药物或手术,这才是自己给自己开具处方的意义。”
——“也就是说,我自己的心智,才是康复的关键,医生反倒是辅助我的?”
楚丽华好像有些明白了。
自己之所以久治不愈,或许和自己本身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每次有新的治疗方法的时候,看上去似乎是欣喜万分,坐等治愈。
但实际上,内心深处是怀疑的。
随着就医次数的增多,自己的信心反而是一次次流失的。
哪怕是面对专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