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不再是咸丰,当然,肃顺也绝对不是原来的肃顺。
作为胡梅梅前男友,受前女友影响,肃顺刚穿来时,十分淡定地接受了这个穿越事实。然而,随着对环境了解适应,肃顺不再淡定了。有没有搞错,难道,我一个大老爷们儿穿过来,就是为了见证咸丰皇帝兄弟两个卖国土,然后再被慈禧老娘们儿一刀咔嚓了?
有心改变历史,奈何这娃运气不好,跟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穿越人士——皇后一直没有交集。上折子请求减免八旗俸禄,不准;建议绑架外交使节巴夏礼,不准。除了举荐曾国藩得以成功外,肃顺不知道,自己还能为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做些什么。即使举荐曾国藩,肃顺也不认为完全是好事。要知道,一旦地方获得太多权力,就意味着中央不稳。
现在好了,眼看咸丰皇帝就要挂了,西太后就要举着大刀砍过来了,肃顺本着“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横竖是死,不如死做烈士的原则,趁着咸丰皇帝貌似还有点儿血性,恳请到北京和谈。明为和谈,实际上,打定主意,揣把枪在身上,到时候,见到英法联军首领,一枪崩了了事。无论如何,今后正史上,自己还能捞个“侠士”的美名!
“咸丰”皇帝自然不知道肃顺这番小心思。之前看史书,对肃顺此人护卫国土之举,还是很欣赏。如今见他这么说,冷着脸批了一番,终究还是高兴起来。叫贴身太监小张子过来,“取朕□□,交予肃顺大人。”
满屋子大臣都吓坏了,万岁爷要动枪,这这这——这是要做什么?
小张子告退,不一会儿,捧着一把□□来,直接送到肃顺跟前。肃顺心中疑惑,迟疑着不敢接。
皇帝大笑,“肃顺,朕知道你一片为国之心。奕这个不孝子,就知道一味求和,却忘了天子守国门的道理。朕去年按祖制行营热河,不想英法红毛鬼子趁朕不在,京城空虚,竟然攻占国都。每每想起,朕心甚恸。如今,卿要守国土。朕心甚慰。只是,洋鬼子贪欲,犹如大海,哪里有能填满的时候。奕愚蠢,主张议和,以肉饲狗,置国家百姓于不顾。如今,卿再和谈,恐更加艰难。更何况,对付鬼子,用不着君子之道。来,拿着朕的枪,带着我八旗子弟,杀回国都,护佑我国土去吧!”瞧这话说的,好似咸丰皇帝多么勇猛似的。直把一个逃逸之君渲染成了明君圣主。
一席话,说的肃顺一愣一愣的,脑子转的飞速,“这人不是咸丰。但明显,适应地这么快,要不,是对历史极为熟悉,且习惯做领导。要不,就是梅梅常说,历史的哪位人物借尸还魂。看他一句一个不孝子,八成,还是奕的某位祖宗。瞧这气势,很有可能,是盛世明君。那么,这样算下来,最有可能是清朝三位皇帝之一,即康熙、雍正、乾隆。只是,到底是哪一个呢?”心里想着,双手急忙伸出来,接过□□,双手捧着,嘴里谢恩,像模像样磕个头,直挺挺抬起头,跪在地上,心里不住骂:“万恶的封建社会,动不动就得跪,哎哟,我的膝盖!”这幅刚正不阿的样子,吓坏了他的哥哥郑亲王端华。
好在皇帝对肃顺表现,极为满意,看他如此行事,只当是性情刚烈,为国尽忠。想了想,肃顺一个人,孤掌难鸣,又叫来载垣,看看这孩子,嗯,不错,跟朕的十三儿长的还真像。“垣儿啊,你是朕看着长大的。性子与怡贤亲王最像。如今国难当头,你愿不愿与肃顺一同回京杀敌?”
载垣听皇帝这么说,心里嘀咕:皇上,好像您比臣还小几岁吧?怎么就看着臣长大了?嘴上只能说:“臣愿意!”
“敢不敢守护国都?”
“臣敢!”
“好!”皇帝高兴了,“不错,有当年拼命十三郎的架势。朕另赐一把□□予你。命你与肃顺,为上柱国将军、护京元帅,率领陕西、山西绿营兵勇,以及京都健锐营、丰台大营将士,九门提督兵勇,杀回京都。记住,务必将英法联军赶出京畿之地。若能生擒,最好不过!”哼哼,小鬼子,别以为这就够了,朕还有法子在后头等着你们呢!
二人一同谢恩。
皇帝又仔细安排战略方针,天黑之后,才命二人回去准备,明日出发。看看地上跪的其他大臣,叹口气,留景寿陪驾,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v瀛跪安。
皇帝拉着景寿,不住感慨,“姐夫啊,”
景寿听了,连称不敢。
皇帝只当没听见,依旧拉着景寿连声叫姐夫,“如今朕的姐姐们都去的早,看见了你,就想起朕的姐姐。想起小时候,姐弟们一同玩耍,高兴的很。本想着,等姐姐生下格格,咱们还能是儿女亲家,亲上加亲。哪知道,朕那苦命的六姐姐,这么早就去了。如今,朕的身边,只有大阿哥、大公主,姐夫家中,也就只有志瑞一个外甥。可惜,志瑞年长大公主几岁。若是姐夫看合适,将来,朕去之后,大公主就托给姐夫照顾,你看可好?”
景寿一听,万岁的意思,咱们家又要尚主了?也不敢说“不”,跪到地上,只是磕头,“皇上对奴才家如此垂爱,臣敢不从命。”
皇帝点头,没想到,富察家还真是聪明,出了弘历一个元后,又连着几辈子尚主。笑着亲自扶起景寿,“姐夫不必如此。这件事,朕还要与皇后商量。再说,大公主今年方才七岁,咱们要想抱孙子、抱外孙,可还要等好几年呢!”说完,自己先笑起来。
景寿听皇帝这么说,心里高兴,方才皇帝拿奏折砸自己的事,也暂且放下。
皇帝冷眼瞧着,知道景寿这边暂时稳住了,话锋一转,说起国事,“姐夫,今日朕留你说话,还有一事嘱咐。”
景寿急忙拱手,“奴才谨遵圣谕。”
“嗯,景寿,这次怡亲王与领侍卫内大臣回京之事,你也知晓。他们此去,京中定然十分混乱。别看朕嘴上骂奕骂的狠。那是因为朕众多兄弟中,与他最亲近。如今京城动乱,朕不忍留爱弟一人在京中受苦受难,你即刻替朕刷道圣旨,叫奕即刻来热河,与朕在一起。我们兄弟,共襄国难。”主要是你是他亲姐夫,你的字迹,他看了放心。免得又给朕出什么幺蛾子。
景寿听了这话,心里感动,急忙领旨。小太监带着,到一边地上摆了个小桌子,刷刷刷写起来。
皇帝这才得以喘口气,端起茶来抿两口,闭上眼琢磨事。小崔子在门口掂着脚望,小张子在屋里伺候,不经意瞅见,小心退出去问。不一会儿,二人一同进来,走到皇帝身边小心问:“万岁爷,主子娘娘与玫嫔小主刚才送来膳食。主子娘娘说,什么时候主子处理完国务,务必劝主子进一点儿。太医们都在外头候着,敢问主子,您是先进膳,还是先召见太医们?”
皇帝睁眼,“皇后送来的?先传膳吧。”这个皇后,还算贴心。
不多时,景寿写好圣旨,皇帝看了,盖上玉玺。小张子、小崔子端小米南瓜粥、凉拌黄瓜、杂粮饼上来。皇帝一看,心里先笑了。叫来景寿,“姐夫也忙了一天,一同吃吧。”
景寿看一眼炕桌上东西,暗暗感慨,皇后娘娘,也忒仔细了些。
当天晚上,皇帝歇在万壑松风。躺在床上,听着松林飒飒,思量山河社稷,渐渐入眠。
烟波致爽殿东暖阁内,胡梅梅翻阅清朝历代皇帝起居注。最喜欢住万壑松风的,有两位皇帝,一位康熙,一位乾隆。如今这位,行事雷厉风行,极具魄力,又懂得恩威并施,与二人执政之风相似。问题是,乾隆处处模仿康熙。仅仅从正史上来看,实在分辨不出,究竟是哪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