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代善正要仔细问清楚,他知道原著里袭人在服侍宝玉时发现了他的秘密,可是今天她还没近宝玉的身呢,她怎么就知道宝玉需要干净的中衣?
待要仔细问她,看看时辰这会儿也该散戏了,便只道:“你且回房去,暂时不要出来了,待我得闲了再来问你。”
珍珠低头应是,又举着手中的包袱道:“二爷的中衣……”
贾代善又怒又好笑,只不想与她计较,只使了个眼色,旁边早有小丫头过来接过了包袱,道:“珍珠姐姐,老太爷让你下去呢。”
珍珠似乎这才明白老太爷的意思,她偷眼往里屋看了一眼,这才涨红着脸死心地福了一福,告退离去。
贾代善摇摇头,让小丫头把包袱拿到宝玉院里去,自己匆匆回了席。果然刚坐下看了半折戏,前边就有人来请吃茶了。
这酒是只请了中午的,吃了一回茶,众人便陆陆续续地告辞离去了。留下的客人还是有的,除了东府那一家子以外,一个是沉郡王妃与沉郡王世子,她与丈夫关系极好,府里也是她说了算,现在想在娘家住两天自然也没人会反对。一个是外孙媳妇林玮的妻子陈氏,一个是薛府大姑娘,她是常来往的,与贾府众位姐妹关系也好。还有一个却是老太太的侄孙女儿史家大姑娘史湘云。
听到这个名字时贾代善也怔了怔,他一直没听老太太提到过这个人,又明明记得原著里似乎宝玉与她认识得比黛玉还早,还以为这个人被自己蝴蝶掉了呢。客人中只剩下这四个人的时候,贾代善终于能进去了。一个是自己孙女,两个是亲戚家年幼的晚辈,倒没有什么避嫌的必要。
史湘云果然如同原著描述的那样可爱,她长的不算漂亮,但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完全可以让人忽略她的外貌。爱说爱笑活泼好动的性子,只要有她在,大概永远都不需要担心会忍场了。
这时她的父母早已没了,难得寄居在叔叔婶婶家里还能养成这样爱说爱笑的开朗性格,又极有才华——原著里她写诗联诗可都是不落黛玉宝钗之后的。
贾代善打量了一回,又好声好气地问了几句,便笑道:“留下来多住几天罢,你这几个姐妹也都是好的,你只管与她们一起玩儿,如果需要什么东西,你只管向你大伯母或者琏二嫂嫂要去。”
史湘云忙站起来应是。老太太看着也很高兴,这个侄孙女儿也是个可怜的,只是她也不好让她来住,现在老太爷开口,她自然是巴不得一声儿,便忙道:“老太爷说的是,你好歹也叫我一声姑祖母,就留下来多住几天罢。”她很心疼娘家这个侄孙女儿,只是她现在是贾家的人了,也不好去把侄孙女接来住,如果是侄女还好说些。现在老太爷都主动留了,她也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回头派人去跟你婶婶说一声儿,拿两套日常的衣服来。”
宝钗正在跟贾琳说话,不巧贾琳刚几个月大的小儿子水达却哭了起来,贾琳向来喜欢亲手带孩子的,便忙停了话头抱着儿子哄了起来。宝钗看了一会儿便转头向史湘云笑道:“史妹妹,既然老太爷和老太太都苦留你,便住几天罢,正好与我们也有个伴。”
在场所有人都暗暗皱起了眉头。这个薛姑娘平日看着也是个知礼的,怎么这说起话来却一点儿礼数都不懂?这薛家与贾家的亲戚关系可不见得比史家与贾家更近,这说起话来怎么一副主人家的口吻?
众人便只当没听见她的话,仍各自说笑。史湘云还小,虽然知道她这话不妥,却不知道要怎样圆场,便有些尴尬地看着老太太。老太太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似地笑道:“好了,你们几个姑娘们就下去玩去吧,别跟我们这老天拔地的拘在一块儿了。”
贾琅姐妹们便站起来靠退,贾琼亲亲热热地拉着史湘云,四个人一块儿出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了有新姐妹,她们竟把宝钗忘在了一边。薛宝钗向来是个大方的,见此便抿嘴笑道:“可见是有了新妹妹忘了旧姐姐了,罢了,我就留下陪老太爷、老太太和王妃娘娘说说话罢。”
这话一出口,地上众人再次侧目。这可是沉郡王妃,你虽然与她是姨表姐妹,可身份不过是皇商的妹妹,那是天与地的差别,这口气怎么好像你说留下来陪就能留下来陪一样?
一连说错两句话,薛宝钗也有些急了。她因为哥哥失去了进宫的资格,如果不能与这位嫁给皇子的表姐拉好关系,恐怕就只能嫁作商人妇了。但话已说出,她也没办法收回来了,只好微笑着没事人儿一样坐在那儿,静静地看贾琳哄着孩子睡觉。
陈氏也是个精的,她几乎是立刻就站了起来,抱着孩子说要哄他睡觉去,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便退了出去。
贾代善不知道薛宝钗为什么会这样巴着贾府不放。现在两家的关系实在很薄弱了,二太太换了人做,不可能让自己的独子去娶一个皇商的妹妹,她也不可能嫁给宝玉了,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看不透,想不明白。
老太太与贾琳都是微笑着,聊着一些孩子的琐事,就好像身边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外人一般。当然只是好像,如果确实没有外人的话,她们的话题可要广的多,什么家长里短,京城里的八卦,一些适龄的公子与姑娘等等,什么也逃不过她们的嘴巴。只是这只是好像,所以她们只好聊聊贾琳的两个孩子。
为此,两个人都不高兴了。贾琳虽说自己管了家,可那一大家子事情也多,她能回娘家的机会也是很少的,难得回来一次却被这么一个不识趣的给搅和了。而老太太,好不容易有个孙女儿嫁进了皇子府当了正妃,能得到一些寻常人得不到的消息,偏就有人要坐在旁边,害她没办法尽情地与孙女儿交流,心情能好才怪了。
几个人正纠结间,一个媳妇子突然进来回道:“回老太爷,老太太的话,姑爷和姑奶奶使人送了信来了。”
二人大喜,忙道:“快,快让那人进来。”
因不是年节,贾敏只派了两个婆子过来,押送了两箱东西,不过是些南边特产的布匹吃食什么的。另外还有一封信,除了问好,说些家常以外还有一个好消息:他们一家子秋天就要回来了。
众人大喜,地下各人也纷纷向老太爷和老太太道喜。姑奶奶一家子一去就是四年,现在终于要回京了,这个好消息立刻就传的遍府皆知,贾琅姐妹们都跑过来问:“姑姑和林妹妹要来了吗?”
宝玉也跑了来道:“林妹妹要回来了?几年不见,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薛宝钗坐在那儿,看着所有人都欢天喜地的,只有自己完全插不上话,完全被众人忽视。
到了十月的时候,林如海一家果然回京了。林家也没有什么别的近亲,接风宴便由荣府来办了,也不过请了东府一家子,沉郡王府一家子,都是自己人。
贾敏与老太太见面自然有许多话要说,黛玉与贾琅姐妹们也很快就玩到一块儿去了,已经七岁了的林琰则被宝玉拉着去了外院玩耍。
除了林如海夫妇,没有人知道这其实是贾代善的提议。原著里没写有清楚林如海到底是不是真病死的,官场黑暗,盐政一事又关系重大,曾有人猜测说林如海其实是被暗算了才死在任上的。在那儿混了几年,看帝跟前交待得过去了以后,贾代善便在信里交待他们尽早回来,免得惹祸上身。
林如海不像原著里那样妻子儿子都没了,心灰意冷,现在他有妻有子,家庭美满,哪里肯将性命扔在那儿,便上折请求调回京城。好在他的关系跟皇帝还算不错,虽然舍不得这样一个能信任又能干的人离开那儿,却经不住林如海装病装累,最后也只好批复了他的折子,把他调回京城做了个户部侍郎,却是升作了正二品衔。
这里的林妹妹身体仍然不是很好,却不像原著那样敏感动不动就爱使小性子了。原著里的林妹妹寄人篱下,又受一些小人的逼迫,唯二能依靠的偏偏老的太老,小的又没个担当。如今她家庭幸福,有父亲,有母亲,有哥哥,有弟弟,虽然身体差些,心情却好,性子也开朗了许多,不再动不动就哭天抹地,有什么不如意的只管大大方方地找外祖父外祖母去,倒没人再说她什么。
贾代善看着她们姐妹都过得开心,性格也活泼,自得地摸着花白的胡须,觉得自己已是不枉穿一场了。只是宝玉的工力名和亲事,这几个孙女们的亲事也还得花点心事才行,尤其是要尽早。贾琅也就罢了,反正贾赦早已废在床上,也没处欠那五千两银子去,只贾琼却要尽早定出去才好,他早忘了那场败仗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