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慕容钰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场面,可她也能感到周遭的一切反常得很。
这时她才反应过来,明明这里是围猎场,除了她以外,应该每个人都是骑马进来才对的,而她刚刚看见的人影,很明显只是一个人影,并没有骑马,而且那速度之快,一看就知道武功不低。
这些天来,闲在闲梦园,听了不少关于楚国朝廷现下的状况。
本就有人反对太子提出的议和之事,现在又加之楚国王病危,都传言原太子对被贬之事非常不服,正与宰相在暗中偷偷集结兵力意图谋反,如今的楚国朝廷内部,可说是人人自危。
想到这些,慕容钰心下一动:莫非他们想在这围场动手?
想来这围场确实是动手的最佳场所,楚国王病危当中,守卫薄弱,文武百官又全都在场,只要除了太子,再挟持病危无力抵抗的楚国王交出玉玺,便可以在百官的见证下即位。
这么一想,慕容钰就觉得后背一阵寒栗,如若真是这样,那这围场马上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楚国立马就会在这围场里更朝换代,别说议和之事再无可能,不仅太子和楚国王会死于非命,就连从京城来的他们恐怕也难逃一死。
想到这里,慕容钰心底升起了一股从没有过的恐惧,比让她眼睁睁看着楚国王病死还要无奈的恐惧。
看着荒无人烟的周遭,慕容钰快步往回走。
在一切没有确定之前她不能声张,一切都还只是她的猜测,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找到温子凡他们,然后再见机行事。
慕容钰的猜测没有错,原太子温子韬与宰相一直在偷偷密谋将现太子除掉。
温子韬对于太子之位被贬之事不止是不服,因为此事,他对楚国王和现太子一直怀恨在心。
明明自己的母妃是皇后,外祖父又是当朝宰相,他凭什么要居于人下?而且太子之位本来就是他的,岂能让别人抢了去?
于是,他便与当朝宰相段熙平,也就是他的外祖父,偷偷在城外集结兵力,伺机谋反。
段熙平在楚国王身边安排了眼线,一直在密切观察着楚国王和现太子的动向。
终于在前几日,安插的眼线带来了好消息,楚国王病危,命不久矣,却要在临死前再体验一把围猎的氛围。
温子韬和段熙平苦心布置了两年,就为了等一个能够一举将现太子和楚国王拿下的机会,自然是不肯放过这么一个大好机会。
虽然只有两年,温子韬手中的兵力尚未成形,但是对于围猎场的守卫力来说,却是绰绰有余的,而且他们二人还花重金,在江湖上雇佣了一些亡命之徒作为暗部杀手,本来以为还要再潜伏几年才能成事,没想到连老天爷都站在他们这边。
于是,趁着围猎,将那些杀手安置在围场之中,几万大军则潜伏在围场外,只等着与他们来个里应外合,待他将太子和楚国王拿下,夺得玉玺,届时再举兵入城,登基为王。
在得知太子要为楚国王举行秋猎的那天,温子韬便命人在围场里设置了陷阱,并在太子派上山的人当中混入了自己身边的人。
他与段熙平的计划作得很周详,围猎场里地势宽广,挟持太子的事要迅速得攻其不备,一定要尽量避免正面交战。
不过温子韬也作好了万全之策,他的军队守在围场外,一旦事情败露,场外的大军就会将围场回古都的出路封死,到时候别说是人,就连这围场的一只野兔都休想从这里逃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