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纤红回到家里,考虑着接下来的工作。
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假如做外贸服装,运输问题也很重要。
在虞城扩大制衣厂,还不如把余杭的制衣厂扩大,毕竟那边靠近余杭火车站,发货也方便得多。
现在国内交通还很落后,路上的运输成本非常大,余杭在省城,就算发货出海,也比较方便。
毕竟余杭这样的大城市,不可能没有外贸企业的。
这样一想,她又觉得应该跟王茂琳商量一下,好让她提前有准备。
算了,前些时候,不是打算再召集开一次高层管理会议吗?那就在会议上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是把傅老介绍给大家,让企业的管理方面,慢慢走向规范。
想通这一点,她给乔昌智打电话,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
“你没说,我还真没注意到这一点。”乔昌智说话一贯很诚恳,没有掩饰自己的疏忽。“外贸服装加工,确实放在余杭更合适。”
他一直觉得自己在大局方面,确实比不上老板。
好在她非常信任自己,就算犯错,也不会计较。
进入公司后,他其实在学习她的管理方式和理念,感觉进步很大。
“没事。”叶纤红安慰了一句。“谁都有疏忽的时候。”
“需要我跟王经理打个招呼吗?”乔昌智又问。
“不用了,还是集中起来商量一下吧!”叶纤红安排道:“你安排一下,挑个大家都方便的日子,召开一次高层会议。日子定下来后,你再通知我。”
现在不像以前,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堆工作,如果临时召集,未必抽得出空来开会。
所以让乔昌智提前协调一下,免得影响工作。
“好的,方小姐。”乔昌智自然没意见。
挂了电话,叶纤红拿出纸笔,为这一次的会议准备要商量并解决的问题。
第一件事,自然是盘点的事,这件事早晚都得做,早做好过晚做。
摸一摸自己到底有多少家底,也好为接下来的工作找明方向。
办厂开店,目的都是为了赚钱,她必须搞清楚究竟哪些是支柱产业,哪些是辅助产业,好做到心里有数,然后发展重点行业。
同样的,哪些人对公司贡献最大,哪些人在并没有为公司带来收益,她得弄清楚,不能像以前那样,光凭自己的喜好来判断。
公司大了,肯定会有竞争,如果出力最多的人,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收益,那会打击他们的信心。
前世经常有人说,某家企业得了大公司病。
所谓大公司病,说到底就是公司管理上出问题了。
因为规模大了,内部人员关系复杂,慢慢拉帮结派,用人不再靠绩效,而是靠关系。
慢慢地,公司变得像国有企业一样,论资排辈,新人进来后,很难获得出头的机会。
她必须提前预防这件事的发生。
第二件事,自然是安排傅老担任财务总监的事。
这是个虚职,方面大家称呼,他真正的身份,是自己的监察部长。
任何交上来的报表他都可以审核,如果发现有疑问,可以直接查帐,这样一来,可以防止下面有人动手脚。
叶纤红相信公司现在还没有人这样做,但是时间长了,难保没有人动心。
特别是除了现有几个高管,其它人有的是从国企挖来的,忠诚度肯定跟不上最早那批人。
乔昌智、王茂琳这些人,手里的工作多了,肯定会疏忽一些事,就让傅老来帮大家盯着下面吧!
第三件事,就是搬新厂的计划。
制衣厂搬进公司后,各方面已经非常顺畅,下一步搬哪家工厂,怎么搬,也得商量一下。
因为会关系到一些部门,所以会议上商量,比私下找人谈效率高得多。
叶纤红的计划是,年前把工厂全部搬进公司,接下来再建造相关的辅助设施,比如建一个大会堂。
它的作用很多,公司有重要事件宣布时,可以召集起来,开一次大会。
也可以在端午、中秋、元旦和春节等重要节日里,评选出优秀的员工,公开表彰奖励,再搞一些幸运抽奖活动,并给全公司员工放场电影,表演一些节目等等。
为什么有的企业员工忠诚度特别高,因为他们觉得受重视。
叶纤红希望从一开始,就给大家公司重视他们的印象,尽可能多的把老员工留下来。
任何一家企业,老员工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因为他们的凝聚力最强,对公司最忠诚。
写完这些,叶纤红放下纸笔,身子后仰,靠在沙发上。
公司规模大了,她想当个甩手掌柜越来越难了。
主要还是乔昌智这个总裁,现在还太嫩,需要给他时间适应这个身份。
现在如果把工作全部丢给他,肯定会出大篓子。
王茂琳和谢建奇,在自己盯着的时候,确实能独挡一面。
如果自己放手,估计也会无所适从吧。
正纠结间,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叶纤红看了看来电,居然是温俊。
“小红,你要我帮你联系的管理人员,有一对夫妻愿意过来。”电话一接通,温俊就激动地嚷道。
上次准备收购电机厂,叶纤红就拜托他联系一家大型的电机企业,看能不能帮自己挖几个人才过来。
时间过去大半个月,他没有动静,原以为没希望了,没想到他居然来报告好消息。
“你把情况具体说一说。”电机厂已经顺利开工,叶纤红现在已比较冷静了,所以语气比较沉稳。
建一家微电机厂,可是个大工程,短时间内想把流水线开起来,会比较困难。
毕竟它和普通工业电机不同,普通工业电机,主要靠手工操作,每天有几十台产量,就算不错了。
而微电机一条生产线,每天都能生产五千到一万只电机。
要达到这样的效率,不管是转子绕线圈,还是车铜头,都得靠半自动机械完成,像车筒头,一般五秒就能完成一件。
如果要凑齐一条生产线,光这些设备,都得上千万,叶纤红现在拿不出。
更不要说需要大量的技术数据。
她现在的目标,就是先打基础,等时机成熟了,再进入这一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