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哪个国家对南华的海军力量发展最为关心,那么这个国家绝对是日本,他们甚至派出了规模强大的特工队伍,对南华的造舰情况进行摸底。
由于南华将造舰的主要资源集中在坤甸、马辰、斯里巴加湾三个地方,所以这三大港口也是各国间谍最为活跃的地方。
南华的情报部门将这三个地方当作了实战演练场所,每次情报专家都要带队前往各个间谍活跃区域进行反间工作,随着无数各国间谍的落网,南华的情报部门也在一天天的壮大。
日本无疑是最沮丧的,他们是最容易得到南华情报的国家,因为他们同样是东亚人种,没想到每次都折戟而归,成为了各国特工们的笑柄。
山座圆次郎同样混杂在各国外交人员当中,神色严厉的看着南华的来访舰队,这支舰队很有可能将是日本的大敌,国内派到南华的多批情报人员全部失败,让他分外无奈,所以这次南华舰队来访,也是个近距离观察对方的机会。
码头上的华人们甚至喊出了“万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时隔十八年后,中国再次拥有了令日本忌惮的海军力量,近代以来,外敌不断的通过海路进攻中国,逼迫中国签署了一个又一个的屈辱条约,而中国的强大也将伴随着海军的强大为发端,这是世人的共识。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来临吗?
这次南华主力尽出,“四川”号超级战列舰,“坤甸”号超级战列舰,“广州”号战列巡洋舰,两艘重巡洋舰,以及潜艇编队。
这次南华毫不吝惜将自己的实力展示在各国眼前,这不仅是在示威,也是在虚张声势,让列强想要武力进犯,就要好好考虑一番。
南华闻名于世的是他们的潜艇部队,这次来上海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但英国人相当了解南华的风格,这个无赖国家无疑是最喜欢使用潜艇这样价廉物美的海中刺客的。
英国也好法国也好,都不愿意舰队不远万里的来到中国,还没等开炮宣示帝国主义的威风,就被南华的潜艇部队给击沉,这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这次朱尔典亲自来到了上海,加入到六国谈判之中,这让外界纷纷予以关注,英国下定决心要解决中国问题了。
巴尔干的战争牵动人心,随时有可能发展成为欧洲大战,这一点没有人会怀疑,只要稍微撩拨一下,战争并不遥远。
国际赌博机构纷纷开出盘口,博弈是否中国会发生战争,与俄国也好,日本也好,甚至英法也好,这成为了许多赌徒最为关心的事情。
巴尔干打起来了,似乎这个世界还不嫌热闹,那么就在东方打上一场,改变一下远东的格局,改变世界局势。
对于巴尔干局势,李秉衡有自己的看法,德国与奥匈希望土耳其战败,然后复仇心切的土耳其将会低下高傲的头颅,心甘情愿的投入同盟国的怀抱。
许多国家都在害怕巴尔干战争会引发欧洲大战,但是李秉衡却知道打不起来,这还未牵涉到核心利益。
也就是说,还未牵涉到奥匈帝国与沙俄在巴尔干的根本矛盾。
蔡锷对李秉衡的洞察力与判断力佩服之极,尤其是对欧洲局势的了解,让他对中国的扩军等问题没有将反对力场保持下去。
“土耳其是个地理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国家,土耳其可以在战时关闭达达尼尔海峡,并且让德国得到向南的出海口,而不是从狭窄的被协约国封锁的直布罗陀。南华在南部也门与多德里格斯群岛部署基地之后,德国更加倾向于通过土耳其得到这两个基地的补给与支持。最为重要的,土耳其对巴尔干有天生的地理优势,而且,它离巴库很近。”
蔡锷一直在思考着李秉衡对巴尔干局势的判断,他也认同对方的观点,土耳其很有可能加入同盟国作战,作为沙俄的天敌,双方的仇恨不可化解,一个遭到打击后清醒过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很有可能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作为一股有力的牵制力量。
德国从来没指望奥斯曼帝国可以有力的打击沙俄,而是出于牵制沙俄的考虑,以及地理位置等战略作用。
有土耳其在高加索威胁沙俄侧翼,沙俄很难集结起强力军团与德国在东线对抗,加上奥匈帝国的牵制,协约国想要取得全面胜利,就不得不考虑土耳其这个威胁。
南华不断的向土耳其提供援助,不仅是在向协约国示威,也是在帮助自己。
目前土耳其与巴尔干牵扯到了世界深层次的矛盾冲突,英法等国面对这些问题不得不慎重。
德国顾忌到了协约国的阻挠,没有致意向土耳其派遣军事顾问团,但是李秉衡知道明年这一切将会改变,随着土耳其在巴尔干战争中的战败,德国终于迈出了这重要的一步。
南华可以这么做,由于目前因为中国问题双方很不愉快,关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李秉衡授意徐锡麟不顾阻力,向土耳其派出了土著部队,提供了大笔军事援助。
土耳其打得越顽强,对局势的影响也就越大,协约国不愿意放弃在中国的特权,那么李秉衡便反其道而行,在巴尔干问题上给协约国设置障碍。
南华的军事援助不是白给的,土耳其方面不仅给了南华在商贸上的优惠,而且还给予南华在其领地内的多项权宜,就如同德国一样。
最为重要的是,李秉衡授意南华的几大财团进入伊拉克与科威特,大肆收购土地,并且开办公司,加大了对两地的渗透。
伊拉克与科威特还都是土耳其名义上的领地,虽然受到了英国的侵蚀,但是法理上土耳其有权利让南华财团得到想要得到的。
虽然土耳其在阿拉伯半岛事实上的领地除了麦地那与已经卖给南华的南部也门,但名义上还拥有的领地相当的庞大,对伊拉克与科威特依然有一定的控制。
不仅是伊拉克,从1871年起科威特就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9年英国强迫科威特签署了英科秘密协定,英成为科的宗主国,但就跟埃及与苏丹一样,英国始终没有敢明目张胆的宣布吞并这些地区。
英国对土耳其领地的侵蚀是的奥斯曼帝国产生了刻骨铭心的仇恨,正是基于这种仇恨,李秉衡利用这个机会轻易的得到了伊拉克与科威特的大量土地。
甚至南华方面高调的宣布,将就埃及与苏丹的商贸问题与宗主国土耳其展开磋商,希望能够得到英国的谅解。
这极大地触怒了英国,即便是德国,也不敢如此张狂的挑战它,这使得英国国内不断的出现对南华宣战的呼声。
英国人心知肚明,南华背后的决策者实际就是李秉衡,他是在利用巴尔干战争以及英国在土耳其名义领地的权益对英国施加压力。
中国问题的核心在于英国,最大的阻力便来自于它,法国现在的精力都在欧洲的陆地上,而沙俄与日本则还在勾心斗角。
这是收回四国在华特权的最佳时机,过了这个村也就没了这个店,不知要到猴年马月。
南华提出了从土耳其的科尼亚修建到科威特的铁路这一要求,土耳其方面鉴于英国在巴尔干战争中对巴尔干同盟的帮助,当然是求之不得,有人故意找英国人的茬,公然挑战英国,他们拍手欢迎。
英国的确对南华的这一系列手段已经忍无可忍,但他们明白问题的核心在于中国问题,带着强烈的怨念,朱尔典低着头走进了南京政府在上海的谈判地点。
“我们要求抗议,希望南京认真对待本次谈判,尊重各国谈判代表,希望你们表现出应有的诚意。”
朱尔典一上来就开始发威,当然,他是谁,远东最有权势的外交人员,南京政府居然只派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外交人员,外交部总长次长无一出席。
这让各国代表无比愤慨,沙俄不但派出了库朋斯齐,而且还让廓索维茨从旁协助,务必要维持在华利益,并且取得外蒙与唐努乌梁海的权益。
朱尔典的发威并没有起到作用,过去他们在中国横行无忌,甚至满清大员都要对他们点头哈腰,让他们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所以,李秉衡的意思是晾一晾他们。
朱尔典等人之前都在码头见到了南华来访舰队,不约而同的受到了震撼,心情还没有平复,心理上完全不能接受南华海军力量的强大,所以心态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衡。
再加上南京方面有意的轻慢,这些平时骄狂惯了的外交恶棍当然要爆发一番。
这天的谈判当然是不欢而散,朱尔典等人吃了个下马威,心里很是不忿,提出要求,如果南京方面不派出相当级别的外交人员,那么他们将不再参加谈判。
第二日朱尔典等人得到通知,南京政府外交总长陈友仁将亲自参加谈判,中国人终于低头了,这让朱尔典大为欢喜,长出了一口气,心里想着怎么都要找回场子来。
不料吃过午饭谈判开始半个时辰,陈友仁依然没有到场,让朱尔典等人几乎要掀了桌子走人。
“抱歉抱歉,让各位久等了,鄙人刚刚接待了友邦贵宾,姗姗来迟,还望勿怪。”
陈友仁满面春风,一面抱拳示意,一面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悠然自得,脸上的兴奋表情怎么都遮掩不住。
朱尔典等人都犯起了嘀咕,莫非中国又从友邦身上得到了什么好处,开心成这样。
“陈先生,在谈判之前,我有些话要讲,这次的谈判如果想要有个结果,必定要有诚意,大家坐下来好好讨论。我们应当拟定一个章程,关于本次谈判的各项注意事项,大家一一遵守,这样才能尽快达成一致。”
陈友仁探头问道:“不知是何章程?”
朱尔典见他脸上恢复了平静与严肃,竟像换了个人一般,忍不住心中一凛,这是个难缠的对手。
“为了保障各国公使的安全,我提议将谈判场所改为公共租界工部局提供之场地,另外,每日规定时间,不得有迟到早退。而且,在正式开始谈判前,贵政府应该做到以下条款,并且予以保证。”
朱尔典将一份文件递到了陈友仁的面前,伸手示意他阅读。
陈友仁打开一看,顿时怒火中烧,对方竟然要求南京政府尽快交出俄国战俘冰停止在唐努乌梁海与东北的军事行动,“恢复”各国对海关权力的正常行使,禁止南京政府军舰对各国军舰的挑衅与侮辱等等,看不得几条,他便看不下去,强忍住怒火,不在脸上露出分毫。
“谈判场所么,在哪里都可,公共租界亦是中国领土,在那里谈判未尝不可。”
朱尔典顿时大喜,得意万分的朝着各国公使扫了一眼,示意自己取得了先机,让昨日的难堪找回了面子,对方终于肯让步了。
“那么谈判章程可能遵守?”
见到对方咄咄逼人,欺人太甚,陈友仁心中一阵悲凉,也只有在中国,才有这些无稽的外交笑话发生,弱国无外交,居然到了这个地步,对方明摆着是将中国当成了仍然可以宰割的对象,提出了这些等于战败的条款,而且还美其名曰“谈判章程”,这在外交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这个谈判章程么,我有些异议,既然是大家参与的谈判,那么当然听取大家的意见,我有点小建议,谈判章程中应加上如下几条。一,各国请首先承认我国合法之地位。二,请各国先交还霸占我国的租界与租借地。三,各国非使馆军事人员离开中国。做到这几点,才能开始谈判。”
库朋斯齐勃然大怒,跳起来叫道:“这是什么谈判章程,真是岂有此理。”
陈友仁微笑着说道:“不错,正是岂有此理。”
朱尔典皱着眉头说道:“难道这就是贵政府的谈判诚意吗?”
“那么请问各位公使,你们可有谈判诚意?难道我们中国是战败国?需要在谈判前接受这么苛刻的条款?”
“照我说,我提出的三条还算少的,没多加几条,已经很照顾几位。”
双方越谈越僵,陈友仁竟与朱尔典之前见过的外交人员完全不同,强硬无比,完全没有丝毫的示弱。
面对这位难缠的对手,朱尔典心中哀叹,中国的人才竟然如此之多,他曾经见过的宋教仁等人便让他颇为推崇,如今又来了个厉害角色。
法国公使康德连忙打圆场,这次谈判务必要有结果,不然南京政府强行收回广州湾与法租界,脸面上可不好看,法国可不想再劳师远征,他们在中国的权益是四国中最少的。
陈友仁一场舌战下来,脸上没有丝毫的变色,反倒是朱尔典头上渗出了汗水,脸色可不怎么好看。
到后来陈友仁一口的伦敦英语,相比蹩脚的国语,反而更加的挥洒自如,让朱尔典颇有些吃不消。
朱尔典也明白巴尔干问题随时可能升级,德国已经在南华的劝说下有些松动,万一德国下决心在巴尔干问题上对协约国强硬,那么局势将会失控。
他应当保障英国不牵扯到与中国的战争中,这对欧洲没有好处,反而便宜了贪婪的豺狼日本。
他的心思有些飘忽起来,随着同盟国尤其是德国在世界范围对英国的挑战,在英国最为重要的领地非洲与中近东,英国越来越感到德国的威胁。
巴格达铁路不仅威胁富庶的中近东,而且对英属印度虎视眈眈,德国一日不放弃在这里扩张的心思,英国一日不得安宁。
巴尔干战争背后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与斗争,相比之下,中国问题就显得那么的不重要。
英国议院几位元老的意见倾向于支持壮大袁世凯集团,并且设法与南京政府解除敌对关系,并且缓和双方矛盾,做出一些让步,来换取南京政府的友谊,进一步得到南华的友谊。
英国在华利益主要还是租界、香港、商品市场,只要能够保住这三样,那么其他的都是微不足道的,领事裁判权虽然重要,但是大势所趋,这只能使得南京政府更加的仇恨英国。
包括在华驻军、内河航行权等特权,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如果不想把中国与南华推到同盟国怀中,那么这些也是可以让步的。
朱尔典接到的命令便是,确保租界、香港、贸易特权,威海卫问题可以谈,但是必须拖着,按照中国的外交能力以及政局情形,拖上几年也是有可能的。
海关关税尽量争取,领事裁判权与驻军等都可以让步。
其实英国最舍不得的还是海关特权,不过眼下除了动武,没有办法可以夺回,更何况中国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海关夺回来也不安稳。
他并不清楚,自己与国内的电文往来尽数掌握在中国情报人员手中,他刚发出去的电报内容,不超过两个小时就会出现在李秉衡的案头。
为了收回列强在华特权,李秉衡绞尽脑汁,费尽心思,这也成为了他的心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