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律迎欢成亲后,并没有住在之前郑崇景的荣康郡王府。皇上为了表示对于戎狄公主的礼遇,给斛律迎欢和她弟弟斛律长荣,都赐了府邸。
皇上的安排挺贴心的,为了方便斛律姐弟俩平日里串门走亲戚,因此这两座府邸其实是连着的,都在白云巷,整条巷子就这两座府邸,没有旁人住着,十分清静。
斛律迎欢成亲后,郑崇景被迫和她住在了白云巷。斛律姐弟俩在大周京中住了几年,但还是融入不了京中勋贵圈子,因此这些年来,虽然京中大大小小的宴请,都不忘给白云巷的这两府送个帖子,但斛律迎欢和斛律长荣却越来越少应帖出门。
郑崇景倒是不愿意过这样深居简出的日子,这会让他在宗室子弟中,显得越来越边缘化。然而他眼下已经成为斛律迎欢的“附属物品”,没人会单独邀请“戎狄驸马”赴宴。
日子长了,早已认清现实的斛律迎欢,越来越懒怠应付京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宴会。她早已看透那些表面上的热情和尊重,她很清楚,她在这些大周贵族眼里,不过是个被质押在京中的人质而已。
而郑崇景,则更加不甘于被斛律迎欢“拖累”。他对于妻子的怨恨日渐加深,他甚至认为,都是斛律迎欢的存在,才毁了他的人生,他的前途。
因为怨恨和不甘,反倒让郑崇景越来越经常地想起安国公府中那个笑容如琉璃一样透明澄澈的姑娘,穆红裳在郑崇景的心中,就像是七彩绚烂的梦境一样,那样美好,又那样缥缈。
然而梦境和现实的落差是这样巨大,因此只要想到穆红裳,郑崇景对于妻子斛律迎欢的怨恨就更加深刻。
这一对怨偶夫妻,虽然生活在同一座府邸,但却早就不生活在一起了。郑崇景常年呆在外书房,一个人吃,一个人睡。整日被困在外书房那小小的院子中。
而斛律迎欢,则占领了这座府邸的绝大部分空间,她不搭理外书房的郑崇景,大部分的时间,都和自己的弟弟斛律长荣呆在一处,偶尔还会和斛律长荣出去走走,与郑崇景相比,虽然斛律迎欢也被困在这牢笼一样的婚姻中,但她对于现实显然接受得更好。
看到斛律迎欢活得比自己好,郑崇景心理更加不平衡。他开始花样百出的想要侮辱自己的妻子,睡丫鬟、逛妓院,眠花宿柳,只可惜他再怎样折腾,斛律迎欢都懒得理他,甚至都懒得多看他一眼。
斛律迎欢对待郑崇景的态度,就好像对待府中一块多余的垃圾,她根本就懒得分一丝一毫的关注,在郑崇景身上。而她越如此无视郑崇景,郑崇景就越怨恨她。
因为郑崇景看不得斛律迎欢比他过得好,他认为这不公平。郑崇景认为,斛律迎欢这女人将他“害”到这个地步,毁了他原本“应该”完美的婚姻和大好前途,她理应付出代价。
因此这一日清晨,当郑瑛下令让金翎卫围了白云巷两座府邸之后,郑崇景先是慌张了一阵子,但后来,他却觉得无比兴奋。他认为,他报复斛律迎欢的时机,终于到了。
郑崇景迫切的想要报复,想要看着斛律迎欢倒霉,因此在金翎卫的士兵们围了白云巷之后不久,他就想要出府见郑瑛,想要举报斛律迎欢是戎狄奸细,偷偷向戎狄泄露情报。
郑崇景的举报当然没什么根据,但他觉得自己也不需要什么根据。斛律迎欢和斛律长荣是戎狄人,这就是原罪。眼下朝中四处都流传着关于戎狄奸细的传言,郑崇景认为,无论这奸细是谁,都与身为戎狄人的斛律姐弟俩脱不了干系。
因此他需要做的,就是出面举报。只要能够坐实斛律迎欢和斛律长荣的奸细罪名,那他不仅仅可以报复斛律迎欢,还可以顺利摆脱这个女人。
郑崇景甚至认为,他如果肯出面举报自己的妻子,那是给信王帮了个大忙。毕竟依照信王的缜密,他不会随随便便就派兵围了白云巷,必然是掌握了关于斛律姐弟俩的部分证据,才会这样做。
因此最开始,郑崇景真的是信心满满。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白云巷那些金翎卫军士,无论如何都不肯让他离开戎狄公主府半步。
“我要见信王。”郑崇景压着怒火试图和守卫的军士讲道理:“斛律迎欢和斛律长荣是戎狄就是戎狄奸细,我有证据。”
“驸马请放心,属下会将您的话转达给信王殿下。”金翎卫的军士们对待郑崇景的态度礼貌,但却冷淡:“还请驸马回府耐心等待信王殿下的传唤。”
郑崇景无论如何都无法突破金翎卫的封锁线,只好悻悻回到了前院书房。他躺倒在床上愤愤不平的想,这下可好,他居然又被斛律迎欢拖累了!眼下居然连出门都不自由了,今夜原本应当去九玉书院的……
郑崇景如此折腾了一番,斛律迎欢当然收到了消息。但她听说之后,只是冷笑一声,似乎压根就不太关心,郑崇景口口声声要举报她这件事。
“公主,您怎么还这样镇定。”斛律迎欢的侍女倒是愤愤不平的模样:“由着他将脏水泼到您头上。”
“无所谓。”斛律迎欢一脸不在乎的模样:“他们把我当戎狄奸细杀了倒省事了呢。过一日算一日,走吧,在家里呆着闷得慌,咱们去找长荣,他府里那后花园,拾掇得倒比咱们府里好看些。”
斛律长荣和斛律迎欢的态度差不多,并不太在乎是否被软禁。他们姐弟俩倒是一如往日,该吃吃,该喝喝,比郑崇景这个忙着举报的人还淡定些。
倒是郑崇景挺忙,一趟一趟的跑去催问守卫的金翎卫军士们,打听郑瑛到底什么时候见他。
而白云巷守卫的金翎卫,当然也已经将郑崇景的话带给了郑瑛。郑瑛听了之后冷冷一笑:“既然荣康郡王这样急,那本王就见见他。本王正愁没个借口,将‘戎狄奸细案’闹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