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那边日本本州岛绝大部分陆地沉入海底,这边炎黄大陆俨然已经成型了。
经过二十四个小时的生长,炎黄大陆已经成为一个东西长六百五十公里,南北宽五百八十公里一个近乎正方形的巨大岛屿了。把这个面积达三十八万平方公里的岛屿称为大陆虽然稍嫌有点夸张,但是却恰如其分的体现出印尼华人获得新家园的喜悦心情。
在任超凡看来,炎黄大陆的正中心位于东经一百六十五度,北纬三十度,四面环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可是,看着如此平坦的炎黄大陆,任超凡心中总是觉得有点不太完美。缺少些什么呢?他猛然醒悟,炎黄大陆现在还缺少河流和土地。目前的炎黄大陆过于平坦,不利于河流的形成和发育,也不利于淡水的储存,这是其一;其二就是炎黄大陆地表除了黑黝黝的火成岩就是黑乎乎的火山灰,虽然说火山灰非常肥沃,适合热带作物的生长。但是华人喜欢吃的大米和小麦可不能光靠火山灰来滋养吧?
想到这里,任超凡决定继续对炎黄大陆进行改造,他首先决定在大陆的正中心制造一座雄伟的山脉。当湿润的海风遇到山脉之后就会不断地爬升,海风中蕴涵的水蒸气就会遇冷凝结,形成地形雨。然后雨水又顺着山脉向下奔流,形成河流。任超凡之所以选择将山脉隆起的位置定于炎黄大陆正中心,就是便于雨水成散射状流向炎黄大陆的边缘,使大陆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得到河水的灌溉。而炎黄大陆也将形成自己独特的散射状环形水网。
至于山脉主峰的高度,任超凡计划让它超过五千米。因为当山峰高到一定程度,那么降雨过程就会变成雪降雪过程,而积雪覆盖在山峰上就形成了固体水库。这样当某个年份干旱少雨的时候,雪峰上的冰雪还能不断融化做为河流稳定的补给水源。比如非洲的乞里马扎罗山,虽然是位于赤道附近,因为海拔超过了五千米,所以在山顶之上就形成了蔼蔼雪峰,成为众多河流的源泉。
任超凡看了看脚下坚固的火成岩,暗自叹了一口气。看来又要到地层之下折腾一番了。
他来到炎黄大陆的边缘,沿着刚刚形成的大陆架向海底潜去。海水的温度仍然很高,大陆架依然向外散发着灼热的温度。除了任超凡,海水中一个活的生物都没有。他目光所及,到处都是被沸腾海水煮散了架的海鱼、海虾等上等海鲜。他知道,这方圆几百公里的海水恐怕变成世界上最大的一锅海鲜汤了,这也是他造地运动的副产品。而在海鲜汤里潜水,恐怕任超凡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人吧?
任超凡来到海底。失去他先天能量的支持,岩浆已经停止了喷涌。在海水的冷却的作用下,岩浆已经冷却下来,成为温度在一百度左右的高温岩石,大片的横亘在海底。任超凡当初进入地层下的通道已经完全被封闭了。
于是任超凡沿着海底继续向外寻找,继续寻找没有被冷却的岩浆覆盖的海底黑烟囱。终于,当他游出到距离炎黄大陆边缘两百多公里的海底时,终于找到了几个没有被喷涌出来的岩浆破坏的黑烟囱。
他就头向下跃进黑烟囱中,用先天能量不断软化前进道路上的岩层,沿着黑烟囱的通道向地层下面前进。大约前进了五千多米,他又一次看到火红的岩浆。
任超凡一进入岩浆,就感觉到岩浆向炎黄大陆中心的方向缓缓流动,看来炎黄大陆下面的岩浆漩涡尚未完全停止啊。他顺着岩浆流动的方向迅速潜行,火红的岩浆在他高速带动之下向四周散开,使他看起来就象是一艘在红色海水中快速前进的潜艇。
几分钟后,任超凡来到了炎黄大陆的正下方。果不其然,在炎黄大陆新形成的地层下面,那个巨大的岩浆漩涡仍然在缓缓转动。任超凡淡淡地一笑,一股先天能量透体而出,施加在这巨大的岩浆涡流上,那岩浆的转动就嘎然而止。
任超凡来到刚才漩涡中心的位置,向岩浆深处潜去。大约潜入有五千多米深的时候,他停了下来。然后他双腿盘坐在岩浆之中,将他体内无匹的先天能量沿着一个平面延伸开来,最后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三十公里的能量平台。
他轻喝了一声:“起!”只见他的身体在岩浆内向上浮动,而那能量平台也推动着上面的岩浆向让涌去。
任超凡上浮的速度很慢,大约每分钟两米左右。可是他上浮的速度却非常均匀,不曾快一分,也绝对不会慢一分。
炎黄大陆正中心的位置在任超凡上浮的时候忽然抖动了一下,然后中心部位就开始缓缓隆起,虽然速度很慢,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是在上升。一米、两米、三米……一个小时后,炎黄大陆正中心已经出现一个相对高度在一百多米的山丘了。
任超凡在地层深处的岩浆内整整呆了二十四个小时。和造地运动一样,这个造山运动任超凡不想太过于剧烈,以免引起大的灾难。这时候他还不知道,即使他认为非常谨小慎微的造地运动因为改变了地层下岩浆的流向,以至于让日本的本州岛屿百分之九十五的面积都沉降到海平面以下了。
此时任超凡估计炎黄大陆中心的山峰高度应该超过两千五百米了,是该加快造山进度的时候了。他将能量平台的能量一收,在头顶上方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锥。接着任超凡的身体就急速旋转起来,带动他上部巨大的能量锥飞速的旋转。于是他的身体就在旋转中急速上升,很快就穿过岩浆来到地壳。
这新形成的地壳虽然全部是由火成岩构成的,坚硬无比,可是面对任超凡锋利的能量锥,也变得如豆腐一般。仅仅两分钟,任超凡锋利的能量锥就顺利穿透厚达十多公里的地壳,从炎黄大陆新形成的山脉顶部冲了出来。
在任超凡的身后,一条巨大的岩浆火龙追随着任超凡的身形喷涌而出,在一千多米的高空形成一个红色喷泉。那火红的岩浆烟花从半空中凋落下来,汇集成一条条火红的河流沿着山脉向下流淌。
任超凡飞翔在天空,仔细观察着岩浆喷发出来的速率和数量。每当发现岩浆喷发的速度放慢的时候,他就冲进人造火山口,用先天能量加大岩浆的流速,增加岩浆喷发出来的数量。
就这样,这座人造火山经过十多个小时的大规模喷发后,主峰的高度已经生长到了五千多米。当岩浆喷发的速度再一次减缓时,任超凡没有再次让岩浆加大流速。相反,他还用先天能量减缓岩浆的流速,并帮助岩浆冷去。又过了两个小时,火山口中的岩浆基本冷却下来,凝固成坚固的火成岩。而火山下方地层之下的岩浆的湍流也平息下来。到了这一步,任超凡的造山运动可谓是大获成功。
现在,在炎黄大陆正中心高高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山脉。山脉并没有象任超凡预想的那样成为一个规则的圆形。而是成为东西长,南北短这么一个不太规则的椭圆形山脉。椭圆形的山脉东西最长有一百二十多公里,南北最长有一百公里。山脉的平均海拔在两千五百米以上,其中更有八、九座海拔达到三千五百米左右的山峰。而在这八、九座参天的山峰里面,看起来最为雄伟壮观的就是那座人造火山的主峰了。
这个主峰由于是火山喷发形成了,所以形状十分规则,无论从任何方向看过去,都是一个直插蓝天的一个圆锥体。任超凡心中在想象,这个巨大的圆锥山体如果再覆盖上蔼蔼白雪,那该多漂亮啊。那时候可真是“水因风皱面,山为雪白头了。”
既然山脉也造成了,主峰也崛起了,那么总要给山脉进行命名吧?任超凡给圆锥形的主峰命名为轩辕峰。至于山脉的名字以及其他几座三千五百米以上的山峰,任超凡还是决定留给生活在这里的华人命名吧。他不能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干了。
不过这座山脉以后还真没有少麻烦任超凡,因为他考虑不周,没有将炎黄大陆的交通体系考虑在内,因此横亘在大陆正中心的山脉就成为影响大陆交通往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后来任超凡不得不在山脉中间开了几条巨大的隧道,以方面炎黄大陆的人们修建高速公路。
山脉有了,接下来就是水资源的问题了。在新生的炎黄大陆上暂时还没有河流的出现。按照常规,河流的形成需要雨水成千上万年的冲刷。但是任超凡等不及这成千上万年了,他要让炎黄大陆上马上出现河流。
于是他以轩辕峰为中心,按照山脉的自然走势,找几条又深又宽的山谷。然后他沿着山谷向下而去,中间遇到地形阻塞不通的他就用先天能量将其疏通,直至能够弯弯曲曲地通到来面平坦的地形区。
到了平坦的地形区就好办了。任超凡就先画一到直线,从山谷的末端一直通到浩瀚的太平洋。然后他再站立在山谷的末端,用先天能量将身体包裹起来,形成一个直径超过一百米的巨大的能量球。接着这个巨大的能量球就沿着他画好的直线滚动起来。在能量球的身后,就出现一条深五十多米,宽一百多米的深壑。随着能量球不断滚动,这条深壑就笔直地通向了大海。
任超凡来到海边之后,又向来的方向滚动回去。这样往返数次。地面上沟壑就变成一条深八十多米,宽一千多米的河床。任超凡看见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的笑了,他知道,只要下起大雨,这条河床就会充斥满奔腾的雨水,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而这平均深度八十多米的河道,足以通行三十万吨以上的巨轮。到时候,这河流的两岸贸易一定非常发达。
有了第一条河流做样板,以后的河流修筑起来就容易多了。任超凡马不停蹄地又修筑了七条河流。这样,在面积达三十八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拥有了八条成为米字形的宽阔河床。而这些河床在太平洋充沛的雨水滋养下,将会变成滔滔奔流的大河,给炎黄大陆带来无穷的生机。
这不,任超凡用先天能量将八条河流修筑好之后,太平洋上的季风就带着丰沛的水汽向炎黄大陆吹来。在炎黄大陆东南面的迎风坡上,出现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随着海风越来越大,淅淅沥沥的小雨逐渐变成了中雨,然后变成了磅礴的大雨。而雨水果然是按照任超凡设计的那样,流淌成无数欢快的小溪,然后汇集到任超凡开好的河床之中,气势雄伟地奔向波涛汹涌的大海。
成了!任超凡笑了起来。虽然现在背风坡的河床仍然干涸依旧,但是随着太平洋进入台风多风季节,这炎黄大陆上还能缺雨水吗?
雨水越来越来越大,不但山脉的迎风坡的大雨转成了暴雨,山脉背风坡也出现了中雨到大雨。任超凡知道,这两天沸腾的海水向天空蒸发了大量的水蒸汽,现在,这些水蒸汽又化成了暴雨回馈下来了。
奔流的雨水很快满了八十多米深,一千多米宽的河床,向四周蔓延开去。任超凡此时忽然醒悟到,他应该修造几个湖泊来调蓄丰沛的雨水,这样既可以缓解大暴雨时出现的水患,也能在干旱季节给炎黄大陆提供充足的水资源。炎黄大陆不仅仅需要轩辕峰上的积雪形成的固体水库,也需要大小湖泊构成的自然水库啊。
于是任超凡就再次祭出他威力巨大的能量球,借着地势在河床的低洼处四处滚压,在坚硬的火成岩上开凿出十数个大型的湖泊。至于小型湖泊,还是交给自然之力去雕琢形成吧。(未完待续)