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了要磨小麦,家里那么多小麦。
在村里有六十亩地,每一亩地收成进她这就是六百五十斤。
眼下家里的粮食都收进来了,足足有三万多斤。
她得赶紧请人做面粉,然后再做馒头,做的馒头在这么冷的天儿放得长久。
就是放个十日半个月都不见得坏。
六婶得了话,赶紧回去了,从窑洞里面出来时只感觉外面的寒风呼呼的吹,吹得人缩脖子,“听梨花的是真没错,早先就该让老大老二紧着忙活上的,好在也不迟。”
嘴上嘀咕了一会,赶紧迈开腿脚快步回去。
赵了全家都搬了上来,头一日夜里便睡了个好觉,只是赵了想着,家里只有一个炕头。
好在隔壁还有一个里屋,只是开个窗口,光线稍暗了些。
要是赵田儿娶进门,也不说一下子就能休了人回去的,看来回头还得将那屋子给她住上。
好在女子家人都要备上被褥带进夫家。要不然,家里可没多余的被褥了。
赵了在村里请人种地,好些门户都分上了。
花婶等着赵了上门来送种子,可等了一日,分到种子的门户都去借了地,种子都下了都没见到赵了来。
翌日一早,花婶在门口打望瞧见了桂花嫂,便拉住了人问道,“梨花家的种子可都分了出去?”
“分了,今儿个我这不是又要去拿种子去。”桂花嫂说着又奇怪的瞧了花婶一眼,“你咋没去呢?”
“我,我这不是昨儿个有事没去成吗!”花婶是等着张梨花主动送种子来,这两家人都快成一家人了。张梨花那边到底是作为夫家的,夫家的人当然要主动上门来,“说起来我这是为了我家田儿愁,也不知道梨花啥时候给赵阳来下聘。”
“这事儿传得沸沸扬扬,村里人谁不说道闲话。”
村里人还真没闲空去说花婶家的闲话,即便说闲话也不是说赵阳欺负她家田儿。
倒是有人看得清的,花婶就是想让在家田儿赖上人家赵阳了。
先前她是给自家闺女定了个大户人家,这亲早退了,人家抬了别的姑娘进门。
桂花嫂听得这话,也没心思接话,“你愁啥,我得先赶着过去了。”
说罢赶紧去了梨花家去,手里还拿着挤成一团的嫩叶子,也就是个拳头大小嫩叶子。
昨日下的种子,今日一早便长出了嫩芽来了,桂花嫂借的是自家娘家表亲的地,就是隔壁钱家村。
表亲家离得近,桂花嫂有粮食后也送过去不少,两家自是亲厚了。
借了他们家的地,都是要给粮食的,哪有不乐意借的。
这会钱家村那边的地,都被借完了,再过去肖家村的地也都借了过来。
这会人一早过去梨花家,便瞧着六婶一家子已经忙活上了,“六婶,这是干啥呢?”
“挖土洞呢,梨花家的土洞挖的可好,可暖和了。那睡的土床烧热了暖烘烘的,能暖一宿。土洞里边就是不烧火,也比起咱们住的那草屋暖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