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四十五章 商贸统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粮食,始终是辽东的一大要害。

不论是大明朝的辽东都司,还是崛起于群山之中的努尔哈赤,年年因此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只不过大明朝是以南补北,为此曾留下一路疤痕;而努尔哈赤,选择的是最简单的方法---“抢”。

战争是解决所有问题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每年开春,努尔哈赤便开始四处掳掠,这个时候,正是春粮正缺的季节,抢回来的粮食不仅能填补空缺,那些被抢回来的人、畜,还是扩大农耕的劳力基础。再有便是秋收之时,那可是比耕种一年要简单得多。大明朝与后金努尔哈赤最初的纠纷,也便是相互指责对方越境耕种土地,进而演变成相互劫杀对方耕田的百姓。当然这最后,还是努尔哈赤占了便宜。

人家努尔哈赤抢了的都归了自家人,整个后金的土地、财产,都是属于努尔哈赤及其儿子、亲戚们。而大明朝戍守边墙的官兵,除了命是自己的,可什么都捞不到,还得为此遭受惩罚。这攻守之势,便呈一边倒的趋势,当然此时这风向可又转了回去。

不过,此时苏翎意外获得这数万的人口之后,按理说实力大增,若是都按千山堡那般模处置下来,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人口、土地,还有兵马、钱粮,再就是那些工匠们,这些足以使苏翎带着众位兄弟们,屹立在辽东鸭绿江畔。不仅大明朝此时无力左右苏翎,就连一江之隔的朝鲜,也无法阻止苏翎的步步紧逼。

可惜,人是要吃饭的。没有填饱一家人肚子之前,说什么都是泡影。此时苏翎即便再能编织出一幅美好画卷,也不可能将这数万人口都收归自己的辖下。

粮食的来源,屈指可数。一是千山堡辖内自己所囤积的粮食;二是往朝鲜境内寻去;这第三,也是最有希望的,便是大明朝给予的全力支持。真要算下来,从杨镐兵败开始,再到袁应泰,大明朝发往辽东的兵马总计也有二、三十万,既然能够供应这些人马的粮草,眼下苏翎不过是要一些补充,想必难度还是最小的。

但镇江堡离山海关一千多里,且陆路已经不敢保证畅通,而海路还得等朝廷调集到山东,才能接济到旅顺。这一来一往,没有数月也是办不到的。归根结底,还得自己想法子解决这头几个月的粮食问题。

苏翎一时没有回答冯伯灵的反问,只顾在自己脑子里盘算着,往日的一些想法模糊地浮现,可如何将这些结合在一起,解决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呢?

这副模样让胡显成等几人看来,却像是苏翎已经胸有成竹,尽管面上神色琢磨不定,但想来定然是由法子解决的。这些年的变化,无一不证明他们这位大哥,一向具有先见之明。

这时,久等不至的胡德昌、严寿、傅升三人忙不迭地奔进参将府,直接进到前厅,见在座的众人都一幅久等的样子,那胡德昌连忙说道:“将军,朝鲜那边刚到了三艘粮船,赶着卸货,便耽搁了片刻,将军勿怪。”

苏翎瞧了一眼胡德昌,见其居然穿的是一件丝绸做的衣衫,腰上还晃动着几件饰物,严寿、傅升也是一副光鲜华丽的打扮。

“胡德昌,你们这一身,倒是风光的紧啊。”苏翎话里却是听不出喜怒来,不过这没来由的一句,让胡德昌等三人均是诚惶诚恐,不知到底何事,却也不敢随便回话。

这身家愈是大了,心里的念头便也特别多。眼见着苏翎一日一日的实力猛增,这回攻打赫图阿拉一事,也是知道结果的,这回肯定会被朝廷大大的奖赏,尽管以往是逃军,可当真不可同日而语。这胡德昌等三人依靠苏翎发的家,心上此时贴的越发的紧,这越是看重,便越是小心。

不过,苏翎却并未继续说下去,而是转而问道:“从朝鲜来的船?”

“是。”胡德昌答道。

苏翎想了想,见胡德昌等人还站着,便指了指椅子,示意坐下说话。胡德昌、严寿、傅升这才悄悄出了口气,规规矩矩地坐下。

苏翎不断地在三人身上扫来扫去,好一会儿才说道:“如今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你们三人,忙得过来么?”

这话可更不知如何理解了,胡德昌忙说:“还可以对付。”

“你们的儿子、女婿、亲戚什么的,是不是都用上了?”苏翎笑着问道。

“是。家里的人手差不多都派出去了。屋里只有女人打点。”胡德昌老老实实地答道。

苏翎停了一下,却又换了个话题。

“朝鲜有粮食?你那船粮食怎么来的?”

胡德昌答道:“是我派人去朝鲜四处买的。”

“怎么买?”苏翎问。

胡德昌望着苏翎,往日苏翎可从不问细节,便答道:“就是派几个伙计,到朝鲜各地,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去问,就是运回来有点麻烦,其余的倒没什么难处。”

苏翎不解,回忆着袁应泰曾跟他提过,朝鲜始终提供不了多少粮食,是故对其迁居百姓指望朝鲜不报希望。便又问道:“朝鲜不是也缺粮么?”

胡德昌眨巴眨巴眼睛,说道:“将军,朝鲜缺粮,是指朝鲜国王征税收的粮食。我这是拿银子去买,不管富人、穷人,只要有余粮,都会卖的。”

这句话似乎让苏翎开了窍,仔细想了想,张嘴欲说什么,却又止住,再次思索起来。

是啊,都说这辽东缺粮,可整个辽东上百万左右的人口,除了荒年之外,也没听说饿死多少人。这与胡德昌说的可不是一样?辽东都司征集不到粮草,不等于说辽东没有粮食。这可是两个思路。换句话说,只要百姓们肯卖,哪儿还发愁买不到粮食?单说辽东南卫那些村子里稍微算是大户的人家,哪家没有几十上百石的粮食?陶安峰那队人马洗劫的大户人家,可都是数千石以上的存粮。按道理说,这朝鲜也是一样。

想到这里,苏翎又问胡德昌,“若是多派商队到朝鲜去,你说是否能买到更多的粮食?”

胡德昌却没明白,回答到:“将军,人手实在是抽不出来了。”

“不是说你的人。”苏翎说道,“我问你能不能买到?”

“能,不仅粮食,那些农具,耕牛等等都可以买到。”胡德昌肯定地说道。

“你能确定?”苏翎追着问道。

胡德昌脑子飞快地转着,大致明白了苏翎想要做什么,便说道:“将军,朝鲜其实与辽东差不多。一般百姓家里确实余粮不多,但与辽东一样的是,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些大户人家,囤积的粮食不少,就算是遇到再不好的年景,也饿不到这些人家里。”

苏翎微微点头,胡显成等几人也是如此,这些人可都是贫民出身,只知道大户人家富有,却还真从未从这个角度看问题。

胡德昌见此,便又说道:“再说,朝鲜那些大户,也跟辽东的情形差不多。不仅税交得少,甚至根本不交。所以,那些交不起税的百姓,往往都愿意卖身到那些大户名下,这样下来,大户们便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而那些百姓,甚至比以往过得还要好一些。”

这个问题,不仅辽东有,大明朝各地都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形。所以朝廷收入是越来越少,且大部分的粮税,都压在那些还有属于自己土地的百姓身上,是故穷的越穷,富得越富。尽管朝廷也备有名册,年年按册催缴,但架不住各地官员本身便是大户之一,这附身于己的人户,从不见减少。

苏翎又问:“胡德昌,你是直接拿银子买的么?”

胡德昌嘿嘿笑着说道:“将军,起初是拿银子买的,不过,派去的商队,还带着一些布匹,绸缎之类的......”

胡显成笑着接过去说道:“所以,你又将银子赚回来了。”

胡德昌说道:“也没赚,不过是又买了些粮食。总要将船装满才好。”

这是简单的经商之道,不过苏翎等人算是外行,脑子想的角度不同,自然要显得慢上一拍。

苏翎看了看众人,说道:“这回辽阳迁居至此的人中,有上万的人家是从商的。”

在辽阳城里居住,自然不能种地。除去那些卖力气谋生的人家,剩下的都是做着各式各样的生意的人。不少人家都是在城外买田,城内居住。如此想来,这数万人中,还真难说有多少愿意去种地的。那毕竟是辽阳城,辽东首府,居住的肯定不会以卖力气赚钱的为多。

苏翎又问胡德昌:“你说除了银子,那些朝鲜大户们还要什么?”

“布匹之类的,珠宝也算是。若是有上好的瓷器、绸缎等等,也能卖出大价钱。”胡德昌说的认真。

苏翎看向胡显成,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胡显成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眼下还没想好。”

苏翎又向剩余的人看去,见都是微微摇头。看来,还得自己拿主意。有些想法,这些人还不能一下子全盘联系起来。

苏翎站起身来,在厅内缓缓踱步,这个毛病,似乎有逐渐成习惯的趋势,但纯属下意识的行为,做起来自然没有袁大人等做的洒脱。

“我们还是各自分管一面。”苏翎说道,“胡显成,这民事部分,还是你来掌总。”

“是。”胡显成应到。“农事上,我来办。”这部分,胡显成已经有基础,且那些管事们也都习惯了。

“管事学院,还得加快办,要让更多的人能够出来办事。”苏翎交待着。

胡显成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哥,干脆将管事学院独立出来。这样办事也方便。”

“可以。以后这部分全部都由你来管辖。”苏翎说道。

“是。”胡显成答道。

“军伍之事,我来办。”苏翎说道。这点当然没有任何异议。

“至于商人......”苏翎看了看胡德昌,问道:“胡德昌,你愿不愿意出来做官?”

“做官?”胡德昌一愣,一旁的傅升、严寿也是一惊。大明朝商人做官,可从未听说过。

“对。还有你们,也是。”苏翎示意严寿、傅升二人,说道,“不过,不是朝廷的官。当然,你若是想,以后我可以向朝廷上给你要一个,不过,那没什么意思。”

胡德昌、严寿、傅升都为答话,仔细听苏翎的下文。

“你们这些年也东奔西跑,也赚了不少家产,对吧?”苏翎笑着问道。

三人有些尴尬,这账目上的事情,的确说不清楚。

苏翎收住笑容,说道:“你们好好跟着我干,今后的银子,绝不会少了一文。”

“是。”胡德昌、严寿、傅升一齐站起,不敢再坐着说话。

“坐吧,这是随便说说,咱们还是说正事。”苏翎伸手虚按,示意坐下。

胡德昌三人规规矩矩的坐下。

“以后这商字上面的事情,便由你们三人掌管。”苏翎说完,有意停了一下,看了看三人的表情,然后继续说下去。

“具体的,你们三个下去好生商议一下。我只说我需要你们做的。”苏翎说道。

“是。”胡德昌等三人答道。

“以后,你们不仅要做你们现在手上的生意,还有别的商人,也都归属你们管辖。我们管辖多大的地界,你们便管辖多少商人,明白么?”苏翎盯着三人问道。

胡德昌、严寿、傅升不约而同地望向苏翎,这句话的含义,可当真是官的范围了。

“简而言之,就是不仅你们要赚做生意上的银子,还有商税,懂么?”

“是。”这一点对商人来说提一句便够了。

“所以,以后这商业上所有规矩,都由你们来定。你们可要好生动动脑子。”

“是。”

苏翎说道:“这第一,你们先把这......”想了想,苏翎接着说道:“就叫商贸部。先将人手都备齐了,你们只管去挑人手。怎么分派,你们自己定。”

“人手实在不够用。”胡德昌叫苦。

“你们自己想办法,要不,也办个商学院,选些机灵的年轻人出来,快学快用。你们自己那一肚子生意经,别藏着,都拿出来。”苏翎说道。

这已经超越胡德昌等人经商的概念了,三人均感稀奇,虽然千山学院的名声是知道的,但没想到会落到自己头上,要知道办学一事,可与商人沾不上边。

“好,以上就说道这里,下面便是我要你们办的。”苏翎说道。

“第一,粮食,不管用什么法子,都尽管弄过来。这回从辽阳来的人里面,有不少商人,你们商量一下如何发动这些人跟着办这事。要去朝鲜,我给你们发文书。要去山东,甚至江浙,我给你们办关防。你们记住,有我在你们身后,谁也不敢拦着你们。”

“是。”胡德昌等三人应到。

“第二,沿海一带那几个盐场,你们要派人去接管了,要兵便对我说。总之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开始出盐,不仅要够我们自己用,还要卖到朝鲜去,还有东海一带。这是一笔大生意。没人约束,想来你们该知道如何扩大盐场吧?”

傅升答道:“这个问题不大。这些日子,那些盐场的人都跑光了,我们只需招募人手便可。”

“好。这第三,便是铁。东山那一带,我已经派兵去守着了。你们要派人前去接收,尽快出铁,若是能练出钢来,就更好了。”苏翎说道。

胡德昌迟疑了一下,说道:“将军,我们没人懂的炼铁炼钢。”

苏翎笑着说道:“怎么,忘了我适才说的了?是要你们去管,不是要你们自己去做生意。”

“这个......”显然没转过弯儿来。

苏翎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当初我与你们是怎么合伙做生意的?难道我懂经商?”

这个比喻虽然不是十分恰当,可也算是一个提醒,看胡德昌的神情,已经有些开窍了。

“眼下我们不缺银子,缺的就是能干事的人。再说,也不可能事事都自己亲自动手,让你们管的意思,是要掌控在我们手里。不要想着自己将银子都赚了,只有让别人有银子赚,才能为我们做事。”苏翎强调道。

胡德昌、严复、傅升都显得若有所思,苏翎也不催促,给他们时间消化一下。

傅升问道:“将军,那盐引的法子,还用么?”

盐引是大明朝廷控制商路的规矩,仅这一点,便造就了不少盐商巨富。

“这个.....”苏翎想了想,说道:“不必用这个法子。你们可以跟那些商人们说,咱们办事不按朝廷的规矩,规矩由我们定。你们可以打造一批执照文书,任何商人只要有本钱,都可以任意经营。”

“收执照费?”胡德昌当即想出这个主意。

苏翎笑着说:“当然可以。对咱们来说,重要的还是商税,做生意的人越多,这税也就越多。眼下我就说这三点最重要的,你们有什么问题,好生商议再议。”

“是。”胡德昌等人答道。

苏翎又说道:“我们打算建造镇江新城,所有商人均可申请一块土地作为建造房屋之用,你们对这个也可以想象办法。”

“是。”

“我给你们两个月的时间。”苏翎正色说道,“两个月之后,所有的事情都得像个官府的样子,账目、人手,都得一清二楚。”

“是。”此时,已由不得胡德昌三人说什么。这崭新的商贸生意,便要在这三人手中开始。

“胡显成,”苏翎说道:“这一部,还得由你来掌总。”

“大哥。放心。”胡显成特意看了眼胡德昌等三人,回答的声音虽小,却是没有丝毫犹豫。(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女配她天生好命重生之为妇不仁我收了幼年大佬们做徒弟重生后我回苗疆继承家业弥天记至高降临嫡女娇妃命之奇书替身的我跟正主在一起了穿成绿茶女配后我出道了
相关阅读
兵吞天下清浊界大时代1950晚晴眉辉煌三国太平血白甲军巧偷君心篡夺者游戏梦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