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审(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你们来了, 坐。”陈怀素招呼。

苏诚等人行过礼之后分别坐好, 黄紫箬则在丫头的搀扶在坐到了陈怀素身边。

“你们应该已经了解了大概的情况。”陈怀素又道,“那些人贩子已经被一窝端,人数有四五十人, 所以很难找出当年那几个匪徒,更甚者里面也许根本没有当年的匪徒。本来让你一一与犯人见个面最好, 但你的身份就算不是老夫的女儿,也不能轻易做这些, 所以最好还是需要你自己提供线索。”

江不予点头:“妾身明白, 无论如何妾身会尽量配合,左丞大人想问什么便问吧!”

“那好,你是否还能记得当年被绑架时的情景?无论什么都好, 匪徒的人数、相貌、体态、年龄什么都好。”

江不予沉默, 皱眉沉思。几天前苏诚也问过她,当时她的脑中只浮现了一道模糊的影像, 但她肯定这道影像就是关键, 因为那是陈夕怜记忆中关于被绑时最深刻的印记。

“啊!”脑袋又一阵剧痛,江不予忍不住捂住额头。

“怎么了?”苏诚立刻起身来到她身边,轻声问道,“头又疼了。”

江不予摆摆手:“没事,只可惜那时的记忆实在太模糊。”

黄紫箬也关心道:“怜儿, 你是不是经常头疼?”

“没有。”江不予笑道,“以前记忆是一片空白,没什么可想, 所以也没感觉什么不适。最近记忆开始恢复,有点难受是正常的,娘不必担心。”

“那你想到什么了吗?”陈怀素问。

江不予刚要摇头,余光忽然瞄到团团圆圆额头上的“s”型胎记,心头一动,刚才模糊的影子渐渐清晰起来。

“啊,是蜈蚣!”她突然叫起来。

“什么蜈蚣?”屋子里其他几人都不明所以。

江不予回道:“我想起来了,当年抓我的人右手手腕内侧,有一条像蜈蚣一样的旧伤疤。”

陈怀素眼睛一亮:“若是真的,那这个线索至关重要。”只要有具体的人选,那么问出当年的事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应该没错。”江不予沉吟道,“尽管其他细节想不起来,但是这个疤痕却始终在记忆中徘徊,想来当年就是此人将……我带往漆斗城的。”

“好。”陈怀素起身来回走了几步,说,“只要找到这个人,当年的谜底就能揭开。若你真是老夫女儿,那……那……”

陈怀素看着江不予,脸上虽然依然冷肃,但眼中却透出几分激动。

“但愿能找到这个人。”江不予低喃。

“门外有人。”团团这时突然小声道了一句。

苏诚眉头一皱,闪身几步冲到门外,不多说便拽进来一个丫头。

“你不是厨房的丫头吗?站在外面干什么?”陈怀素喝问。

丫头跪在地上,身子有些战抖,声音带着惧意道:“奴婢,奴婢是来通知……午、午膳做好了。”

苏诚瞥了她一眼,对陈怀素道:“左丞大人,未免夜长梦多,是否应该尽快将手腕带伤疤的人找出来?最好能派人保护好,若出了问题,当年的事恐怕就再也查不出来了。”

“你说的很对。”陈怀素也不多言,立刻叫人去找知府,根据江不予提供的线索去寻找那个关键人物。

末了,陈怀素又冷冷地看着地上的丫头,审问道:“平时都不是你来传膳,怎么今日就换成你了?”

丫头萎缩了一下,颤颤巍巍地回答:“祥兰,祥兰姐姐今日有事,便、便换了奴婢。”

“哼!当老夫是傻子吗?”陈怀素怒道,“除了祥兰,还有吉兰,怎么也轮不到你!你这丫头还想诡辩,说,是不是有人派你来的?”

丫头吓得一声也不敢吭。

“你若如实说了,老夫或许还能从宽处理,若不说,你该知道我陈家的家法是什么!”

丫头抖如筛糠,最后只能颤抖地回答:“禀老爷,是、是柳姨娘叫奴婢来、来探一下消息。”

“探消息?”陈怀素冷声问,“她想探什么消息?”

“柳姨娘说,夫人今日回府,还带着、带着外人,所以想让、让奴婢来看看是否发生了什么事。”

陈怀素盯着她看了半晌,开口道:“就这些?”

“是的,奴婢不敢撒谎。”丫头磕头道,“因为以前受过柳姨娘的恩惠,又、又想着这应该不算什么要紧的事,便、便答应了。希望老爷原谅,奴婢以后再也不敢了。”

一旁的江不予见此,暗道这个柳氏真的挺厉害,派人偷听被抓也能不露多少破绽,顶多就是被陈怀素斥责一顿罢了。

果然,就听陈怀素道:“私自偷听主子谈话家法难容,你下去找管家领三十板子,若还有下次,就别怪老夫无情。另外告诉她,老老实实做她的主子,心眼不要太多!”说罢便摆手把丫头打发了出去。

接着陈怀素又对江不予等人道:“这几天是关键时候,你们不如就留在府上等结果吧!”

苏诚和江不予对视一眼,点头应允。

“太好了。”黄紫箬走过来拉住江不予,高兴道,“女儿就能陪娘了。”

“还有团团圆圆呢。”两个小家伙也凑了过来。

“好好。”

江不予笑了笑,看黄紫箬开心自己也挺开心,突然想到柳氏对她下毒的事,看了看一脸严肃的陈怀素,她想了想还是决定先不说,毕竟自己的身份还没证实,冒然指认柳氏有些不妥,还不如等事情明朗一些再说,反正这些天她都会陪着黄紫箬,柳氏不会再有下手的机会。

柳氏那边被监视得死死的,完全没有机会脱身,知府那边找人也很顺利,万幸当年那人竟然还在,如今还混到了这个团体的二把手,若不是碰上了翻旧帐的陈家人,他现在不知道过得多风光。

嫌疑人找到了,审问过程也没多少波折,抓的人本来就不是什么豪杰,稍一用刑就把该供的都供了。

只是年月久远,犯人对一些细节已经不太记得了,但是当年受命杨大夫绑架陈夕怜的事情却是事实。只不过他开始并知道他绑架的是陈家千金,同时杨大夫给他的命令是将人带到偏远地方杀死掩埋。

可是这人想着杀了她,自己也得不了多少好处,还不如把人卖了,赚点外快,要知道年轻女人的价格还是不低的。就因为这一点点贪念,埋下了今日杀身之祸的引子。原本可以置身事外的杨大夫和柳氏,全因此被牵连了出来。

听到这个结果,陈怀素真是怒火狂炙,如今即使不审问杨大夫和柳氏,江不予的身份也已经确定无疑了。可恨当初自己相信了柳氏的甜言蜜语,没有努力查找自己的女儿,反而把陈秋璃当作嫡女般宠爱,甚至还冷落了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对其病情冷漠以对。

憋住心头的火气,他向皇帝递上折子,请求闭府审理这个案子,毕竟涉及到家丑,能不外传最好。

皇上批文很快,同意了他的请求,主审为菀城知府,陈公父子、王尚书、黄侍中(黄紫箬的父亲)等人听审,而江不予一家作为主告方出现。

想让犯人将当年绑架陈夕怜的事陈述了一遍,然后知府拍起惊堂木,问道:“杨大夫,你可听清楚了,此人所说是否属实,他可有冤枉你?”

“没有,大人。”杨大夫出乎他人意料的镇定,不,与其说镇定,不如说死气沉沉毫无表情。

“那好,本官问你,你为何派人谋害陈家小姐?你与她有何仇怨?又或者是受何人指示?”说着目光还微微扫了一眼堂下垂头静立一旁的柳氏。

“没有人指使,都是草民一人所为。”

知府又问:“那你为何要如此做?”

杨大夫沉默了一会,回道:“草民十分痛恨陈怀素,因为他抢走了草民青梅竹马的心上人。”

堂上众人皆有些哗然。

陈怀素面色一冷:“你胡说什么?老夫有生之年只有一名正妻和一名妾侍,都是堂堂正正娶来的!”

杨大夫冷笑:“草民的心上人就是你的妾侍柳筝。”

“什么?”陈怀素站起来看了柳氏一眼。

“左丞大人稍安勿躁,待本官细细审问。”知府先安抚了陈怀素,然后又继续对杨大夫道,“当年左丞大人纳妾的事众所周知,绝对没有强抢之说。”

“哼!他要纳一个平民女子为妾谁人敢说‘不’?”杨大夫淡淡道,“柳筝与我青梅竹马,感情深厚,早已论及婚嫁,谁知他陈怀素突然横插一脚,硬是将我心爱的人带走了。我恨,恨他们所有人,我要让他们尝尝失去至爱的滋味,所以我买通别人趁陈夕怜外出的时候将她绑走了。”

知府皱眉:“这么说,此事完全是你一人所为?”

“是。”

听到这声“是”,柳氏微微颤抖了一下,余光甚至不敢瞄他一眼。

陈怀素眯着眼看了柳氏一眼,冷笑道:“太可笑了!你说柳筝和你感情深厚?那你是否知道,当年是柳筝主动接近老夫的,在老夫外宿客栈时殷殷服侍,亲近之意表露无疑,老夫正是看她乖巧可人才决定纳她为妾,你情我愿,完全没有一丝勉强。你若不信,柳筝你自己说,当年是否是你先向老夫示好?”

柳氏颤了一下,半晌才低声道:“是,是的。”

杨大夫猛地看向她,原本面无表情的脸闪过不敢置信。

“阿筝,这是真的?当初我们的海誓山盟都是假的吗?你入了左丞府之后的委屈都是假的吗?”

柳氏咬了咬唇,冷淡道:“杨大夫,你我不过泛泛之交,何来海誓山盟?”

杨大夫瞪大眼睛,难道自己这些年都是在对方编织的谎言中度过的吗?

“你可听清楚了?”知府开口道,“你真是为此而犯下的大罪吗?”

杨大夫像泄气一般,跌坐在地上,双眼无神沉默不语。

“堂下犯人,回答本官的问题!”

“没什么好说的了。”杨大夫面若死灰道,“一切都是我做的,要杀要剐都随便。”

知府望了王尚书等人,这人已萌生死意,估计要他供出幕后指使恐怕有些困难,或者柳氏真的是无辜的?她不过是被暗慕她的人所牵连?

知府想了想,道:“柳氏,你当真与杨大夫只是泛泛之交?”

“是的。”柳氏上前回道,“妾身真的不知道他竟然会为妾身犯下如此重罪,妾身也有罪,虽无意但你确实因此为陈府招来了祸端。”说着跪了下来,低声啜泣。

杨大夫双手握了握拳,没有抬头看她。

“这么说,你当真毫不知情?”

“是的。妾身自入陈府以来,一直恪守本分,不敢有一丝逾距,自问没有愧对老爷和夫人。”

陈怀素皱了皱眉,想起这些年柳氏对自己细心体贴的照顾,确实没有什么德行上的差池,在主母犯病时,还能将府内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除了身份不高之外,算得上是贤内助。

这么说,真的是自己错怪她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收了幼年大佬们做徒弟弥天记至高降临命之奇书重生后我回苗疆继承家业穿成绿茶女配后我出道了重生后成了大佬心尖宠女配她天生好命替身的我跟正主在一起了恣意风流
相关阅读
重生空间:高冷汤少,很放肆[综漫]枭王真言(网王同人)有花有酒锄种田奈何跳错墙[陆小凤]暴雨梨花校草甜宠:学妹咋办可好活在七零年底幸运儿许谁天荒地老
作者雪原幽灵其他书
不笑浮图 我的脑洞直通大海 我的尸身放荡不羁 贤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