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文宣王府灯火通明,即使在黑夜中也亮的如同白昼一般,府内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络绎不绝。
“王爷,你说,我们的玉儿不会出事吧!”文宣王妃紧紧靠在文宣王怀里,身子都在微微打颤。
文宣王心中也不好受,他膝下就这一个儿子,从小体弱多病,可是每次都有惊无险的度过来。
可是此次这阵势来势汹汹,虽然没有什么症状,但却整整昏迷了多半个月,今晚又发病了,真个人气息微弱,浑身冷的如同冰窖一般。
“别担心,玉儿吉人自有天相,绝不会出事的”按下心头的惊慌,若是连他都慌了,那整个文宣王府怕是也就乱了。
“彭”重物落地的声音伴随着众人的惊呼“你们看,天上有龙”
“真的,是龙,还是三条呢”
文宣王顺着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三条金龙盘旋在文宣王府上面,而那其中一条金龙腾飞竟然一瞬间就飞入了听雨轩,那是长孙玉所住的屋子。
刹那间金光乍现,其余的两条金龙也不知飞往何处了。
“金龙飞到世子房间了”不知有谁惊呼出声。
闻言文宣王立即出声喝止“都给本王闭嘴,今晚的事情谁敢外传,杖毙”也幸好文宣王反应快,要是这金龙飞入长孙玉屋里的事情传了出去,难保不会引来有心人的打击。
而皇上虽然与他一母同胞,但是自古那个帝王能容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与此同时殿内传来好消息“世子醒了,世子醒了”
“玉儿醒了,王爷你听见了么,我们的玉儿醒了,是金龙”王妃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文宣王打断了“慎言”
“臣妾去看看玉儿”王妃也不是傻子,只是这一幕幕冲击来的让人有些措不及防,但她也明白其中的厉害。
“我们一同去”文宣王拉着王妃一同进了内殿。
躺在床上的长孙玉面色逐渐不再苍白,浑身的冰冻之症也渐渐消失,一旁的大夫正在把脉,满是凝重之色。
“不是说玉儿醒了吗?”看着如同睡着的人儿,王妃有些怀疑。
一旁的侍从回禀道“回王妃的话,刚才世子的确睁开了眼,只是也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又闭上了眼”
“怎么回事”
眼见自家王妃有些失控,文宣王只得牵住爱妻的手柔声安慰道:“你先别紧张,看看大夫是如何说的”
此时把脉的大夫收回了脉案,面露诧异起身回禀道“回王爷的话,老夫从医四十年来,这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奇特的脉案”
“奇特”文宣王闻言双眸微闪,心下已有了些许揣测。
“世子天生体弱,长年累月寒气入体说句实在话如今也不过是吊着一口气而已,只是刚才那奄奄一息的脉络好似通了一般,渐渐恢复,世子体内的寒气也渐渐消散,就恍若新生一般,真是奇!奇!奇!”连着说了三个奇,由此可见此事有多不可思议。
王妃此时听这一串话心泛起乱,只想弄明白一件事“大夫,你就告诉我,我儿身子如今怎样了”
“王妃不必着急,世子如今的身子已无大碍,就是有些虚弱,日后好生调理便无大碍”
闻言,王妃心里的石头终是松了“我儿终于没事了”只是话说完,整个人已经晕了过去。
“意儿,大夫你快来看看王妃这是怎么了”文宣王抱着怀里的人,心头有些慌,这儿子才没事,还未来得及松口气,要是王妃有什么大碍,他怕也快撑不下去了。
大夫上前来查探一番道“王爷不必担心,王妃这是大喜大悲,一时间心火过旺,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听到没事,文宣王也就放心了,当即抱着王妃准备回房,走到门口却似想起什么了冲一旁的侍卫吩咐道“等会大夫开完药,把他带到书房来”
“诺”
金龙盘旋这一幕自然也被有心人看到,只是这具体方位却无人知晓,北大街这边不是王孙贵胄就是一品大员,又有谁说的清呢?
当天夜晚钦天监的主事便连夜进了宫求见。
养心殿内,隆丰帝本来就没谁,刚才那一幕景象自然看见了,心下正疑惑的紧,便听到钦天监叶主事求见,自然二话不说就准了。
“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安”
“免了”把手下的折子放在一旁,隆丰帝抬头看向下首的人出声询问道“这么晚了,你可有何要紧事禀报”
叶主事跪在地上,出声询问道“不知皇上可否看见刚才金龙腾跃”
隆丰帝点了点头:“看见了,你所为的就是此事?”
叶主事自然也听出皇上不满之意,当下也不再遮掩直接道:“刚才天出异像,三龙齐飞,微臣便算了一卦,卦象显示”说到此顿了顿趴伏在地“紫微星落,天下三分谁主沉浮”
“紫薇星落?”看来他的寿数将至,只是这天下三分指的又是什么难道是有人要造反?
隆丰帝双手交握在身后,沉声道“你可算得出这卦象预言是多久的事情”
“少则一年,多则三年”话一出口,叶主事趴在地上屏住了呼吸生怕下一刻就会拖出去斩了。
别的不说,这紫微星落说的不就是帝王将死。
“朕知道了,此事不得外传”顿了顿隆丰帝又似不经意道:“叶主事今年也有五十多了吧”
“回皇上的话,微臣今年五十又三”叶主事回道。
隆丰帝微微叹息道:“年纪大了,也是时候致仕颐养天年了”须臾又好似刚才只是随意说的一样“朕乏了,你这就退下吧!”
“诺,微臣这就告退”叶主事双手颤抖着缓步退出了养心殿,走路的步子都在踉踉仓仓,好似随时就要倒了。
待叶主事走后,隆丰帝坐在案桌前,在烛光的映衬下,神色晦暗莫名。本以为他的日子还长着,可如今看来怕是时间有些不够呢?
有些事情看来还是加快脚步了,这一夜隆丰帝彻夜未眠,次日一早从养心殿便连发数条诏谕。
这第一份诏谕便是去了长安王府,命长安王长孙夜即日起入职慎刑司,擢任禁军统领,禁军乃是皇上的亲兵,相比较圣宣王掌管的九城兵马司,不遑多让。
至于第二份诏谕便是将丞相之女顾无暇赐婚于二皇子。
剩下的两道诏谕则是赐封四皇子为圣明王,五皇子圣意王。
这一连四道诏谕几乎将这燕京城的天都给变了,各家各府都在揣测着当今圣上这是何意。
隆丰帝年仅五十出头,正当壮年,所以并未册封太子。只是明眼人也知道二皇子生母卑微,五皇子年幼。四皇子与大皇子皆是贵妃所出,前些年皇上也明显的重视大皇子。
就连三皇子失而复得也没有丝毫威胁大皇子的地位,所以这大皇子虽然未赐封太子,却也算是隐形的皇朝二把手。
只是如今看来怕是这局面不一样,皇上这四道诏谕直接打破了看起平衡的局面。二皇子身份不足,那便将丞相嫡女赐予他;三皇子无所事事便让他掌管禁军,与大皇子一嫡一长势均力敌。
三个成年皇子如今都有一搏的势力,就连四皇子五皇子都算在里面封王,这皇上的意思算是再明显不过,又让人难以捉摸。
只是这自古以来皇储之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出胜负,还没到最后一切皆有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