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昭氏回来,法亦便要告辞离开。一个是韩健的恩师,另一个是他九娘,两人从见面开始便有些情绪上的不合,韩健也不知该偏帮哪边。好在两个女人之间并未爆发战争,表面上也很客气。
“健儿,你早些进宫,正事重要。”韩昭氏跟法亦见礼之后对韩健说道。
韩健无奈一叹,他不清楚韩昭氏回来的具体目的。不过当下女皇传召,将要宣布两位皇子封爵的大事,他身为东王留下陪法亦吃饭也的确说不过去。
“九娘,我与先生一同进宫。路上多个照应。”韩健道。
韩昭氏未做表示,法亦却道:“有事,要先告辞。”
说完,连给韩健挽留的机会都不给,便翩然而去。韩健想去追,法亦已经飞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韩健心说这九娘来的可真不是时候,生生把法亦给“逼”走了。本来他提出一起进宫,法亦也未拒绝。
他很不理解,在当初法亦刚到江都教授他学业时,她跟韩健的姨娘们相处的很融洽。可到后来,姨娘们便从来未在韩健面前提及过法亦,好像是生生将法亦给忘记。
韩健带着些许失落踏上去皇宫的路。
在皇宫正门应天门外,不少大臣正在等候传召。这次女皇传召的并不止是王公,还有在洛阳的大臣。韩健想来这次宣布的事不会简单,很可能在给两个皇子封爵的同时,同时宣布太子的人选。
韩健身为东王,直接奉诏到宫里,不用在宫门口等候。等他进了宫走了不远,便看到延宁郡王的身影。此时延宁郡王正在跟安平郡主说话,见到韩健过来,延宁郡王冷哼一声,而安平郡主杨秀秀则是很礼貌地见礼。
“两位,也是奉陛下传召进宫?”韩健笑问。
延宁郡王甩袖而去,显得很没风度。不过韩健也知道对方正在为自己火烧郡王府的事着恼,杨秀秀虽然也听闻早些时候火灾的事,也听到外面传闻那场火可能是东王放的,但她却不信堂堂的东王会去做杀人放火的勾当。
杨秀秀道:“东王殿下,陛下传召我等前来,只是为宣布将两位王子封王之事。却不知为何此事要选在晚上,不知东王可知详情?”
韩健心说封王的事一定要在白天?什么时候宣布不一样?女皇这么急着宣布,自然有她的道理,需要外人操什么闲心?
心里是这么想,不过话可不能如此说。韩健一笑道:“大概只有问问陛下才知晓。”
杨秀秀瞪了韩健一眼,大概是觉得韩健心中明知却不言,有意隐瞒什么。
二人正说着,一班大臣一同走进来,韩健认得其中几个是礼部的官员。
“郡主,我们不妨快走几步?”韩健突然对杨秀秀说道。
“嗯?”杨秀秀一脸不解。
韩健指了指远处过来的大臣,道:“这么多人,要一一见礼的话,还不如装没看见。去迟了怕是陛下怪责。”
说着,韩健已经加快脚步往烨安阁方向行去。而杨秀秀则是皱皱眉头,心说原来东王眼高于顶,不屑于跟那些大臣打招呼,才催她快走几步。
“这么说起来,东王倒还是给我面子,停下来说几句?”杨秀秀有些气恼,心想,“这都什么人哪。人不大,却鬼灵精的。”
杨秀秀毕竟比韩健大六七岁,当韩健是个不开窍的稚子也是她一家子弟妹的关系。她总是以一个姐姐的姿态去管教弟妹,而韩健的年岁又比她弟妹大不了几岁,所以她才会对韩健有些偏见。
到烨安阁前,韩健才知道已经有大臣先他们一步到了烨安阁。这次女皇要宣布将杨余和杨曦封爵的事,却未在正殿中宣布消息,连同会见众大臣也是在烨安阁这么偏私下召对的地方。韩健一问烨安阁门前的太监,知道里面已经有几名大臣,当下朝中的几位重臣,一首辅四次辅大臣都在里面,上听处首席大臣顾唯潘也在其列。除此之外,还有韩健只闻其名而不知人是哪个的魏朝宰相,领秘书监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傅尚邵明便在其内。
“里面在说什么?”韩健问一边的大太监卢绍坤。
卢绍坤陪笑道:“东王殿下想知道,何不进去听听?陛下说了,东王和安平郡主过来,可以直接入内,无须通传。”
韩健笑道:“这怎么好,还是劳烦卢公公进去通传一声。免得里面那些大臣说我等不懂规矩。”
杨秀秀白了韩健一眼,似乎在怪他说“我们”,非要硬生生将两人扯到一块说。
卢绍坤点点头,匆忙进了烨安阁去通传,不多久卢绍坤便出来,对韩健和杨秀秀道:“两位,快进去吧,别让陛下久等了。”
韩健和杨秀秀先对卢绍坤见礼,然后一前一后进了烨安阁。此时烨安阁内灯火通明,十几名大臣立了几排,而作为跟韩健平级而有王爵在身的延宁郡王则是站在一边,表示他跟那些大臣的区别。
“安平郡主,我们……应该站哪?”进了烨安阁,韩健笑着低声问杨秀秀。
杨秀秀不说话,直接站到延宁郡王身旁。韩健悻悻然,他没站到延宁郡王身旁,而是直接站到众大臣后面。这让那些大臣反而不自在,反而让开位置,让韩健直接面对女皇。
“东王,到前面来说话。”女皇抬头见到这场面,说了一句。
韩健躬身行礼,然后走到众大臣之前。这是朝堂上的规矩,官大的往前站。若是韩健故意站后面,有点跟那些大臣为难的意思,大臣们先让开,也就是为了让女皇看见韩健,把他召到前面。
“给陛下请安。”韩健行礼道。
女皇点点头,未应。转而对几名大臣道:“你们对此事可还有异议?”
韩健打量了众大臣一眼,顾唯潘仅仅是站在一人之后,也就是说,他这个上听处首席大臣,算是朝堂大臣的“二把手”,属于第一次辅大臣。而在他身前只有一人,韩健曾经到过正殿去,也见过几名大臣,却从来没见过这个站在当首的大臣。
尚邵明,三朝元老,任职宰相有六年多时间,是女皇登基后的第三任宰相。如今尚邵明差不多有六十岁,不能称之为年老矍铄,简直是老眼昏花的感觉,一个萎顿的老头立在那,干瘦干瘦的,好像一根竹竿外面披了层皮,好像个稻草人一般。韩健心说既然人瘦就传个小一号的朝服,干嘛穿成个跟僵尸一般?若是黑夜无光的时候见到这么个人,非以为是只鬼不可。
此时尚邵明手中拿着一份诏书,手有些哆嗦打开,又看了一遍,才代表众大臣回话道:“陛下……无异议。”
听他那口吻,好像在说“陛下你这么做是没有意义的”。韩健心想,大概尚邵明也知道自己话说不利索,所以才把话说的如此“精炼”。
韩健再瞅了顾唯潘一眼,心说这尚邵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嗝屁了,顾老头当正相岂不是朝夕之间的事?
顾唯潘当宰相,对他来说不能算是好事。这只会令顾唯潘更心高气傲,说不定还会阻止他进一步追求顾欣儿。但若是他真娶了顾欣儿,说不定这是件好事,以后老丈人是宰相,在朝中就算多了个照应。虽然韩健知道,就算真有那天,顾唯潘不给他扯后腿就算是好的,就别提什么“照应”。
女皇听到尚邵明所言,道:“既如此,这件事就如此定下。等祭过太庙,便诏告天下。”
虽然魏朝君臣之间也算融洽,但在面临如此大事时,众大臣还是要一起下跪行礼,表示“吾皇圣明”。韩健一叹,这算怎么说的,来晚的没人权哪,连诏书上是什么内容都不知道。虽说两个皇子封王没什么疑问,但太子的事到底是定了还是没定?
“东王,你可是还有疑议?”女皇突然问了一句。
“啊?没……”韩健四下一瞅,除了他都已跪在地上。连跟他一起进来,也同样不知诏书内容的杨秀秀也随了大流,唯独他仍旧立在当场。
“陛下圣明。”韩健补充了一句,要下跪,女皇却示意他不用跪。这时候其他的大臣已开始起身。
女皇好像把握了韩健的心理,知道他心中的疑问,当众道:“如此,封两位王子为皇子,三皇子余为济王,六皇子曦为康王,正一品亲王爵禄。至于太子之事,酌情再议。”
韩健这才知道,女皇今晚只是宣布将两位皇子封了王,没提太子人选的事。但女皇似乎也知道众人想的是什么,最后还补充一句,说太子的事酌情再议。这个“酌情”,到底有多酌?
因为这次要聆听女皇宣布此事的人太多,韩健只是作为第一批大臣知道了此事,并无时间与女皇单独召对。等女皇宣布完事情,第一批大臣便可以出去,换第二批大臣进来再宣布,不过后面已经是纯粹的宣布,女皇不再会询问意见。
韩健出来,夜色已经很深,女皇没有特别指示,他不知是该出宫回府,还是等候在这里等事情结束再跟女皇说说。
“韩兄,韩兄……”
便在此时,一个人从墙后面朝韩健招招手,正是韩健这些天都没见过的杨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