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皇宫之中,皇帝在宫里呆着觉得挺不舒服的,突然就来了心思想微服出行一次。
有生之年不知道还能再出去几次了,之前自己出去那时候孩子们都还小,自己也从来没有带他们出去过,也不知道他们对外边的事情有何看法?
自己这次出去,可以带儿子们一起出去,顺便可以看一看他们对民情民意的体察情况,也顺便可以更加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继承人。
人家都说大隐隐于市,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做皇帝也是一样的,要是未来的皇帝,不知道体恤民情,不知道如何去和百姓相处的话,那么要这样的君主有何用?
他们既然不能够带给老百姓快乐,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那么自然会有人来取代他们的。
自己这年龄也越来越大,对这个国家掌控起来也越来越不能得心应手了。
很快手中的权力便要放下去,可是大皇子在这上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虽然之前对靖王看上去觉得挺不错的。
但是关于他要娶璃唐的这件事情还是觉得有欠考虑。
本来以为他可能是自己心目中最合格的继承人了,可是没有想到他居然拘泥于儿女私情,居然一点都不顾自己后院之事,他太重情也不太好。
要是杨靖安一味的相信璃唐,那么把这天下交给他之后,他万一也这样呢?那到时候该怎么办呀?
想到这些,老皇帝觉得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己想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因此直接就找了丞相等人进宫来商议,把最近一段时间的政务交到了丞相等人的手里,然后准备自己微服出巡。
皇帝出行可是一件大事,丞相等人自然不敢马虎,本想着皇帝现在已经,年纪很大了,不想让他再出门了,可是皇帝说的也在理,因此就都应了下来。
如此皇帝便叫人通知了大皇子,靖王,武王,五皇子叫他们做好准备,和自己一同出巡。
皇帝本来也是想在这个四位皇子中再选一选的,虽然说先前已经定大皇子为储君,但是经过逼宫一事之后,就打消了这个非他不可的念头。
大皇子这些年来在政事上并没有什么建树,而且好多地方都有犹豫不决,缺乏果断,要是就这样把一个国家交给他的话,还真是不放心。
而靖王和武王还有五皇子,三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可以在他们三个中间再考察一番,如果真的比太子做的好话,那么也是可以考虑重新再选一个继承人的,毕竟这件事情可不是这样简单的,一个不慎就可能会毁掉一直这个国家的未来。
几位皇子接到圣旨之后,也表现的十分的惊讶,他们没有想到皇帝已经这么大年龄了,还想微服私访,不过他们也不敢说什么,既然父亲想去,那他们做儿子的自然只有陪同的份。
出发的那日早上,一行人在宫门口集合,很明显的可以看到武王身边跟了璃唐,大皇子带了婢女芸儿,而靖王和五皇子身旁并没有带婢女,独自一人过来的。
皇帝看到这番情景之后,也是颇有感触,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当时来向自己表明心意的时候,应该不是一时的想法,估计他已经想了好久了吧。
要不然此刻他在怎样也不应该只身一个人过,来看来他真的很把这个百里璃唐放在心上,也是时候处理一下他们之前的问题了,不过这个也不是很急,等这次回来再说吧。
他们这次要去的地方名字叫做武安县,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地方,皇帝之所以来这里,一个是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就来过,那个时候还是很不错的,可是后来有事天灾又是人祸的,虽然朝廷一直都在治理,但是毕竟没有亲眼看见,
二来嘛,皇帝觉得既然自己是出来视察,自然是要来一个比较普通,贫穷,而且还要自己熟悉地方,这样才能看一看最下层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要是去的是江南水乡那种富硕的地方的话,那么自己这次出巡又有什么意义呢?怕是自己去了,反倒会打扰老百姓们平静安稳的生活。
皇帝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是一到这个地方,皇帝看到老百姓们的生活之后,顿时就觉得自己这个君主做的太失败了。
因为这个地方虽然说不至于路有饿殍,但是老百姓们都面色饥黄,一看就知道他们是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贫苦人家。
这一路过来,几乎所有的老百姓都是这个样子皇帝十分的生气,把地方官员叫到自己面前来。
狠狠地训斥道:“这个地方官是怎么当的,朕把武安县的老百姓交给你,你就是这么给朕办事情的,你看看他们一个个身上的衣服都是补丁带着补丁,而且面色饥黄,一看就是平日里吃不饱穿不暖。你这父母官是不是不想做了,还是想要朕将你们治罪?”
武安县的县令也觉得很无奈,但是也赶紧跪到地上。
皇帝请罪道:“还请陛下明鉴啊!这武安县一直以来都十分的贫困,微臣自打上任以来也一直都想要励精图治,可是前两年才刚刚上有好转,马上就遭遇了天灾。去年一年都没有收成。微臣就是想要给老百姓们吃得也没有办法给呀。
为此,为此微臣还特意上书写过折子,可是上面的人迟迟都没有给过答复。这也是无奈呀,陛下,既然您已经这样说了,还请您救救武安县的老百姓们吧!”
皇帝一听这话,更加生气了,但是他也清楚武安县的县令,人微言轻,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罢了,就算给他胆子,他也不敢骗自己。
可是他的奏折却没有到自己的面前,肯定是被有心之人给扣下了。这群不知死活的,居然在百姓的嘴里抢东西,真的是太气人了。
“好了,既然是这样的话,那这件事情也就不怪你了。”皇帝虽然说这样的话,但是眼里还是露出了一些狠厉之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