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50)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这边报馆里正开始研究新的报纸, 另一边禛贝府敏宁却是叫苦不迭。

她就不明白, 万岁爷要让四爷做一个关于修书的章程,只是为何这活儿最后会落到了她手里?

甩了甩写的发酸的手, 敏宁放下了铅笔, 面前几张稿纸上面已经写满了狂草字迹。

要是真来一个识字的人, 可能都看不出来她到底写了些什么, 毕竟为了方便,她全用简体字书写的, 这个时代虽然有了简体字, 但简体字一个字有好几种写法, 而简体字在这个时代被称为手写字体, 和印刷字体也就是繁体字完全是两套字体。

也就是说一个人识一个字须得认两种以上的形体,必须得统一, 不统一如何能够大规模推广。

叹了口气, 心想幸好这个时候铅笔已经出现了, 不然让她拿着软塌塌的毛笔写,可能半天也写不到一百个字来。

将稿纸按顺序整理好, 敏宁又重新拿出几张白纸改成繁体字誊抄。

誊抄之后, 一行一行, 虽然是横排, 但却是自右向左。

写了几行后, 一不注意变成自左向右, 敏宁拿起面包擦掉, 在心里发狠,总有一天要而这些书籍变成她熟悉的排版方式。这见鬼自右向左,要不是怕一下子改变,惹得读书人将标点符号也全盘否定,她可能连报纸的竖排都变成横排。

算了算了,只能先温水煮青蛙一点点改过来,总有一天她要让简体字也能像正体字一样出现在报纸上,让竖版变成横版,让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变成从右到左。

幻想了一会儿这种画面,敏宁傻傻的笑了,随后又认命的誊抄起来。

字体规整起来,几张稿子上的字浓缩到一张纸上。

她放下笔满意的又读了一遍,这上面的建议都是她能够想到的,对于修书这件事,敏宁倒是挺乐观。

这世上的书多是多,但只要规范起来还是挺容易修的。

比如敏宁就给了意见,将这次修书一事下放到民间,让民间参与进来,现在修改好的书稿想要出版,就得经过专门的部门审核,完全可以皇子翰林院齐上阵,再找一些大儒把把关,组成一个庞大的审核团。

分成一审二审终审,这可比朝廷自己修来的方便。

这些大儒也不必自己修书,专门那些递交过来的书稿,哪里有问题可以打回去让对方改,这样不用朝廷自己动手,既可以节省大量经费,也能缩短时间。

对于现在一修书就得花上几年、几十年情况,敏宁一直想吐槽,人生有多少个几年、几十年可以浪费,完全可以靠人力取胜的事,偏偏只固定那些人。

人数一少很难找出书中错误的地方,还不如将这件事交到民间,让翰林院的人和那些大儒专门找书中错误之处。

而修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完全可以在报纸上登出来,寻求全国人的帮助,常言道一人之力不足道,众人之力常有余,她想这么简单的事,那些文人应该能懂。

至于修书当中会不会有些人修的书重合,有些人夹带私货,这得看朝廷了,完全可以将某些书指定某些省来修,严格把控审核环节。

这事朝廷只要把握大致方向就行,如同一辆车的车头一样领路,没必要事事躬亲。

将稿子重新誊写好后,敏宁放入一个匣子中,唤来了小禄子。

小禄子最近在四爷面前露了好几回脸,倒是让他跑了几次腿,大概让苏培盛有了危机感,又把他排挤回来,现在安心呆在她院子里给她跑腿。

“将这东西交给爷。”

“喳!”小禄子恭敬的接了过去抱在怀里。

敏宁又想起今日好像是大阿哥种痘的日子,就问他,“爷是不是在福晋那里?”

小禄子点了头,敏宁若有所思,“那你别直接去找爷,将这匣子送到外书房去,回头找个人跟苏培盛说一声。”

小禄子忙迭声应了。

正院里,福晋正抱着弘晖阿哥坐在炕上,把他的头按在怀里。

小阿哥自己倒是挺镇定,虽然身体绷的很紧,可还是勇敢的伸出了手臂,只是他头紧紧的埋在额娘怀里,还是能看得出来有些害怕。

叶太医拿出一把小刀来,刀身很薄,刀头比指甲盖还要小。他在火上烤了烤,快速的在弘晖的手臂上划了一个小小的一道伤口,轻微出了点血。

又从医箱里拿出一个封好口的小瓶子,打开后用银针从里面挑了一点痘浆抹到伤口上。

旁边的四爷拍了拍福晋的肩膀,安慰道:“别担心,府里的下人都用这种方法种了痘,无一人出事,弘晖也会没事儿。”

福晋绷着的神经松懈下来,回了四爷,“爷,我没事,只是有点担心。”

叶太医开口,“这几天小阿哥会稍感不适,这都是很正常,等伤口结了痂就没事了。”

福晋忙问了一句,“以后真的不会再染上天花?”

叶太医:“下官曾经给种过牛痘的犯人又种上天花痘浆,无一再感染,已经证明种过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福晋点了点头,“那这次多谢叶太医过府为小儿种痘。”

叶太医将装了痘浆的瓶子和小刀重新放回医箱里,背上箱子对两人说,“下官还要前往裕亲王府为小阿哥种痘,就先告辞了。”

福晋困着弘晖的手,不让他碰到伤口,四爷则对福晋说,“你先照顾弘晖,爷去送送叶太医。”

叶太医忙推辞,福晋却开口,“是该送一送,这次多劳烦叶太医亲自来跑一趟。”

四爷领着叶太医往外院走,边走边问他百姓种牛痘一事处理的怎么样了。

“还得多谢贝勒爷教的法子,先划一个伤口再抹上痘浆,要比鼻苗法快的多也方便得多。京城里来接痘的人倒是不少,只是出了城,那些乡下的百姓就不大相信这个法子了,有些还认为种上了牛痘以后会长出牛角。”叶太医觉得这一说有些啼笑皆非。

四爷了然,“百姓没有读过书,自然会有这种荒诞的想法。等时间一长,那些种过牛痘的人什么事都没有,百姓自然会相信牛痘。”

叶太医叹了口气,“要等百姓慢慢接受,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天花。”明明可以避开,却因为这些荒诞的想法,导致许多人要承受天花之苦。

四爷脚步慢了下来,眉头拧起,“这事我来想办法解决,牛痘事关重大,需尽快将种牛痘一事在大清推广起来。”

叶太医一听,当即向四爷一拜,“那这事就拜托给贝勒爷了。”

四爷连忙扶起他,一脸严肃道:“叶太医医者仁心才让本贝勒佩服。”

送走了叶太医,四爷又回后院看了弘晖,见他已经恢复到平日里一样,正吃着奶饽饽就没有打扰他。

跟福晋打了一声招呼,说他要去处理公事,便离开了。

四爷也没有说谎,他确实有公事要处理,明日就是开年后第一场大朝,之前汗阿玛交给他的任务,他转手交给了安格格,给了她两天时间也该有个答复了。

正想往后院走,苏培盛过来禀报,四爷脚一转又往外院走去。

刚走到外书房,就有小太监呈上了一个匣子,苏培盛连忙接过。

四爷进了书房,才将匣子接了过来。

只是他没有先打开,而是从旁边拿出一张纸,在纸上面写了几行字,叠起来交给苏培盛,“拿去交给安格格。”

苏培盛恭敬的接过,塞进了袖子里,转身就出了外书房。

四爷这才打开匣子,拿出里面叠起来的纸,翻开后他看了看纸上所写的内容。

眉头先是皱起,很快又舒展。

对于四爷这种事必躬亲的人来说,将事情下放给别人,他还真放不下那个心。

不过,这个提议也不是没有好处,翰林院、皇子、民间大儒,三方一起审核,可以避免一方做大。而且人一多,声望分摊后,每个人只分一点,就不会出现庞大的声望聚集在一个人身上。

果然,安格格总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那推广牛痘的一事交给她,想必也能够解决。

目送苏培盛离开后,敏宁才打开手中的纸,顿时气得拍桌子。

才解决修书的问题,怎么又给她出了一个难题?让她解决种痘的困难,她怎么可能做到?

无语的望天,敏宁觉得四爷这是把她当幕僚在使,什么困难都往她这里扔?

抓了抓头发,敏宁盯着纸上的那几行字,恨不得上面的字迹立马消失。

诅咒了几声,最后还是不得不认命的想办法。

想要解决还得从症结处着手,敏宁打算双管齐下,一方面发动报纸先澄清人们对牛痘的误会,再将接种过痘的人公之于众,可以允许一些心有怀疑的人去询问。

等人们对牛痘半信半疑的时候,再来一招狠的,散布京城附近某个庄子出现天花的谣言,甭管会不会长出牛角,为了活命,别说是牛痘,就算是羊痘、猪痘这些人也都会争着抢着种。

在生死面前,谁还管一些荒谬的传言。

等事情了结,再一宣传,就说天花止步于一个种过牛痘的村子,想必会引起新一轮种痘的风潮。

这才能让整个大清的人争相种痘。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千万不要强逼着百姓做某件事,要以利诱之。

拿出一张纸,敏宁开始写计划,写完之后就让小禄子又跑了一趟。

四爷拿到计划后,也没多做修改,重新誊抄了一遍,准备明日一起呈给汗阿玛。

因为隔日要上朝,前一晚四爷独自睡在外面,三点的时候起床,坐上马车开始往城外赶。

到德胜门的时候,城门已经开了,路上还碰到几辆马车,同样急匆匆的皇城外赶,一看就知道也是去畅春园上朝。只是不知道是他某位兄弟还是朝中大臣。

到达畅春园时,马车就不能继续往里进了,下了马车,天还是黑着的,四爷被引到大宫门。

里面已经不少人在等候了,四爷就看见老大和老三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他挑了挑眉,难道这两人要联手了?

也是,这一次是广修天下书,诱惑太大,要真办成,甚至有可能被称为天下之师。

这庞大的诱惑没人能够抵挡,老大和老三联手还真有那个可能。

只可惜……

四爷摸了摸袖子里的折子,注定要让有些人失望了。

大约等了一个多小时,天微微发亮后,还有太监来宣布快上朝的时间到了。

老大跟老三当仁不让的第一个走出去,四爷随后,然后才是内阁大臣。

进了九经三事殿,分别在龙椅下方站定后,没多久外面就传来静鞭声,殿内肃静,皇帝进殿,四爷随同其他人一同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皇帝在龙椅上坐下。

四爷跟着起身,才看见在龙椅旁站着的太子,显然太子是随同皇帝一同进殿。

“这次大朝主要商议修书一事,内阁都有什么章程?”皇帝直接问向张英。

已经是花甲之年的张英从文官之首站了出来,“回皇上,内阁认为这是应该由翰林院撰修,可令皇子协同。”张英已经快要致仕,一点也不愿意掺合进皇子之间的争斗,这么说也不过是谁也不想得罪。

他自己倒没什么反正也快退了,但他不能不顾儿子,二儿子可是刚进南书房。

不论是太子一方还是大皇子三皇子都对这个回答不满意,让翰林院撰修,那还有他们什么事?就算掺合进去,最多不过是走个过场镀层金,没有一点实质性的好处。

太子当场对皇帝说,“汗阿玛,修书一事事关重大,翰林院没有个领头之人难当此重任,儿臣愿请命当这个领头之人。”

大皇子也站了出来,“汗阿玛,太子是储君平日里繁忙,大概顾及不到这件事,还是由儿子来吧,儿子愿意跟老三一同主持这修书之事。”

这次上朝的皇子当中,只有被封了爵位的皇子,自九阿哥往下的小阿哥都没有资格来上朝。

八贝勒出来支持大皇子,“汗阿玛,大哥善武,三哥从文,两人双剑合璧,一定能够办好这件事儿。”他照例支持养母的儿子。

五阿哥和七阿哥在一旁作壁上观,四爷也同样置身事外。

太子一下子被三个兄弟合起来围攻,有些招架不住了,就忙给老四使眼色,在太子眼里,一直支持他的老四属于太子党,所以这不就找老四解围了。

皇帝同样想知道四子的回答,毕竟皇帝可是知道,那套标点符号就是他那个格格弄出来的。

“胤禛,之前朕让你做个章程出来,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四爷站了的出来,单膝跪地,手里捧着一个折子举到眉高处,才沉声道:“回汗阿玛的话,儿臣仅有一些浅薄的看法已经写在这折子里。”

“哦?”皇帝来了兴趣,“快快呈上来。”

身边有太监下的台阶,双手接过四爷手中的折子,回到龙椅身边呈给皇帝。

皇帝接过后打开,虽然看的很认真,但脸上却没有露出什么表情。

一旁的三皇子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起谁才是最先提起修书的人,不正是老四家的吗?

随后他又安慰自己,不过是一个女子,能有什么好法子,之前提起修书,想必不过是灵光一闪。

皇帝看完折子后,扫了一眼下面的四子,这折子一看就不像是老四的风格,里面带着股掩都掩盖不住的商人气息,不要想,他就知道是谁出的主意,看来老四还挺信任他那个格格。

不过这法子,皇帝也不得不拍案叫绝,国库里确实缺银子,这主意一出,即省了一笔银子,又赢得天下文人的心,可谓是一箭双雕!

皇帝将折子递还给旁边的太监,“给文华殿大学士送去。”然后对张英说,“张爱卿,你也来看看老四的折子。”

张英从太监手里接过折子后,哆嗦着手掏出眼镜,才打开看。

大概是年纪大了,看折子都慢了许多,皇帝花了几分钟就看完了,张英足足看了有十分钟。

看完之后,他感叹一声,“老了老了,竟然没想出这么个好主意,真是有负皇上圣恩。四皇子聪慧过人,这个主意大善!”

皇帝笑道:“张爱卿是朕的股肱之臣,就不要自谦了。老四不过是有些急才,容不得你这么夸奖。”

随即又道:“那这件事就按老四折子上所说,着翰林院、太子、皇长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皇八子,一同主持审书一事,招民间大儒一同参与终审,传命天下,可民间自行修书,修书需通过朝廷审核定稿后才可出版。”皇帝一口气将几个有爵位的儿子都塞了进去。

太子和其他皇子一同跪下接旨,才知道老四在折子里究竟说了什么,搞了半天,一块大馅饼,变成了人人有份。

三皇子有些恍惚,明明自己提出来的事,为何最后这么多人掺合进来?随后又想到报纸一事,当即不再犹豫,回去后就要将这件事办妥,可不能再让其他人抢了先。

下朝后,四爷原本也要跟着其他人散去的,不过还有一件事得私下禀报给汗阿玛,所以又转了道去了旁边的澹宁居。

不承想太子也在,四爷跟皇帝和太子请安。

太子笑着问他,“四弟,找汗阿玛是有何事?”

四爷这才回答:“回太子的话,弟弟是为了牛痘一事而来。”

正在品茶的皇帝,端着杯子开口:“牛痘?牛痘怎么了?”

四爷当即道:“昨日儿子的大阿哥种痘,请来了叶太医。儿子从叶太医口中得知,种牛痘一事出现了僵局,城外的百姓惧牛痘如虎,盖因有传闻说种上牛痘会长出牛角。”

“无稽之谈!”皇帝哼了一声,才问向一旁的太子,“胤礽,你有什么办法解除百姓所忌?”

见皇帝在考较太子,四爷自觉退到一旁。

“汗阿玛,而且儿子觉得此事可因势导之。”

皇帝不置可否,示意他继续。

“百姓恐惧的不过是对未知之事不了解,可命各地属官下到地方跟百姓讲解。或以身作则种痘,令百姓解除忧惧。”

见皇帝并未有什么表示,太子心里忐忑又继续道:“也可将种痘之人数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

皇帝点了点头,“太子这想法很好,不过回去后再好好想想,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言两语将太子打发后,皇帝再看向四子。

“说吧,你提起这事,可是已经有了好的解决办法?”

四爷忙恭敬道:“回汗阿玛的话,儿子手下有门人给儿子提了建议。”

说着再次掏出一本折子呈给了皇帝。

皇帝翻开看看,随即嘴角露出笑意,“看来你对于这个‘门人’挺信任的,想必之前的折子,也没少给你出主意。”

两件事都跟报纸有关,看得出来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报纸毕竟是新鲜事物,没几个人想到通过它达到目的,这就是思维的惯性,如同太子一样,压根就没有想到从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上面着手。若是没有这份折子,皇帝大概会同意太子的办法。

之所以让太子先离开,就是皇帝已经料到四子肯定有了解决办法,避免太子丢了脸面,才会让他先行避开。

四爷面上有些狼狈,“回汗阿玛的话,之前折子确实不是出自儿子之手。”

皇帝却豪不在意道:“你的门人提的意见,自然是归你,朕还挺高兴你能知人善用,用才不拘一格。世不患无才,而患无用之之道。谋人取才,用人取德,不计身份取才,这一点你做的很好。”

“儿子多谢汗阿玛教导。”

皇帝将折子放在桌子上,“行了,这是朕会命人去办。”散播天花的谣言,本是一项扰乱民心的重罪,这事四爷不能做,所以才交给皇帝。

这一日,张绍阳接收到一份投稿,查看之后直接过了审核。

没错,他就是这样夹带私货,开这家报馆的目的,也就是上面要有个对外引导舆论的窗口。

平日里任由报馆自行运作,上面要是有任务下来,还是得优先报道出来。

“冯翔,麻烦过来一下。”张绍阳打开门,朝着外面喊了一声。

不只是冯翔,还有其他编辑作者都在院子里随意走动,但要是细看的话,就可以发现他们走动时在时不时的表现自己。

这件事还得从报馆被分隔成两半说起,自打分隔成两半后,另一半报馆就被规划《颜报》的地盘。

虽然名义上还是属于一家报馆,但实际上另有出口。

最先还没什么,可后来那位叫长惠的《颜报》总编,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群女子,每一位都有独特的气质,长相不说端庄秀丽那也是小家碧玉,能看得出来都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出入都有马车接送,完全不给外人接触的机会。

而这群女子也不需要跑新闻,自己就能将报纸的稿子写出来,每到午后就是这些人喝茶吃点心的时间。花园里一群莺莺燕燕,自然吸引隔壁一群蠢蠢欲动的单身汉,所以每到此时,只要是有心之人就会走到院子里,毫不客气的施展自己的男性魅力。

冯翔虽然不愿意回乡成亲,但不代表不会春心萌动,自然也会到院子里绕上几圈,有意无意的展现自己。

《日报》大概只有张绍阳和张廷璐无动于衷,一来两者都已经有家室,二来两人都知道对面那些女子的身份不平凡,自然能做到不乱于心。

冯翔被喊,隔壁传来几声嗤笑声,他耳面一红遮住半边脸进了编辑室。

“张兄,你找我有何事?”

“这个稿子你看一下?”张绍阳将手中的稿子推给他。

冯翔这才收拾好情绪,默读了一遍,“这是一篇讲述种牛痘过程的文章,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

张绍阳却说:“这是明天要报道的。”

牛痘京城的人基本上已经接受了,冯翔对这件事都已经习以为常,所以不知道牛痘有什么好报道的。

“张兄,这个没什么新闻价值吧?”

“新闻价值”这个词也是原先在《北京晨报》学会的,一个报道总要有价值才会有人看。

张绍阳靠在椅背上,懒散的说,“我接到一个消息,据说距离京城不远的许多村子有传言,说种牛痘会长出牛角,导致许多百姓都拒绝种牛痘。”主管了一段时间的报馆,让张绍阳整个人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是再回到过去,大概不会那么冲动的直接揭露乡试舞弊一事。

“怎么会有这种事?这种话也有人相信?”冯翔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明显是瞎说的竟然也有人相信。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说的人多了,就算百姓开始不信,最后也都信了。”

流言的威力,他们这些做报纸的难道还不知道?

张绍阳又道:“所以这件事就需要我们的报纸来澄清,这几期报纸就围绕这件事来报道。”

冯翔当即点头,“这是当然,我义不容辞,张兄你说该怎么做?”

张绍阳十指交叉放在桌上,沉吟了一下才开口:“那就先按照这篇稿子来写,将种痘的过程以及当事人之后的情况都追踪一下。务必强调,种痘之后与常人无异。然后再派些人到乡下采访一下,城里的人未必知道乡下人的想法。想必这些采访内容写出来之后,会引起京城人的讨论。谁家在乡下没有三五个亲戚,到最后这是肯定,会传遍各个庄子村子。最起码得让乡下里的人知道,种痘会长牛角是不可信的。”

冯翔一脸慎重道:“行,这事就交给我来办。”

同样不仅《日报》这里,《晨报》也得到了同样的吩咐,这几期报纸都围绕着牛痘这件事报道。

其他报纸,敏锐的察觉到这里面大概是有朝廷的意思,跟这有一样学一样,也开始的报道起来。

总之,不认识京城哪一家报纸,或多或少都开始报道牛痘,很快乡下那个种牛痘会长牛角的传言,也被城里的人所知。

许多人还特意跑到乡下问亲戚有没有这回事,弄得乡下亲戚都觉得自己丢脸丢到城里去了。

有些人拖家带口的主动去官府设置的点种痘,但大部分还是在观望。

大约过了半个月,朝廷开始警戒起来,一股流言从周边传来,据说南边有个村子突然爆发了天花,正往京城蔓延。

这引来无数人的恐慌,也不管种牛痘会不会长牛角了,急的跟投胎一样争先跑去种痘。

好在朝廷没多久就来辟谣,说是天花并没有传过来,因为天花传到某个庄子时就停止了。

朝廷没有解释,百姓自己争相打探,后来有小道消息流出,说那个庄子是某位皇子的庄子,牛痘刚出来时就命自己庄子上的人种上了。

原本那些人只是慑于上面的命令,不甘不愿的种上了牛痘,没想到会突然救了自己一命。

后来这个庄子的名字也被爆了出来,不少百姓过去打探,没想到还真有这件事。

这一下,百姓也不管种牛痘会不会长出牛角了,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说。

天花实在是太可怕了,管它会不会长牛角?那又不是自己一个人种,要是长牛角大家都长,谁也甭笑谁。

到后来甚至演变成,谁没有种痘就被邻居乡亲举报,然后被乡亲父老强压着去种痘,轰轰烈烈的种痘一事足足持续了好几年,后来发现对生活也没什么变化,人们才淡定下来,甚至孩子一到年龄就自发去种痘。

永定河的河工已经修了几年,今年总算是赶在汛期之前完工。

敏宁刚将手里的《北京晨报》转交给朝廷,就接到四爷要跟随皇帝一同去巡视河工的消息。

这一次,离京到不远,京城里消息灵通的报馆,已经加派人手提前赶过去,准备将一系列行程完完整整的报道出来。

这种可以重点宣传皇帝功绩的事,朝廷自然欣然应允,允许特定的那几个报馆跟随。

作为老牌报纸,《京城日报》也在其中。

“这一次,大家伙要有个好的开头,千万不要让《北京晨报》抢了风头,虽然说咱们的报馆,比《北京晨报》晚上了那么些时间,但别忘了,咱们还是最开始进入这一行的,要让他们知道,那群翰林院的书呆子,可玩不转报纸。”走之前,张绍阳照例鼓舞下属。

他们已经知道,《北京晨报》全权由翰林院接手,已经陆陆续续进入了许多翰林院的官员。

所以这一次,不仅是老牌新牌报纸之争,还是民间跟官方的报纸之争。

“所以就让我们来教教他们怎么做报纸!”张绍阳吼了一声。

下方的人顿时激动的接道,“教他们!教他们!”

跟那些历届状元榜眼探花交手,没有哪个读书人不兴奋。

走之前的前一晚,四爷是歇在敏宁的院子里,这一晚酣畅淋漓的情事后,四爷摸了摸她的肚子,有些疑惑,“怎么还没有怀上?”

按说明她的身体早就调养好了,可这都过去有小半年了也没个消息。

敏宁还沉浸在余波当中,四爷手摸在她肚子上的时候,她猛的打了个哆嗦。

“爷……”每次之后,她的声音都会染上媚色。

四爷将人搂在怀里,也不嫌弃她一身的汗,对她说,“要不要把叶医女给叫回来,没有她在你身旁,爷这心里总是有些晃荡。”

敏宁一想到叶医女回来,肯定又要喝各种补药,她就觉得头痛,窝在四爷怀里,撒娇道:“爷,叶医女忙着大事,我这点小事就不需要麻烦她了。”

四爷却盯着她的眼睛说,“给爷生儿子也是大事,何况种痘一事已经解决,叶太医也培训了不少民间大夫,不需要叶医女跟着,是该把她调回来了。”

敏宁脸皱巴起来,她这是不是坑到了自己?不帮着出主意,种痘也不会那么顺利,叶医女肯定也不会这么快被调回来。

“好了,不要再想了,该怎么给爷生个儿子。”四爷将人翻过来,拨开她的腿,又重新覆了上去。

被拉进情欲之海前,敏宁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那要是生的是女儿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农家娘子美又娇命之奇书女配她天生好命弥天记重生后成了大佬心尖宠穿成绿茶女配后我出道了恣意风流重生之为妇不仁重生后我回苗疆继承家业嫡女娇妃
相关阅读
隔壁那个不要脸的天后前妻:霸道总裁太可恨我有美颜盛世[快穿]快穿之风水大师我本平凡妖艳男配作死手册在古代搞义务教育国民哭包[重生]绝世毒妃:妖尊宠上天倾世女皇:夫君,要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