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鸹窝是山爷子给起的名字,这地方都是千年的古树,树上有许多老鸹窝,山参很多。阮笛儿曾跟爷爷来过一次,小姑娘趁爷爷采参的功夫,爬上一个大树,在树尖上掏了一窝老鸹蛋,让爷爷狠狠训了一顿,至今仍记忆犹新。
“篮带儿”狗耍着欢在前面领路,老马“哒哒”跟在后面,不时发声长嘶。“黄嘴儿”鹰在俩孩子头上盘旋,像是保护两位雄纠纠出征的大将军,很是威武。尤其是这一狗一马,自从山爷子病倒,就一直圈着,从没有出过院子,早已憋闷得发狂,今天一进山来便欢实开了,直给两个孩子现殷勤。那狗不时在地上打个滚,快活得汪汪叫上几声,这老马也不示弱,跑得欢快,时不时打个响鼻。这一次,如不是爷爷病重,俩孩子该是何等的开心。
从“仙人居”到老鸹窝,要翻越两座山,过二道夹沟,因那狗和马都识得路,一路很是顺利。到了一片密林前,马匹进不去了,俩孩子就把老马拴在一棵大树上,手拉手朝林里走。走在林中,脚下软软的,湿湿的落叶踩上去就像踏在棉絮上,很是舒服。古树参天,树冠重叠,密不透风,阳光散散露露的照射进来,各种鸟儿在清脆鸣叫,如美妙的天簌之音。阮笛儿没有心情去吹奏她的笛子,好听的鸟鸣也引不起的兴趣,她对周围的一切理都不理,拉着沈小龙径直奔林中走。现在,他们就有一个心愿,就是把那棵五百年的参采下,回去给爷爷治病。
又走了一会儿,他俩听到一片呱呱的老鸹叫声,阮笛儿抬头看了看树上一个接一个的老鸹窝,又仔细看了看周围的地势,欣喜地对沈小龙道:“小龙哥,老鸹窝到了。”
沈小龙听到老鸹呱呱叫,四处望了一眼,疑惑道:“笛儿,老鸹窝这么大片地方,去哪找一棵小小的山参呢?”
阮笛儿笑着说:“这你就别急了,‘篮带儿’狗跟爷爷采参,一定能记住地方,它会给我们带路的。”
“哦,是这样。”沈小龙知道这狗记性特好,有一次,他与笛儿藏东西玩,将一块山上拾的红宝石藏在后坡的果树下,几天后,谁都忘记藏在哪棵树下了,他和笛儿特着急,“篮带儿”跑过去就将东西叼出来。
阮笛儿招手唤“篮带儿”过来,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狗的脑门,亲切道:“‘篮带儿’你去找爷爷采的参,我们跟在你后面。听明白了吗?就是那棵山参。”她怕小狗不懂,从地上摘下一棵草,比划道。
狗冲着阮笛儿“汪汪“叫两声,嫌阮笛儿太罗嗦,没等她再说话,撒欢向林子深处跑去。
阮笛儿冲沈小龙一笑,道:“看见了吗小龙哥,这狗的记性可好了,爷爷每次进山都离不开它。”
“哦”,沈小龙应了一声,心说:“怪不得爷爷特别心疼他的这条狗,平时,我和笛儿带它出去玩,爷爷总是提醒这个、那个的,怕伤了他的狗。”
“黄嘴儿”鹰嗔怪狗没叫上它,咕噜一声,一振翅膀追上去。
沈小龙明白了,这狗如果发现了山参,一定会叫唤,给他们报信,所以也不用着急,慢慢地跟着阮笛儿向前走。
忽然,“篮带儿”狗汪汪叫上了,一声紧似一声;“黄嘴儿”鹰忽然飞了回来,在他们头顶盘旋,拍打着翅膀,焦躁不安。
阮笛儿兴奋道:“小龙哥,一定是‘篮带儿’发现那山参了,在唤我们过去。快跑呀。”说着,拉沈小龙的手就朝狗叫的方向跑去。
林中地上一层厚厚的落叶,两人跑得飞快,谁也没有注意脚下,突然,扑通一声,两人身子一沉,眼前一黑,全都掉进一个深坑中。
阮笛儿总跟爷爷在山林中转悠,知道这坑准是猎人所挖,用来套动物,现在废弃不用,日久天长上面掩上一层厚厚的腐草烂树叶子,成了行人的陷阱,过路的人常遇到这样的事。有的陷坑太深,功夫长了人上不来,会招来猛兽,或者会饿死、冻死在里面。
阮笛儿气得泼口大骂:“是谁这么缺德,闲坑为何不填死,留下害人?”
沈小龙见这坑很深,四周立陡,心中十分恐惧,紧紧拽着阮笛儿手,哭丧着脸,道:“笛儿,我们还能上去吗,会会饿死在里面?笛儿,你快想个办法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