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吃了一惊, 脸上的表情也变的有点僵硬, “三皇子殿下知道我受了伤?”
怪不得他刚才拉她的时候抓了她另一边胳膊,原来是刻意而为之。
闻人离拉起毓秀的袖子,露出里面的包扎, 啧啧叹道,“皇妹事一国之君, 却时时处处受权臣挟制。你打算用你的一杯血换舒家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不会真的只是千两黄金就够了吧?”
毓秀不动声色地抽回手, 回话时面无表情, “千两黄金怎么够,舒家富可敌国,等我摸清它背后盘根错节的势力, 不如拿它的全部财产作代价。”
闻人离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嗤, 嘴角却满是笑意,“皇上放狠话的时候连眼都不眨, 你倒不怕在我面前露出本性吗?”
毓秀笑道, “既然你我都知道彼此的秘密,也没有必要戴着面具说话,何况殿下对舒家恨之入骨,我要做的事与殿下心愿相合,我又何必隐瞒。”
闻人离看了毓秀, 半晌才笑道,“陛下说的不错,舒家陷害我母亲, 我的确对舒家恨之入骨,来日你铲出舒家之时若要用兵,只管来北琼借。”
他话说的慷慨陈词,毓秀却听出了弦外之音,“借北琼的兵要花费多少,殿下与我都心知肚明,除非万不得已,我会谨慎行事。”
闻人离呵呵笑了两声,一双火色的眸子难得染上笑意,“你向我借兵用不了几个钱,我没那么贪心要敌国的家财,皇上且把你抄没舒家的分我一半就是了。”
狮子大开口要了一半,还说自己不贪心。
毓秀哭笑不得,“殿下开的价码太贵,要我如何向你求援。”
原本是一句玩笑,闻人离也笑得开怀,等他笑够了,又改换了一脸正色,“来日若本王向陛下求援,也请陛下不吝相助。”
这倒是让毓秀始料未及。
“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随口一说而已,未必会成真。”
闻人离笑的随意,眼中的情绪却晦暗不明。
毓秀从他的神情中看出了不寻常,就皱眉问一句,“你我之间已缔结了国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又何必瞒我。”
闻人离看着毓秀,笑容中又多了一分深意,“现在来说,一切都只是我的臆想,你说我庸人自扰也好,未雨绸缪也好,我要的只是陛下的一个承诺,至于来日的局势是否有变,都还是未知之数。”
毓秀心中惊异,她原以为北琼的局势与皇位的归属已经没有什么悬念,闻人离一贯的唯我独尊的秉性也让人生出非他莫属的知觉,这还是她第一次从他眉眼间看到落寞与担忧的神情,莫非北琼的朝情还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闻人离见毓秀沉默着若有所思,就笑着握了她没受伤的手,“本王今日说的话,陛下只当是一个玩笑,如今我与你有了婚约,手中更多了一分筹码,就算来日真有人图谋不轨,也不得不事前想好兴兵作乱的代价。哪怕是假象也好,请陛下与我通力合作,在人前作出恩爱和谐的模样。”
毓秀听他这么说,心里也豁达起来,“人前做戏这种事,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殿下话说的明白,我也听得清楚,国盟也好,血盟也罢,若来日北琼真的变幻了风云,殿下直管开口就是了。”
闻人离一脸狡黠,“请陛下出兵的话,要多少银子?”
毓秀眨眨眼,“价码不是殿下亲自开的吗,我已记下了。”
一语完了,两人相视一笑,默契自不必说。
一行人到了城门口,毓秀带人登上城楼,闻人离同欧阳苏告了别,却只对毓秀说一句,“皇帝陛下多多保重。”
欧阳苏见闻人离头也不回地先出了城门,禁不住对毓秀笑道,“才刚在车上,炎曦把要说的话都说尽了吗?”
毓秀笑而不语,转而说一句,“你我兄妹今日一别,不知多久才能再见,皇兄回南瑜之后多多保重,国书也好,私信也罢,时时送消息来才好。”
欧阳苏笑着点点头,“皇妹也是一样,切忌思虑过身,保养身体为先。”
两人说完了冠冕堂皇的话,欧阳苏又不依不饶地问一句,“炎曦到底同皇妹说了什么私密话,皇妹如此讳莫如深。”
毓秀看看四周的宫人,等人都知情识趣地回避了,她才拉过欧阳苏小声说一句,“其实也没说什么要紧事,三皇子殿下许诺我,若来日我陷入困境,只管向他求援,由北琼来出兵。”
欧阳苏听的将信将疑,思索半晌,方才展颜笑道,“皇妹来日若陷入困境,只管传消息来西琳,我会尽我所能,助皇妹一臂之力。”
毓秀得了欧阳苏的许诺,心中欢喜,二人执手结盟,彼此心照不宣。
欧阳苏又说了几句离愁别语,毓秀幽幽诉了别情,他下阶时又想到了什么,匆匆走了回来,从腰间接下一块纹龙的玉佩,递到毓秀手里,“替我交给她。”
这什物是他们的定情信物又或是绝情信物,无从可知。毓秀小心收好玉佩,对欧阳苏说了一句,“你放心。”
欧阳苏一声长叹,笑中非但没有愁苦,更似如释重负。他下城楼之后,又与闻人离一同对毓秀行了拜礼。
等两队人马走远了,毓秀吩咐摆驾回宫,一直陪在一旁的礼部尚书崔缙这才走到她身边,轻声说一句,“臣有事要对皇上禀报。”
毓秀笑道,“送别了两国使臣,联姻的事又告一段落,尚书大人也可松一口气了。你要同我说的,是不是与恩科的事有关?”
崔缙面上波澜不惊,淡然拜道,“的确与恩科的事有关,国子监的几个外籍士子至今还未能入籍,明年春闱之前若不能妥善安置,恐怕会误了他们的前程。”
毓秀一边点头,一边笑道,“尚书大人说的事,我早就知道了,既然是你亲自出面,那便是他们已经想尽了办法,无可奈何了。”
崔缙道,“皇上不希望臣出面?”
“朕自然不希望尚书大人出面,这事若由你提出,必然惹人非议,予人口实,礼部也会落得一个偏袒外籍士子的名声。当初下初元令,满朝都以为是朕一意孤行,如今也是一样,大人置身事外有置身事外的好处,先叫国子监祭酒上书启奏,在朝上提起,朕也好借题发挥,责令户部,最坏的结果,不外乎朕下一道天子令,破格给那几个外籍士子身份。”
崔缙沉默半晌,小声道,“皇上下天子令虽能解决几个外籍士子的身份,却治标不治本,若不能明确流民入籍的办法,来日也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毓秀对崔缙使个眼色,示意他不必多言,崔缙深知隔墙有耳的道理,低了头默然不语,恭敬地跟在毓秀身后。
毓秀径直回了勤政殿,崔缙却没有跟随她进宫。她进殿的时候,姜郁已经等在殿中,一看到她就走出来行礼拜道,“皇上万福金安。”
毓秀上前搀扶姜郁,展颜笑道,“伯良今日怎么来的这么早。”
姜郁握住毓秀的手,与她一同坐上上位,“皇上才受了伤,今早又奔波出城,臣放心不下,才早早来勤政殿等候,待会奏折送过来,皇上交给臣就是了,不必费心。”
毓秀笑着点点头,果真站起身拉姜郁去了内殿,脱了鞋在榻上找了个舒服的位置。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几句闲话,姜郁有意无意地询问毓秀送闻人离出城的事,毓秀只胡乱敷衍了。
姜郁原本坐在毓秀对面,见毓秀脸色发白,强颜欢笑,就默默坐到她身边,把她搂到怀里,才要开口说一句私话,宫人就禀报博文伯求见。
毓秀从姜郁怀里钻出来,二人对望一眼,心中各有滋味。
“伯爵有没有说是为什么事进宫?”
侍从犹豫了一下,躬身拜道,“伯爵只说是进宫谢恩。”
毓秀猜到舒景此一番是为了舒雅,一边叫侍子传召舒景,一边作势要下榻去外殿。
姜郁伸手拦住毓秀,摆手对侍从吩咐道,“你去同伯爵说,皇上身子不适,叫她直接来内殿见驾。”
毓秀本不愿在舒景面前做柔弱,无奈姜郁执意,她也不得不顺势而为。
舒景被侍从带到内殿,见毓秀窝在榻上,忙屈膝行了个大礼,谢罪道,“皇上这一番损伤龙体,都是臣的不是,请皇上饶恕臣的过失。”
毓秀对舒景做了一个平身的手势,“伯爵不必说这种话,为舒雅,朕心甘情愿,这一点小小的皮外伤,不碍事。”
舒景这才起身,笑逐颜开道,“臣今日进宫,是为叩谢皇上隆恩,静雅今早已经醒过来了,人虽然还很虚弱,却已有好转之相,御医说只要悉心调理,不出半载就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