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赵阳手里的锄头一丢,也来不及接下四丫手里的衣裳,快步跑了回去。
“二哥,二哥衣裳。”四丫见着二哥就这么跑了,也是感到一头雾水。
另一边春生嫂几个人瞧见四丫穿上了袄子,手里还拿着一件,便问道,“这是打哪儿来的客人,咋这般阔绰呢?”
“不知道是打哪里来的,来的时候还坐着马车来的。是来跟嫂嫂谈了粮食的买卖,后边走的时候还拉走了上千斤的粮食。”四丫开了这口,春生嫂听了,顿时看了看桂花嫂,“是啊,我咋没想着呢?”
“你想着啥?”桂花嫂有些疑惑,春生嫂连忙道,“拿粮食去换衣裳,先前是想着这十里八乡的人人都挨饿受冻,自是不能跟他们换了去。即便换了,这没得穿了,不也是可怜见的。”
“不如咱们得空赶着去阳城一趟,那定是衣裳多。你说我这脑袋瓜子,咱们村里人人都有粮食的了,何不拿去换些衣裳过来。”
先前春生骚是没想着这些,说起来,她家里收成了两次黄豆,也有三百斤的粮食。
如今又收成了小麦,这小麦收成可高了。
拿了半成,竟然也有七百斤,他们可是打过称的。
家里到了粮食眼下也有上千斤呢!
桂花嫂听了这话,点了点头,“是啊,咱们是得去一趟阳城,只是咱们从来都没去过。也不知道阳城里边是不是有衣裳换,先前没想着这事儿,可不就是不咋去过。”
这赵家村的人平日去的也就是镇上了。
到阳城,那不停不歇息还得腿脚快,都得走上个两日一宿才到。
稍稍放慢腿脚,又要路上歇一歇的,只怕是要走上个四五日。
故而,这边十里八乡去阳城的甚少。
春生嫂和桂花嫂说着话,四丫已经先回去了回去,倒是杏花这会儿走了过来放,肘了肘桂花嫂的胳膊,低声道,“这赵阳瞧着年岁不小了。”
“是不小了,他今年都十七的年岁了。若是梨花寻思着给他说亲,家里头嫂子会种粮,到时候说姑娘可容易着呢!”桂花嫂接了这话,又扭头看了一眼杏花嫂,“咋的,你想给他说个姑娘啊?”
“我哪能给他说姑娘去,就是寻思着这赵阳年岁不小,说起来也跟梨花相差不了一个年头。”杏花嫂只是想着,方才见到赵阳跑得快,连衣裳都没拿。
光是见着四丫手里的衣裳,听了她那话后没见着多问,便急着回去院子了。
这都到了娶亲的年岁,跟自家守寡的嫂嫂居住在一个屋檐下,要说心里头没点心思那咋可能!
杏花也不是瞧着一次两次,好几回呢!
见着赵阳盯着自家嫂嫂看时,眼神都跟往常不大一样了。
但这话杏花嫂也没跟桂花嫂多说道,只是她提起这事儿,桂花嫂倒将赵阳的亲事放在心上了。
这会儿赵阳急忙跑回了院子,五丫这会在厨房烧着火煮水,嫂嫂要洗洗身子。
五丫五六岁大了,烧火倒是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