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丁入亩因为其含蓄, 士绅、地主们的反应也很含蓄, 他们表面上还要交口称赞一下,虽然心里已经开始骂娘了。即使不乐意,也只是私下做些小动作, 比如合理避税与非法避税。
与摊丁入亩不一样,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指向非常明确。这要还是忍了, 那简直就是包子!官绅们怒了,如果绅们只是在自己的一小块地方上发牢骚的话, 官们就是直接上表, 在国家级刊物上表达反对意见了。
官员是要纳粮当差的,但是同时,他们本身就是官, 已经是当了差的, 而官员在纳税上可玩的花样更多。事实上,这条法令对官员们实质利益的冲击还不如火耗归公呢, 然而面子之事实在重大, 不由得他们不打鸡血。
不少官员劝胤i“三思”,也有人找到户部官员乃至两位四爷的,中心思想不外乎是:官绅是国家统治的根本,不能寒了他们的心啊!这其中有的人有私心,有的人更是因为被打了脸。
咱们是读书人啊, 劳心者治人,如今圣人门徒居然与一群乱七八糟的家伙“享受”一样的待遇,真是耻辱!
甚而至于, 许多旗人也上书皇帝:这样搞是要出大乱子的,读书人的面子最是重要了。
把胤i气了个倒仰:我这是为了谁啊我?难道只是为了我自己么?你们是旗人,不用纳税还要我给补贴,你们以为这些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旗人的人口膨胀得厉害,国家又多事,钱快不够用了,我不扩大税源,难道你们喜欢我停你们的津贴?
沉着脸,胤i冷笑着,把上书的人叫了来,好声好气地摆明了实际情况:“国家的日子确实是有些紧,大家要共体时艰才是,如今朕都减膳了。你又说不可令士绅当差纳粮,不如大家一起减省减省?这么着吧,以后八旗钱米只发七成如何?你去上个折子,”笑得阴森森的,“你上了,朕就准。再不然,你给朕出个主意,从哪里减省出这一笔来,要不就是从哪里加一笔税出来,只要可行,朕就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还tmd指手划脚!找死啊你!行啊,朕的办法不好,你来想办法!“怎么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国家养着旗人几十年,养你们一家子!你给朕个办法!你说!”
底下的人就瘫了,他是属于汉化比较深的那一款,读过书,有一点呆气不假,还没有呆到家。很快就想通了,这关我什么事儿啊?!又不收我的钱!真要为了所谓读书人的面子问题,上一道减了旗丁钱粮的折子,街坊邻居能组团过来抄他的家!减省哪一处都有人要抗议,情况比给旗丁的钱粮打折也好不到哪里去,你知道会惹上什么麻烦?!加税同理可证。
当下叩头:“是奴才想左了,奴才只是想,当朝官员已经为国效力了,再叫他们当差……一个人又不能劈成两瓣儿来使,这个……”
胤i捞起手边的镇纸就砸了过去,侥天之幸,没砸着脑袋,却把人家肩膀砸得生疼。“你究竟有没有仔细看邸报?!回去通读了再来与朕说话!”
“!
“回来!都还有谁与你的想法一样,你去见一见他们,把今天朕的话都传出去!谁再上折子,想‘劝谏’也不是不行,捎带得想一方法,想不出来,朕权当他吃多了撑的,帮他清清静静地饿两顿败火!”
“!
春寒料峭,胤i还是被气得浑身冒火。好歹旗人里头打抱不平的声音就近乎绝迹了,胤i算是收拾完了本利益集团比较核心部分的反对声浪。
紧接着他就病了!
皇帝病不起!
这是真理,如果你身为一个皇帝,并且不想被人架空、大权旁落,又或者是被迫禅让、被人逼宫,好一点的也是国家乱七八糟的话,最好不要生病,尤其是……就不要长时间的生病,偶尔有点头疼脑热的就行了。
如果你不思进取,病也就病了,如果你更想一展身手,病了就等于先败了一半。情况再糟糕一点,在遇到很大阻力的时候,如果你病了,不止是败一半那么简单,如果不能赶快振作起来,政息人亡也是常有的。
胤i现在就处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之下,他打心眼儿里就不想生病,无奈人有旦夕祸福。他到现在才病,已经是老天爷给面子了,自登基以来,他遇到的事情着实不少,整日里忙忙碌碌,劳心劳力,到这时候病,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只是委实病得很不是时候。
胤i脑门儿上包着个帕子,浑身发热,连捶床的力气都没有了。淑嘉干脆住到了乾清宫里来,西配殿再次收拾了出来,皇子们也分班侍疾。茂妃、谦嫔两个却颇为纠结,身份上的差异,宫妃与皇子之间需要避忌。
淑嘉虽然经常胡乱担心,这一回对于胤i的病却一点也不担心。胤i正当壮年,怎么看也不是个短命的相。无论是宗室、亲贵还是朝臣,对于皇帝身体的担心,更多的都是关于新政策而来的。
胤i却让大家都很郁闷,他这一病就病了一个多月,病情还时有反复。皇帝是没有假的,即使有法定假日,别的部门可以放假、安排值班人员,皇帝却只有一个人。一旦有突出事件、重要事件,他都要工作。
刚刚好了一点儿,他就要看折子,又要御门听政。一工作一累了,不免又加重病情。如此反复了两次,淑嘉才强硬了起来:“你一次把病养好了,有多少事做不得?你现在这个样儿,难道不是更耽误事?”
胤i倚着床头,身前摆了个炕桌,上头堆着的都是折子,声音也有些发虚:“皇帝病不起啊,一旦我免朝过三天,外头不知道要传出什么话来了呢。”
淑嘉默然。
皇后尚且如此,其他人更不能阻止了。
胤i照旧病情稍好一点就开始工作。人在生病的时候,心理总是脆弱的,有时候会变得更软弱,有时候受到刺激又会更偏执,胤i是属于后者。他更加铁腕地强力推行他的新政。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全国上下,怨声载道。
————————————————————————————————
以长泰十二年为界,胤i的执政生涯出现了分水岭。在此之前,从即位开始,他的一系列政策都是所谓“仁政”,自然夸的人多。长泰十二年初,一道官绅一体当官、一体纳粮的诏令一下,之前对他所有的好评前面都加上了个负号。
蒋霆在苏州有些年头了,过得颇为惬意,再没想到突然之间有大祸临头了。三织造在康熙年间就有监视江南的任务,蒋霆不敢怠慢,对外界物议也颇为关注。之前都是说皇帝各种好,他也快快乐乐地写信给胤i。
时间走到了今天,晴天一道雷劈了下来。他居然听说有人在说皇帝的坏话!清廷由于出身“蛮夷”的原因,很忌讳这文字狱的。号为仁主圣君的康熙在位时,文字狱也没断过。蒋霆不敢等闲视之,忙派人去查。
查出来的消息更让人吃惊了,骂朝廷、说皇帝坏话的人还不算很少。随着异族统治的越来越强化,心生不满的人还是越来越多的。异族比较野蛮粗暴的统治方式与旧有的苟且偷生下来的官场败类相结合,祸害百姓的水平成倍往上翻,天灾人祸,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朱三太子都出来了!这都反映了最朴素的民心,也说明了改革的必要。
人民群众是纯朴的,呃,也是思想比较简单的,一般最能影响他们的却是基层士绅,胤i刚好把这些人都给得罪了。又刚好,士绅是掌握笔杆子的人。
对比旗人的各种优惠,汉人的境况着实糟糕了一点,本来汉人里头的所谓精英份子,剃发易服都忍了,就为了清廷对他们有优惠允许他们继续读书做官享受特权,他们还能插鸡毛掸子冒充大尾巴狼。冒充得还心不甘情不愿的,现在优惠也要取消,“精英”们暴怒了。
怒则怒矣,然则无胆,有人出头了,他们肯打一打太平拳,帮着传一传谣言。私下里发发牢骚,以自欺欺人,告诉自己,自己是有风骨的,如今只是权变而已。官照做,特权照享,吃奶骂娘。其行为方式,实与抗战时期号称曲线救国的汉奸有得一拼,实际上不过是政治投机者。
不肯出头露面,背地里出阴招正是他们的强项。
人民生活本应不够好,即使胤i已经在努力不竭泽而鱼了,他所有的新政里也就盐法最利民,火耗归公也算好事,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有些新事物的通病——漏洞。
其结果都是要基层人民来承担的,自身利益受损,政府宣传工作又做得不到位,听着士绅说是朝廷的错,他们一想,也是,就跟着传播谣言。
这谣言写得通俗易懂,很是抓人眼球,心里不痛快的人们嘴上就说出来过过瘾。谣言的内容也很简单,文化层次高一点的谈什么么夷夏之别一类,田间地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却是先帝与现任皇帝真是命硬得可以!康熙陪着他的儿子被拉出来游了一回街,克了父母不算还克老婆;胤i更狠,生而克母。
两位皇帝在民间传说里成了天上星宿——比较凶残的那一种。与此同时,旗人也被捎带上编排(有部分还不是编排)了许多不良情节。朝中诸公也不能免俗,个个都是坏人。
蒋霆的冷汗当场就下来了,这事儿他必须报!匆忙写了密折递上去,请示:怎么办?
密折,是必须由皇帝本人拆阅的。
胤i看完就是一个倒仰,脸上憋得通红,却什么辩驳的话也说不出来。
他不是脆弱的人,也不是能被几句狠毒的话骂死的,然而这一次骂得实在刻骨!胤i最大的心结,就是他的母亲。为国为民的想法不能被大家理解,养士几十年,他们还这样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还有那些愚民,他这么做难道只有自己受益么?前脚免了他们的税,后脚就来这一套!都是些忘恩负义的家伙。
累病了,又听到这样的消息,雪上加霜。
抬起手,发现手有些抖,胤i怎么控制都控制不住,只能放弃地把手藏到了被子里。想要扬声喊人,一时却发不出声音来。魏珠是个机灵人,急急上前:“万岁有什么要吩咐奴才的?”
胤i一直在想,你们骂我、你们这是谤君、我才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呢!荒谬!不行,荒谬也得把这势头给控制住了,这是对新法的挑战,我一定不能被动摇。
魏珠这一嗓子让他打了一个激泠,吐出一口长气,抖着声音道:“叫太子来!”
————————————————————————————————
魏珠左右为难,既不肯丢下皇帝,又不肯放弃讨好太子的好机会,最后一咬牙,派了个小太监去请弘旦过来,自己守着胤i,想了一想又问:“主子,奴才使人叫御医过来?”
胤i点点头。
弘旦过来的时候御医还没有到,就见他父亲一张脸狰狞得可怕!请过安,上前来,关切地道:“阿玛,您这是怎么了?御医呢?”
胤i愤愤地摇头,抖着手把密折给了弘旦:“看看。”
弘旦看胤i的样子就生出不祥的预感来,接过来一看,也是气了个脸红脖子粗,破口大骂。骂完了,没见他父亲有回应,低头一看,胤i的身体状况实称不上好。
胤i恢复了一点精神,生硬地道:“这还是上个月那道上谕引出来的!”
可靠如山的父亲病倒了,底下一片反对之声,新策刚刚推行,而且必须推行下去,否则国将不国!一切的一切,使弘旦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危机感。
低下身,弘旦轻声道:“这事儿得赶紧决断。”不能拖延,不能坐等它们消失。
胤i恨不得把这些人碎尸万段,冷道:“你去办。”毕竟不是什么能说得出口的事情,还是保密一点好。
弘旦冷静地点头:“儿子明白。”
明白了也没用,保密工作无法做好。弘旦得回去想个恰当的方法,既办了流言制造者,又不能让他祖父、父亲出现在不良讯息里面。想办法的时候,他是没有顾问的,这种事情总是恨不得藏着掖着的。
办法还没想到,又来了追加的坏消息!
苏州织造派的人到访,听到风声的人里就有心思灵活的,反正没下限的事情做了不止一回了,再来一回又如何?就有人上书告发,这一告发,就把蒋霆都没查出来的人都查出来了——叛徒的情报价值总是很高的。
从活人到死人,一划拉划拉出了一大堆,内中还有做着朝廷的官,谈论着夷夏大防的人。这检举信一出现,当地官员不敢怠慢,连夜快马往京里送,比蒋霆的密折也就慢了这么一会儿。
胤i连说三声:“好好好!”
在他心里,他是一心为国为民而不被理解的。眼下竟是四面楚歌,又病得七死八活,竟尔病情加重,不能视事。
这下消息瞒不住了。诸王都来了,大学士也到齐了,关于新政被攻击的事情,正式摆上了台面,而皇帝……一病不起,大家必须对此事做出一个决断。
此情此景,与十几年前何其相似!康熙驾崩之前,也是遇上了这么一桩不能说的阴私事,也是气病了,然后……
皇帝不会就这样挂了吧?!
这下,谁都不能再说出宽恕的话来了。文字狱原就是本朝特色品种,眼下还搭上了一个皇帝,谁敢再为这些人说话?
惩治,必须惩治!还要严惩才行!
量刑标准几乎要比照着当年庄氏明史案来了,雍王极为义愤,因为他也被骂了。说得很是难听,他的名声比皇帝还要坏,因为馊主意是他出的,还有,他追欠款的时候追得相当凶残!
所以雍王声称:“必须把这些谬论统统驳了回去,否则倒像是朝廷理屈词穷,老羞成怒,道理上讲不过人家就动粗了!得打得他心服口服才行!”顿了一顿,“叫他们自己认输,辩服了他们,让他们写自悔书!”不能不说,让别人自打耳光是一个好想法。
因为诸王齐聚,允祉也在,他心里比较偏重读书人的,不免打一打太平拳:“士子是不好得罪的,国家为了收拢人心,花了多少功夫?”
允t另有看法:“这只是治标,不是治本。根子还是在新政使人不满上,一日要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他们就一日心中不平。即使要纳粮当差,也要与寻常百姓区分开来。不能叫他们寒了心呐!”这是为官员说话的。
允祥沉声道:“新政不能半途而废,此案需速决。”这是没说实质内容的。
看着这些叔王,弘旦心里忽然有了一丝的不确定。
————————————————————————————————————————
胤i又睁开了眼睛,淑嘉正坐在床头看着他,看到他醒了,眼露惊喜。她正在后悔,也在害怕。之前不该这么托大的!以为他会没事,怎料到他会病成这样。事情的经常她已经听说了,她很是明白仁孝皇后之死对于胤i来说意味着什么。当初因为这个原因,他差点儿没逃出坤宁宫!
“谢天谢地,你终于睡醒了。”
胤i吃力地笑笑,脸上有些惨然。看到弘旦侍立一旁,问道:“怎么样了?”
弘旦一脸的为难:“汗阿玛突然晕倒,儿子有什么事都得先放下了。”
胤i脸上已经显出怒容来了,弘旦追加了一句:“您躺下了,外头诸王就要来请安……”
“知道了。”病是病了,怒是怒了,傻却没傻,胤i只听此一句,就知道这件事情是瞒不住了的,更是灰心。强要起身,发现身体很是沉重。
眨眨眼,看看老婆再看看儿子。一瞬间,他政治家的素质又回来了,一天里他被气倒了两次,正在情绪低落期,他突然觉得他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了。
弘旦处理庶政的能力是有的,却吃了年龄的亏。二十几岁在这个时代不算小了,也监过国,哪怕马上即位登基都不用什么垂帘、摄政、辅政。然而他的父亲留下了一个危机重重的摊子,不算烂,却是必须小心应对,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他还有几个正当壮年、有政治资本、没有受到打击、还有强大人脉的“叔王”。这些人能够坚持下来么?老四或许能,其他人呢?或许就和和稀泥,说不定会因为政局动荡,为求稳定而帮他下一道“罪己”的遗诏,收买士子之心,让国家继续腐朽下去,直至完蛋。胤i确信,顺治死后的遗诏不是他自己写的,应该是孝庄和辅臣的手笔才对!无怪康熙一旦掌权,就要给亲爹翻案。
胤i登基的时候没有“叔王”的压力,是因为康熙的兄弟全死光了,宗室里头辈份高的也没几个,很多宗室的势力都被削弱了,典型的代表就是安王系。胤i当时又年近四旬,从政二十载,能镇得住场子。
但是康熙出了名的护短,大力培养儿子们,康熙诸子在他们的兄弟当皇帝的时候还能被压制住。一旦他们的侄子当了皇帝,而他们没有受到大力打击,情况就不好说了。不一定是想夺宫篡位,继续发展势力却是不可避免的。
这几乎是不可遏制的。
光靠弘旦去硬扛,未必会输,也能最终取得胜利。然而,却会非常辛苦,也可能使家族元气大伤。如果因此使新政前功尽弃……这个国家等不得了,如果国家完了,别人或许还能有一条生路又或者是保证荣华富贵,至尊一家却一定凄凉。
但凡天下父母对子女,无不希望他一生顺遂。即使是挫折教育,也是在自己能掌握的范围内,一有危险能把他拉回来的那种。胤i也不例外。眼下面对危局,他得给儿子找一个靠山,或者说招牌。一面大旗。
必须要有一股势力,能够从某个方面,比叔王们从礼法上更强大,作为后盾,让弘旦可以倚靠。可以上能力上的,也可以是别的方面的。
最终,胤i选择了身份,选择了淑嘉。淑嘉,一定是心向儿子的。而且,他相信她一定会坚持他的理念,老婆不是老娘,能出手打儿子的耳光!他得给淑嘉一定的权威,以制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当一个未来的皇太后,是不够用的。
他不要“被罪己”!说不定,还会“自称”不祥之人!他没错!他不要!
“我若大行,你帮着儿子!”“凡事,听你额娘的!”
弘旦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睛。后宫不得干政,是清廷的惯例了,就这样打破了?
无数穿越者梦寐以求的指点江山的机会,就这样落到了淑嘉的头上。虽然胤i没有想让她参政,只是要让她坐得稳一点,当儿子的靠山,但是,口子一旦打开,就休想随便合上了。
淑嘉却被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铁饼砸得头晕眼花,她茫然了。
她一点也不开心!
刚穿过来的时候,想着这个破烂朝代,什么割地赔款的,一丝好感也欠奉。嫁了胤i,担心着一家子的前程,直到胤i登基,她还不能舒出一口气来。说起来,胤i死了,她才是真正的安全了。
说起来,她曾有过梦想,富国强兵,对政治加以影响。
无论是安全还是发展,前提居然都是丈夫去死。然而当这种可能真的摆在面前的时候,她却只有满腹哀伤。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你这是怎么了?这会儿居然说这个!果然是一病就会胡思乱想!你会好好的。”
心中一团乱麻,她对于胤i能活多久心里已经没谱了,只是下意识地拒绝去想这种可能。
————————————————————————————————————————
胤i毕竟没有死去,却病得很沉。诸王甚至以为他病糊涂了!皇太子已经娶妻生子了,还要弄个皇后听政做什么?就算要辅政的人,还有宗室诸王、大学士呢?
可命令又是胤i亲口宣布的,同时还下了命令,如查嗣庭、汪景祺等著逆书,吕留良这样遗毒甚广的,没商量,办掉。说皇帝坏话的,与查、汪、吕等人当成一路给办了。
只是这一回没有一个热血上脑的曾静罢了,此君也是说了朝廷的坏话,却没有闹出史上那么大的名气,估计是修行时日尚浅就事发的缘故。他只是成了一堆受牵连的名字里的一个,负了连带责任而已。
这道命令的出现,证明了皇帝的脑筋又还是清醒的。
而另一道命令则是新政必须坚持下去。
诸王恍然,这个皇后原来是个监工的!
胤i的担心并没有错,眼下诸王里就已经有了动摇的人了,如果他真的挂了,即使弘旦看到国家情况不妙,想要继续改革,也会迫于形势作出妥协!有时候政息人亡,不仅仅是继任者不想坚持,也有可能是因为政权交替之下不得已的举动。
夫妻一体,妻者,齐也。丈夫名声不好,妻子也脱不了干系,皇后必须维护皇帝。有几分力气使几分。
想通此节,心中觉得皇帝这是在以皇后之地位而压制外朝的诸王,也只得认了——他们还真得吃这一套。
鉴于皇帝还在那里吊着一口气,诸王、大臣勉强听从了命令。却有意无意地,事一先向弘旦请示。同时又丢出难题给皇后:新政要怎么继续推行呢?这就跟做饭似的,你不能以为吩咐一句“开饭”就有饭了,你得有柴有米,对吧?
成心出难题了这是。
淑嘉看着底下写上来的折子,脸上一阵青白交错。诸王的主意没有打错,她确实……不懂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