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寺的香火很是旺盛,来来往往许多香客在大殿上虔诚地跪拜着。袅袅的白烟冉冉上升,向神佛们传达着人世间的祈祷。盛苗苗直愣愣地发着呆,还是不能释怀。倘若这世上真的神佛、有命定一说,为何她平生积善行乐,他的孩子乖巧懂事,却因着一场天灾没了命?
听着那梵音和木鱼声,盛苗苗的眼睛却越来越红,双手紧扣着衣角,隐隐有走火入魔的架势。主持见盛苗苗有些失控,便开口道:“我与施主说个故事吧。《佛说五无返复经》上记载。佛在舍卫国,时有一梵志,从罗越只国来,欲得学问,便到舍卫国。”
转了转佛珠,主持接着说道:“梵志即到佛所,稽首作礼,却坐一面,合掌低头,默无所说。梵志曰:我见父子二人耕田下种,儿死在地,父亦不愁,居家大小都无愁悲,是为大逆。”听到这里,盛苗苗转过头,眼底的戾气散去,渐渐有了光亮。
主持叹了口气,“佛言:不然,不如卿语,此之五人最为返复,知身非常,身非己有,往古圣人不免斯患,何为凡夫大啼小哭,无益死者,世俗之人,无所识知,生死流转,无有休息。梵志心开意解:如病得愈,盲者得视,如暗得明。于是即得道迹。”
说完这个故事,主持便跪在团蒲上念起《地藏经》。盛苗苗回味着这个故事,慢慢地松开了手,闭着眼睛,泪从脸上滑落。突然,她起身跪在佛前,拜道:“多谢大师开导,苗苗明白了。苗苗还有个请求,希望大师为我儿超度四十九日。这四十九日,我每日捐一万香火。”
“人死眷属须悲啼者,凡夫俗见也。耕者家属知缘尽则离,无庸悲恋者,承佛开示之正知见也。”主持慈悲地看着盛苗苗道:“施主能看开,贫僧十分欣慰。小施主此世福薄,但施主替他广结善缘,来世自然一生平安喜乐,无病无忧。”
说起来世,盛苗苗想到了自己。她本就是异世之人,若是孩子也有来世,平安喜乐,无病无忧……这便够了。于是盛苗苗静心下来,在主持的陪同下,为孩子超度了四十九日,也算做了最后的告别。
回京那日,郡主特意来在门口候着盛苗苗。大堂上,盛苗苗抬眼看见郡主局促的模样,心中十分愧疚,便开口道:“这些日子,多谢你们了。是我不懂事,叫王妃王爷和陛下费心了。我今日不便出门,劳烦你代我向他们道声谢,请个罪。”
郡主几步上前去抱住盛苗苗,有些哽咽道:“苗苗,这事不是你的错,你不要再内疚了。我知道你心里最不好受,没去庙里那几日我看着你就像要随衡儿去了一样。”说到这郡主顿了顿,看着她的眼睛道:“苗苗,你还有我们。”盛苗苗点点头,二人聊了会天便散了。
这几日因着丧期,没什么人来找盛苗苗,倒是清静不少。虽然有时看着孩子的旧物仍免不了触景伤情,却比最初好了许多。为了不让自己多想,盛苗苗开始整日投身在研制新的胭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